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科普短视频 亟待去伪存真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5-31 14:0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

既能长知识添乐趣 也存在伪科普和不良导向

科普短视频 亟待去伪存真

打开短视频,可以学到有趣有益的科学知识,也可以看同龄人分享不一样的日常生活。如今,短视频在未成年群体中也很风靡。但是内容良莠不齐,一些真真假假的所谓科普、存在不良导向的日常分享,也令家长颇为担忧。

科普短视频 亟待去伪存真

开心

靠谱科普博主 点燃学习热情

“有小朋友说,夏天电梯上开着风扇,走进电梯感觉呼呼有凉风,但是电梯一开动,为什么就感觉不到风了呢?”镜头前,一位老奶奶手持贴满纸条的小型电风扇,生动形象地向孩子们解释这一生活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电梯往下时,空气向上流动,抵消了风扇的风力。

一头灰白短发,一件标志性马甲,一副挂脖眼镜,说话干净利索,这位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吴姥姥”的博主,是同济大学退休教授吴於人,今年75岁。目前,“不刷题的吴姥姥”凭借活泼风趣的物理学实验,在多个短视频平台上合计粉丝超过900万,获赞超过3000万次。

“物理竟然这么有意思”“感觉懂了物理,生活处处是魔法”“这不就是《三体》的叶文洁吗?”……观看短视频的孩子们惊讶于“吴姥姥”总能以生活中的问题为切入,深入浅出地解释现象背后的科学。“谁说女孩子学不好物理?吴姥姥多厉害!”东城区光明小学四年级的伊伊就说,“吴姥姥”是她的榜样。

不只有“吴姥姥”,“火山爷爷”刘嘉麒院士、“海洋科普老顽童”汪品先院士、“肯德基爷爷”戴伟教授、“狐主任”张辰亮……科研大神们走入互联网后,搭建起了一个个传播知识的线上课堂,也向孩子们打开了知识的另一扇门。

“8岁的儿子特别喜欢‘狐主任’!”市民申先生因为儿子认识了张辰亮,一位以幽默的风格做网络热门生物鉴定和科普的博主,账号名为“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珊瑚为什么会打架、仙人掌的花蕊是否会动、真正的雨花石长什么样,大自然的许多小细节都是“无穷小亮”视频中的鉴定对象。

申先生说儿子喜欢张辰亮,不仅买了好几本动植物图鉴,订阅了《博物》杂志,还跟着他的视频去喇叭沟景区探险,能一一指出溪流里的钩虾、林蛙、水黾,还能说出一些动植物的俗名和有趣常识。“我觉得最可贵的,是他能点燃孩子观察自然、亲近自然的热情,收获的也比课本知识生动得多。”

忧心

子虚乌有瞎说 伪科普误导娃

“可千万别摸巢里的小鸟,如果你摸了小鸟,鸟妈妈就会把它们抛弃。”指着奥森公园杨树梢上的一个鸟巢,7岁的冬冬斩钉截铁地对妈妈说。“这是哪里听来的说法?”“视频里就是这么说的。”

冬冬口中的视频,在平台上点赞超过580次。魏女士点开一看,14秒的短视频里有人用棍子拨开鸟巢,里面有两只雏鸟嗷嗷待哺。“爱护鸟类千万不要用手去摸幼鸟,否则它会被鸟妈妈遗弃。”这位博主用字幕和画外音提示道。

然而,记者注意到,博主的说法并没有生物学依据,甚至有鸟类学家专门辟谣过:鸟类看起来很容易受到惊吓,但实际上它们不会轻易抛弃后代,尤其不会因为被人摸过而抛弃幼鸟。“孩子出于善良牢牢记住了一些博主的分享,但没想到却是子虚乌有,这不是误导孩子嘛。”魏女士气愤地说。

目前,有大量的“伪科普”短视频正在网络上野蛮生长。“外卖中的微塑料两小时就可进入大脑!”“人类的大脑只开发了10%,就连天才发明家爱因斯坦才达到15%”“不能喝酸性水!违背大自然属性就要付出代价!”“龙虾理论上可以永生,只要不被吃,就能活到天荒地老”……针对这些观点,记者一一核实,发现均为不实说法或存在断章取义,但因为观点耸人听闻,仍有源源不断的短视频流传或翻新。

打着知识旗帜的“伪科普”,不仅误导孩子,当孩子出于好奇,跟着博主只讲一半的内容去模仿时,还可能造成伤害。去年,湖南娄底一名12岁男孩刷短视频刷到别人制作火药成功,去网上买材料跟着做,引发爆炸,导致脸部和手部都被炸伤。

“幼儿园手工,自制小烟花!”“你们看,他们用硫磺、锌和镁条就做出了彩色烟花,你也来做一个吧!”“80后90后的童年回忆,农村烟花!”……记者发现,目前短视频平台上有多个账号,仍在教孩子制作火药或者烟花,却从未对可能发生的爆炸骤燃危险予以提示。

可以对比的是,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校面向青少年推出的实验科普。记者看到,这些短视频均在下方显著位置标示:“操作有风险,请注意安全”“仅供科普,请勿模仿”等字样。

用心

孩子当起主角 童趣吸引同龄人

未成年人不仅是短视频的观看者,也正成为内容的生产者。

“嗨大家好,我是胖胖乔,今天开吃吧!”镜头里,3岁的小朋友坐在餐桌前,一边吃着圆白菜,一边做起鬼脸。啃鸡腿、吃黄瓜、喝粥……两分钟的短视频记录下小朋友香喷喷的一餐,网友们纷纷留言“可爱”“好乖”。这个账号下,有十多个“好好吃饭”主题的短视频,点赞量最高的达上万次。

家住东城的宝妈刘女士说,4岁的女儿桃桃就是胖胖乔的小粉丝,尤其喜欢看她吃饭、跳舞的视频。“她看到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小朋友在手机里,觉得很有意思,视频的内容也很容易理解。”刘女士笑着说,有时遇上身边的家长抱怨孩子吃饭不好,她也会推荐这个博主,“让孩子看看,比大人费多少口舌都强”。

以孩子为主角的短视频,主要是记录孩子的日常生活,如饮食、穿搭、舞蹈、外出游玩等,没有复杂情节,画风温馨可爱,也吸引了不少同龄人。

“我是机灵姐”就是其中之一。在某平台上,这个账号粉丝数量超过1100万,主要内容围绕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展开。记者看到,账号下目前已有1400多条短视频,除了日常的家庭聚会、出行旅游、拆盲盒、跳手势舞等娱乐内容外,也有不少跟学习有关的视频,例如挑战背课文《匆匆》、5步爱上阅读法等。

“每次拿上我的手机,肯定要先看机灵姐。”田女士的女儿小西正上四年级,关注了不少类似账号,如甜甜nini、我叫小豆浆。田女士坦言,现在的孩子都是“网生代”,想让他们不接触短视频几乎是不可能的,与其在首页随便刷那些面向成人的内容,还不如看看同龄人的生活。

惊心

晒美妆讲护肤 成人化倾向令人忧

以小学生为主角的账号,粉丝数量动辄十几万甚至数十万,流量不低,让运营机构也盯上了这块“肥肉”。记者浏览多个平台发现,不少短视频看似在分享日常生活,实则存在不良导向。

例如,一位有20万粉丝的博主,在多个短视频中突出“青梅竹马”的关键词,内容均为自己女儿与朋友家儿子之间的互动,点赞量最高的达到6.4万。两人都是小学生,但视频中有大量眼神互动、牵手等,有明显的成人恋爱导向。评论区中也充斥着“男的是不是喜欢女的”“必须在一起”等言辞。

此外,大量短视频中,小学生的行为举止、生活习惯不符合年龄,有成人化倾向。例如,某百万级粉丝账号的主角为12岁小学生,但短视频内容多为卷发、拍照、变美等主题。在视频中,女生与朋友一起逛美妆店,兴致勃勃地购买假睫毛、眼线笔等用品。

在各大平台上,以小学生护肤为主题的内容屡见不鲜,视频中的小女孩煞有介事地坐在梳妆台前,从爽肤水、面霜到面膜样样不落,令人咋舌。还有的账号以“大胃王”为噱头,视频中的小学生一天吃的量比成人还多,已经有肥胖倾向。

“孩子看这样的东西,一点儿好处都没有。”多位家长担心,这样的内容既毫无童趣,也缺乏正确的价值导向,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点评

培养小不点们线性阅读和审美素养

“短视频作为新的内容形式,最大的优势就是亲和,孩子们很容易接受。”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短视频也有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等问题,除了平台需要加强筛选外,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审美素养和整体知识水平的提升,从而能辨别某条短视频的优劣。

在储朝晖看来,未成年人看短视频,是一种学习方式,但更重要的,是保持线性阅读,增强逻辑思维能力。“短视频的知识特征是分散的,如果过度沉迷其中,很容易对某些问题形成狭窄肤浅的认知,反过来也会影响他们对短视频的判定和筛选能力。”

本报记者 陈雪柠 袁璐

冯晨清 制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31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了让孩子用好短视频,抖音将提供优质科普资源
...办青少年模式媒体开放日,宣布联合多家机构发起青少年科普创作计划,邀请专业科普内容生产机构和个人,创作适合青少年观看的科普视频,共建青少年模式内容池。“希望有更多的专业力量加入
2023-05-28 15:50:00
...对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与日俱增。据2022年度《抖音自然科普数据报告》显示,抖音自然科普相关视频累计点赞次数从一年前的7亿上升到11亿,两院院士、高校教授、中学老师等不同群体纷
2023-06-01 11:21: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优质短视频科普内容向更大范围普及让“云课件”走进乡村课堂(创新故事)本报记者 谷业凯《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18日 第 19 版)日前,由中国科技馆
2024-03-18 06:05:00
...,是每个家长都关心的问题。近日,抖音青少年模式联合科普中国上线专属频道,围绕“求知探索”“前沿科技”“自然之美”“健康生活”四大主题为青少年带来32个科普知识合集,用丰富有趣
2023-07-25 16:48:00
老科学家成为“科普达人”(深度观察)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刘嘉麒在为科普视频拍摄做准备。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供图王渝生在录制科普视频。受访者供图汪品先在录制科普视频。 刘志伟摄金涌参加知识节目《院士开讲》。
2023-11-27 06:06:00
...度认真回答每一个看似普通实则很难回答的问题,还做起科普视频博主,一年多来更新了200多个讲解视频,被称为“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近日,“清华爸爸被5岁女儿问蒙了”还冲上热搜。
2023-04-25 07:09:00
开展健康科普 传递健康理念(健康焦点)
...川医院检验科医生高雪伟(左一)在第三届青年医生健康科普演讲大赛全国总决赛上讲解弓形虫感染的防治知识。中国医师协会办公室供图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第六届“智慧大脑杯”健康科普技能
2024-02-09 06:06:00
科普视频助科学知识成功“出圈”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把公众的零星注意力争取过来——科普视频助科学知识成功“出圈”在湖南省科学技术馆,小朋友在近距离体验科普设备、感受科技魅力。 视觉中国供图◎实习记者 苏菁菁不久前
2024-03-01 02:03:00
安森垚 科普是传播求真的科学精神(图)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对话up主安森垚 科普是传播求真的科学精神(图)本报记者 胡春萌从在知乎进行图文科普,到转战短视频平台进行科普,安森垚是如今互联网上的头部科普博主,“‘姬发’的
2023-08-08 05:08: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