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郑少忠 周欢
12月13日,江西省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省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情况,江西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黄小蓉介绍,近年来,江西省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更具创造力、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的文化强省。
黄小蓉介绍,近年来,江西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先后出台《江西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出台《江西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规划》《关于加强城市书房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资金投入力度更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全省公共文化和旅游投入不断增加,专项资金从2012年的14.89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5.7亿元,增长了1.7倍,全省各地配套资金也不断增加。基础设施更加健全。投资30亿元的省文化中心建成使用,规模和功能居全国前列,成为江西文化新地标。全省基本实现市市有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四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文化惠民更有成效。完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机制,推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一个人的长征》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好心缘》荣获全国“群星奖”。创新开展“百馆千万场 服务来共享”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常态开展全民阅读、艺术普及、戏曲进乡村等活动,群众文化活动服务人次从2012年的736.6万增长至2021年的3082万,广大群众文化获得感明显增强。
黄小蓉表示,江西将进一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更高质量发展,让广大群众文化获得感更强、幸福指数更高,将在推动“四个新”上下功夫。
推动服务设施实现“新升级”。加快公共文化设施改造提升,努力实现省、市两级文化馆、图书馆均达到一级馆标准,县级文化馆、公共图书馆达到三级馆以上标准,等级公共文化场馆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加快革命类、陶瓷类、名人类、生态类等各类专题博物馆发展,创新打造一批融合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轻食餐饮等服务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力争到2025年,全省备案博物馆达到220家,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达到600个,着力构建特色鲜明、覆盖广泛、群众欢迎的现代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推动服务效能实现“新提升”。全面推进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推动有条件的文化场馆错时开放、延时开放,开展“夜间”服务。推进社区文化“嵌入式”服务,创新开展“菜单式”服务、“走出去”服务,大力发展城乡流动文化服务。系统提升文化场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快形成省市县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全省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体系。到2025年,完成省市两级和重要县级博物馆数字化智慧化建设,实现50%以上设区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和20%以上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具备智能化服务能力。
推动惠民活动实现“新成效”。充分发挥“赣鄱群星奖”评选等示范引领作用,推出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做优做强江西艺术节、“书香赣鄱”、“百馆千万场 服务来共享”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广泛开展广场舞展演、“文化进万家”等公益性演出和艺术普及活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持续加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常态开展文化进乡村活动。
推动融合发展实现“新突破”。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大力实施“文化+”“+文化”。全面推进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功能融合,积极推进具备条件的公共文化场馆创建等级旅游景区,打造一批“公共文化场馆+旅游服务”示范单位,将公共文化场馆纳入旅游线路,推出一批公共文化服务体验之旅。广泛开展公共文化进景区活动,创新文旅消费模式,建设特色文化休闲集市,发展研学旅行、展演旅行等新型文化旅游业态。
审签:郑少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4 00:20: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