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这样的王阳明太飒了。”11月25日,舞剧《王阳明》在六盘水大剧院首演,反响热烈,被观众称为,“一台颠覆王阳明传统形象的文艺作品”。
舞台上,青年舞蹈家、贵州省歌舞剧院舞剧团副团长张猛用刚劲有力的肢体语言,刻画出了王阳明的儒雅和不屈,让飘逸洒脱、文武双全、超脱世俗的阳明形象立于观众心中。

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资助项目,舞剧《王阳明》创作阵容强大。张新民、郑新建、周之江等文化学者担纲顾问,青年舞蹈家王亚彬担纲导演,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青年作曲家吕亮作曲,国内实力创作团队参与。力求以舞蹈演绎“心学”诞生的传奇故事,展现阳明先生感悟“圣人之道”,由凡而圣的心路历程。

谈及创作初衷,贵州省歌舞剧院党总支书记、执行董事邓渊表示,希望通过运用舞蹈这一世界通用语言,与中国哲学思想碰撞产生绚丽的艺术色彩,向观众传递“阳明心学为何诞生在贵州”“阳明心学有何时代价值”“传递中华美学精神”的思考,推动中国哲学思想在不同文化空间的传播和交流。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让传统文化之美展现勃勃生机,并力求具备国际化视野和交流传播性。
贵州是阳明心学的诞生地。1508年春,王阳明因得罪宦官刘瑾,被贬谪来到位于贵阳修文的龙场驿。不到三年时间,他在这里“脱胎换骨”,完成了中国历史上从犯官到圣人的“逆袭”,成就了中国思想史上的高光时刻——“龙场悟道”,阳明心学由此昌明世界。
近年来,贵州深入实施“四大文化工程”中的阳明文化转化运用工程,围绕阳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阳明心学的文化内涵和当代价值,持续加大文艺创作力度,一个个深入人心的舞台作品在全国亮相。
从话剧《此心光明》到京剧《阳明悟道》歌剧《王阳明》,再到刚刚上演的舞剧《王阳明》,贵州用四部舞台剧,或勾勒写意王阳明的精彩一生,或浓墨渲染阳明悟道的历史时刻,每部作品都以极其鲜明的艺术特点,受到观众喜爱。

用大型舞台艺术展现阳明文化,肇始于贵州和浙江的一次创作探索。2016年,由贵州省话剧团联合浙江话剧团创排的话剧《此心光明》横空出世,该剧由王阳明少年得志、触怒刘瑾、被贬悟道、立院讲学、平定叛乱、病逝归途等六个篇章组成,在尊重史料的基础上深入发掘人物内心,完整再现了一代大儒的生命历程,集中展现了王阳明修学悟道、几经生死,最终创立传世心学的故事。

该剧跳脱以往话剧对历史人物的表现手法,创新使用旋转多变的舞台空间,将中国戏曲四功与古典民乐、现代舞蹈、民族文化巧妙融合,戏剧性和艺术性十足,强烈的中式美学审美意味,将观众带回到那个“求心悟道”的历史场景。

以京剧之力表现哲学思考,无疑是为创作蒙上一层未知色彩。2022年6月,贵州京剧院新编京剧《阳明悟道》首演大受欢迎,贵州京剧院副院长冯冠博饰演的王阳明以老生大文戏造型、新编唱腔,生动诠释了鲜活、厚重的阳明先生形象,被观众称赞为“仙气飘飘”最具圣人气质。该剧没有泛泛地演绎王阳明的生平事迹,而是将焦点集中在王阳明“龙场悟道”这一人生的特殊时空,赋予“诗剧”“哲理剧”特点,以京剧为底色,融合话剧体验式讲述方式,充分调动京剧艺术的特有手段,浓墨重彩地展现王阳明“长思顿悟”的历史瞬间。

京剧《阳明悟道》先后三次进京演出,在全国巡演数十场,所到之处好评如潮。冯冠博更是凭借该剧斩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等诸多奖项。在他看来,王阳明自幼立志探寻“圣人之道”而不得,正是被贬谪龙场的磨难成就了其以“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核心的阳明心学,为那个时代注入了强劲的思想新风,他的“知行合一”学说至今仍具有启示意义。

用世界语言讲好贵州故事,优秀传统文化与歌剧碰撞下的王阳明颇为惊艳。今年5月,中央歌剧院、贵州大学联合创作的歌剧《王阳明》在北京中央歌剧院连续上演3场,座无虚席。该剧以西方极简设计风格构建的时空展开叙事,在东方意境中描写“心”的成长,叙事交代清晰,写意深入人心。这场中西方舞台设计语言的大胆尝试,别具一格,明代大儒王阳明与歌剧发生的这场奇妙相遇,让观众沉浸其中。

国家级非遗项目《撮泰吉》展示。王纯亮 摄
歌剧《王阳明》创作运用西方经典歌剧的表达范式,在剧诗创作上,创作者谯达摩借鉴了莎士比亚创作手法,让表达更贴近歌剧形式;唱词则是围绕王阳明诗句展开,自带中式诗韵;在作曲上,创作者柳进军大胆运用了贵州民族音乐《好花红》和国家级非遗项目《撮泰吉》,在舞台设计,极具东方哲学思辨意味,行船、残山的运用,中国绘画语言计白当黑的表现手法,将东方美学尽情发挥。让观众既欣赏了歌剧之美,又体验到民族文化的多彩,二者碰撞出的新奇体验让人耳目一新。
阳明舞台四剧同辉。有观众评论说,贵州用舞台艺术“四件套”把“王阳明”演活了,把阳明文化传播得更远了。
文、图、视频/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相康
编辑/刘立超
二审/姚曼
三审/黄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26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