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苗楠钰 通讯员 张 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五一”假期到来,研学旅行成为当下中小学生及其家庭的出行首选,在沉浸式体验中,学生得以满足自身对未知事物的好奇。
作为一种将教育活动与旅游体验合二为一的新的游学形式,研学旅行受到中小学校的重视及青睐,具有研学主体的自主性、内容的开放性、方法的探究性等其余众多课程无法比拟的优点。
如今,研学旅行越来越热,未来,这样的热度升级是否会成为新常态?
一
两岸绿树掩映,芦苇灌木丛生,白鹭嬉戏其间……
4月28日,嘉善三中八年级的279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一大早从西塘镇出发,乘坐大巴来到嘉善县大云镇十里水乡景区进行研学旅行。
穿着校服,学生们跟随导游来到嘉善非遗数字体验馆。进入序厅,体验馆主题墙映入眼帘,通过提炼嘉善江南水乡的地域元素,带领师生进入一场嘉善非遗的体验之旅。
该展区中设置了曲艺听筒、曲艺视频等,大家可以戴上耳机、观看视频,细细感受这份独属于嘉善的视听盛宴。“以研学旅行的方式来了解大云,让我对这片土地更有感情,也让我积累了很多鲜活的写作素材。”嘉善三中805班学生钱新丹说。
作为全域乡村旅游的出发站,位于嘉善县的大云旅游度假区在过去几年里不断推出特色业态。今年,更是推出以“四季大云”为主题的乡村研学旅行系列活动。通过研学旅行,旅游和课堂得以有机结合,让乡村研学落地。
对于嘉善三中而言,这是今年学校举办的首场大型研学活动,870余名学生兵分三路展开研学,其中八年级来到了大云镇。在研学活动开展之前,学校发放过一张调研表,发现学生家长对研学是普遍支持的,学生也是热情高涨。在嘉善三中带队老师怀超玺看来,研学旅行过程中,学生的问题解决和思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信息管理能力等都可以得到提升,有助于全方位培养人才。
市场有需求,产品就有对应。
今年3月以来,嘉善县各学校研学旅行陆续启动。嘉善县大云镇十里水乡景区携手甜蜜大云旅行社推出以“成长礼”“心理研学”“非遗研学”等为主题的各研学线路。截至目前,已接待研学团队20余个,共计服务师生9000余人次。
二
春天万物复苏,正是出游踏青的好时光。研学旅行,让学生在美丽的自然风景里捕捉到知识的踪迹,对于学生、家长、学校、社会都有所裨益。
那么,乡村研学旅行到底是怎么火起来的呢?
近年来,教育部门与文旅部门携手合作,为研学打通了一条“快速路”。而乡村研学凭借其独特的吸引力,在研学基地“扩张”的过程中迅速抢占一席之地——
2018年,教育部公布第一批204家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上榜;
2019年,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办公室公布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第一批)名单,嘉善县大云镇的歌斐颂巧克力小镇研学基地,连同南湖革命纪念馆、嘉兴市青少年宫、恒基文化博览园等54家单位入选;
2020年,嘉兴市教育局、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公布2020年嘉兴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嘉善县大云镇云澜湾研学营地、碧云杜鹃小镇研学营地成功入选,为大云发展乡村研学旅行创造了良好的先机;
……
“每个研学基地,都是经过课程审核、实地踏勘、专家评审和综合评定后认定的。”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有关人士分析,有了官方“挂牌”,基地、营地推出了一批育人效果突出的研学实践活动课程,打造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研学实践精品线路,构建以营地为枢纽、基地为站点的研学实践教育网络,不断提升基地、营地的专业化水平、保障能力和服务品质。
此外,对于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的认定和管理,实行“准入条件前置、特殊要件审查、分级公布监管、不符摘牌退出”的机制。基地、营地如果出现不符合规定或违规的情况,经核查确认后,将予以摘牌处理。
严格的审核机制,从某种程度上倒逼基地不断进行“自我更新”,为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三
悄然之间,研学游再掀热潮。我们欣喜地看到,乡村研学旅行已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助力。
参观非遗数字体验馆、欣赏非遗纪录影片、描摹春天的古诗词、放飞自制风筝、集体户外游戏、制作青团体验乡村民俗文化……在大云镇十里水乡景区,前来研学的师生无须改换地点,就可以在景区内度过一整天的时光。
然而,形成如此完备的研学流程,并非一日之功,而是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起初,大云镇承接的研学活动都是带领游客前往比较完善的4A级景区,师生需要在一天内辗转云澜湾、歌斐颂巧克力小镇、碧云花园等地,才能完成研学“打卡”。
去年,大云镇最原生态的十里水乡景区在改造提升后全新亮相,拉开了一幅属于大云的乡村振兴、甜蜜旅游新图景。
足够多的点位、足够丰富的体验项目,有效避免了多次辗转研学地点带来的潜在安全隐患。
如今,十里水乡景区已经成为长三角一站式亲子“微度假”休闲旅游目的地。
乡村研学不断升级,为本土旅游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就业。导游刘旭是土生土长的嘉善人,今年是她从事导游行业的第八年。她深切地感受到,如今的乡村研学呈现出了爆发式的增长,这也吸引了更多的从业者,并朝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放眼嘉兴,研学游的热潮在嘉禾大地涌动。
从2017年开始接触研学旅行,嘉兴市旅游社股份有限公司算得上是抢占了市场“先机”。平时,他们会给学校、机构定制乡村研学旅行的方案,供其自由选择。导游马城晴的办公桌上,和乡村研学游有关的方案越来越多。学生,逐渐成为团队服务对象中的“主力军”。
“五一”假期,平湖金稼园,海宁桃园、美洋洋、神龙湾,海盐的丰义村,桐乡乌村、横港村等地,都飘扬着研学游的旗帜,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相比于传统的教育教学,研学旅行突出了学生个人体验。乡村研学的回归大自然、享受原生态,让学生在“游”“学”“研”的途中走出教室、走进自然、走向社会。人们在研中游、在游中研,分享和收获不一样的旅行体验。
实际上,研学游在城市的热度亦不减。“五一”假期,南湖景区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乘坐101路公交车前往联丰村、乘船前往芦席汇码头……丰富的体验活动,吸引了大批学生和家长报名。
在嘉兴,研学游的热度升级,让人充满了向往和期待。不过,要让嘉兴各地研学游有特色、有内涵、有意义,需要不断整合全市人文、历史、工业、科技、农业等资源,打造各类研学游基地、研学点、体验项目等,丰富完善研学游体系。不仅如此,还要不断丰富研学载体、研学形式、研学内容,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相互融合,并推出精品路线,常态化开展研学活动,让研学人员游有所乐、游有所思、游有所学,从而促进文旅深度融合,让文化魅力转化为嘉兴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4 07: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