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老张的愿望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4-10 07:3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山西晚报

在繁华而喧嚣的城市生活多年的老张,内心时常会浮起一个念头:很想过一种陶渊明式的“隐居”生活。不是逃离,只想闲散!

有时候老张想想也觉得有点可笑,自己小时候就在红安村生活,那时的生活就是老张现在想要的生活,但那时的老张却想尽一切办法离开红安村,只因劳作辛苦。

曾有一次,他在玉米地里除草,不知何故,忽然就倒地不起,浑身无力,想要叫住前面的父亲,却眼前一黑,然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不知多久之后才转醒,父亲已不见踪影,只有太阳在天空不断喷吐着火热的气流,身旁的庄稼呆呆地看着地上的自己。无奈,老张只能慢慢起身一个人回家。此事,父亲不知,家人不知,只有天知地知自己知。他害怕了,担心以后尽是如此生活,这全然不是自己想要的。

只有一条路可以逃离那样的骇人生活,那就是学习。最终,老张如愿考上大学,来到城里,终于可以不用顶着如火的太阳在地里劳作了,想想就兴奋。

上班几十年后,老张才发现,自己的心中始终有一颗种子在萌动,那颗想要破土而出的种子就像自己当初想要逃离红安村时的念头一样,急切甚至不受控制:老张想回到红安村。

现在想想,红安村并不单单有辛苦劳作,还有孩子们的自由奔跑,还有大人们的聚堆闲谈;还有夏日池塘的纵情嬉戏,还有冬日雪中的欢快雪仗;还有夏日院中躺椅上摇着扇子乘凉的奶奶,还有冬日屋内炉火旁煮着茶水抽烟的爷爷。一幕幕如在眼前,似真似幻,真切又朦胧!

管不了那么多了,老婆在上班,儿子在上学,老张就一个人驱车回到久违的红安村!回到村里务农的大哥家!

大哥家的院子里,门旁种着几株桃树,墙角开着几朵月季,两墙之间的细木架上藤蔓缠绕,吊着数十棵嫩绿的大丝瓜,地上的蔬菜更多了,有红通通的西红柿、紫莹莹的茄子,还有一畦绿油油的韭菜,地西头还躺着几只硕大的南瓜。老张在地垄间徜徉,周围一片静寂,闭眼、深呼吸,沉醉其中。如果能在这样的环境里安度晚年,闲时看花赏月沐清风,品茶读书逗孩童,那该比陶渊明还悠然吧!

大哥从屋里出来笑着说:“快回屋,热的,家里有冰镇好的西瓜。”进屋后,老张看着大哥家的房子,平整亮堂,面积又大,地面铺着灰白瓷砖。水电暖网一应俱全,不比钢筋水泥的城里差。老张坐沙发上羡慕不已,就像他刚到城里上班时一样,看啥都觉得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大哥说:“在城里多年,还羡慕村里?”老张笑笑说:“哥,你不知道上班的累啊!”大哥佯装生气地说:“咋,笑话我没上过班?”老张说:“还是咱村里好!要不哥在村里给我找处院子?像哥家的院子一样或者差不多的也行。”大哥说:“找啥?咱院里六间大房,宽敞着呢,不够你住?想啥时候回来就回来,虽不比城里条件好,生活简单些,但吃喝还是能管得了你的。”

听着大哥的话,老张竟有些惭愧,当年为了走出去,家里大小的活基本都落在大哥身上,如今,想回来,大哥又如此接纳。哎,终究还是自己没啥本事啊!

夕阳西下,老张要离开了。大哥送他出来时说:“下次回来可得是一家人都回来啊!”

回城路上,老张不急不缓,乡村风光惹人眼啊,在这样的环境里,人的心情又怎会不好呢?

老张想:人这个动物有时候挺奇怪,离开时毅然决然,多年后,又急切地想回去。村里的人想去城里,城里的人想回村里。

□杨志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0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山东老人因一句诺言,为无名英雄守墓70余年,晚年终盼来奇迹发生
...眼中,他可能只是一名帮助过八路军的普通百姓,但是在老张家亲属的眼中,牛余庆是名副其实的大英雄。牛余庆姑父提出挖地窖,掩护伤兵事情追溯到1941年的冬天,那时我国正处于与日本侵
2025-02-19 20:06:00
爸在大哥家养老,我们每年给3万5,我爸走后大哥拿出账本:算账
老张是个讲究传统的人,一家人住在江南的一个古镇,退休后便在此安享晚年。在他还在世时,老张的儿子们便已经商量好了,父亲老了就由老大张明负责照顾,老二张强和老三张华则每年各出三万五,
2024-03-17 06:02:00
再婚老伴丧事办完,我提着行李准备离开,继子拦在门前:你不能走
...了。为了生计,我加入了一家家政公司,他们介绍我到了老张大哥的家里,成为了他们的住家保姆。老张大哥的妻子几年前就去世了,留下了老张一个人。他的儿子因为工作的缘故需要在国外驻扎三
2024-03-24 11:49:00
再婚老伴丧事办妥,我提着行李就要离开,继子挡在门前:你不能走
...痛打击。为了维持生计,我通过家政公司的介绍,来到了老张大哥的家,担任住家保姆的工作。老张大哥的妻子几年前离世,之后一直由他的儿子和儿媳负责照顾。然而,由于儿子工作需要,他需要
2024-02-08 23:19:00
人是要讲感情的,但要注意分寸,凡事都要讲求一个度
...人赡养老人了。五兄妹中,大哥承担起了赡养父母的责任老张有兄弟姐妹五人,他是大哥,下面是二弟、三妹、四弟和五妹。在小时候,这兄妹五人就争来争去的,除了大哥老张之外,谁都不想吃亏
2023-08-14 09:59:00
我60岁,有房有存款,2年前找个老伴再婚 彻底清醒:半路夫妻就是贼
...张姐给我介绍她大哥时,我同意了,见了几次面后,我对老张很满意。老张比我大6岁,老伴因病去世,一个人住,他是事业单位退休的,退休金比我高,每月6000多。老张说他儿子是个大老板
2024-09-06 22:38:00
阳康没多久的诸暨大哥撸起袖子献血400毫升,救回一条命
...1日,当大家都还在享受元旦假期的时候,来自哈尔滨的老张却无比焦急,家里遇到了一桩难事:年近八十岁的老伴动手术急需用血,但是当地血库告急,这可怎么办?老张四处求救,在朋友圈里的
2023-01-17 07:35:00
“土法”化解矛盾 古稀老人重归于好
...就真的断了!”被上诉人老呼一边激动地说着,一边拉住老张的手:“对不起,老兄,真对不起!我真诚向你道歉!”“巨法官,你放心!这件事到此为止就全部了结了!我再也不会找他的事了,我
2024-03-18 06:31:00
黄昏里的等候
本文转自:重庆晨报□洪德斌老张要到城里去了,老李怅然若失。老张到城里去,实属迫不得已。几天前,独居的老张在家中晕倒,亏得老李去串门,及时发现,把他送到村卫生室,输了几瓶液,总算好
2024-04-22 01:17: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一年级“珍珠娃”成长蜕变:让好习惯种子生根发芽,绽放惊喜绿意
江南时报讯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新学期时光的指针悄悄划过了几个月,一年级的珍珠娃们正在一点一滴地蜕变,孩子们心田播下的“习惯”种子
2025-11-26 16:56:00
生命不需要快进键
去年十月,我坐高铁从西安回太原,邻座是一个20岁左右的男生,他一上车就打开平板电脑戴上耳机看剧,聚精会神,一动不动。当火车穿过一个山洞
2025-11-26 18:20:00
爸妈:“预制转场”已备好!网友:多拍点,未来总有一个用得上
爸爸妈妈抱着六个月大的宝宝在各高校门口拍摄大学转场视频,网友:多拍点,未来总有一个用得上!
2025-11-26 19:54:00
婚车路过父亲坟地,河南一新娘带新郎下车跪拜
大皖新闻讯 11月25日,河南濮阳县张先生夫妇迎来大喜之日。令婚礼主持人焦女士没想到的是,发嫁途中,新娘张女士带新郎下车
2025-11-26 20:23:00
福建首例“一供二”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成功
东南网11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静雯 通讯员 丁丹阳) 24日,来自漳州的“宝爸”刘丽文在福建省协和医院成功捐献“生命火种”
2025-11-26 10:37:00
亳州汉子41天荒野求生挺进决赛!妻子现场见证:心疼他的暴瘦,更敬佩他的坚毅
大皖新闻讯 11月24日,在张家界七星山历经41天原始荒野极限淬炼的67号选手孙高,与其余12名选手一同,再次背起行装
2025-11-25 17:45:00
一封来自七旬老人的表扬信—“时光逆行者:寒亭农行寻回老人遗落的记忆碎片”
“谢谢这位小姑娘帮我找回了遗忘的养老钱。”11月5日李建美老人和她的老伴来寒亭城关农行取钱时,微笑着对寒亭城关农行的工作人员说道
2025-11-25 21:31:00
山东一小伙从职专逆袭考上北体大 网上发文追忆亡父收获近300万点赞
大皖新闻讯 “这年秋,我跑得越来越快,但也追不上远走的我爸。”“再也不用跟他比个头了,我把头埋在地上,他都没有我高了……”近日
2025-11-25 21:45:00
旧巷双忆(散文二篇)
雪落巷口,怀念爆米花的老头雪花纷纷扬扬,落在佝偻的肩头。巷口的老槐树下,那个我童年里最温暖的身影,在茫茫白色中,凝固成一座孤独的雪雕
2025-11-24 14:48:00
家乡人口头的“鬼”
在我的家乡,今晋阳湖北畔的武家庄一带,村民们口中,时不时的就会冒出一些“××鬼”的称呼来。然而,这些个“鬼”,却不是平日里人们闻之色变的那些个“鬼”
2025-11-24 18:17:00
15岁“雄狮少年”训练时跌落致头部重伤 亲属:目前处于昏迷状态
大皖新闻讯 近日,广东汕头市城南街道一名15岁舞狮少年小陈(化姓)训练时头部重伤的消息让人揪心。11月24日,大皖新闻记者联系小陈的亲属以及当地一家慈善会了解到
2025-11-24 20:17:00
近二十年!她扛下全家重担,兑现对父亲的承诺
“闺女,咱家病人多,这个家以后就交给你了,不然我闭不上眼……”2006年,父亲临终前的这句话,像一颗沉甸甸的种子,在徐亚范心里扎了根
2025-11-24 12:07:00
退休教授借儿孙名字买别墅 如今房子要不回来 儿子儿媳还闹离婚
近日上海七旬王教授的一桩“借名买房”纠纷,不仅让原本就暗藏矛盾的家庭彻底陷入困境,更引发了“老年人财产权益保护”的热议
2025-11-23 08:35:00
女挑夫的双肩,扛着生活的滚烫与力量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她叫雷玉琴,是河南老君山上唯一“女搬山工”,由于意外受伤,她腿上开了13个口子,一场手术花光了打工的所有积蓄
2025-11-21 11: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