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走进贵州检察大数据应用中心,可看到汇集2100余万条结构化数据,按地区、业务、成效分类汇总收纳近130个法律监督模型建模中心所形成的贵州检察数据应用创新平台,平台数据与模型面向全省检察机关共享使用。
贵州检察机关秉持“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的原则,采取“应用牵引、实战导向、急用优先、量力而行、系统集成”的措施,加强数字检察建设,搭建了贵州检察数据应用创新平台,面向全省开放使用,实现检察工作数字化、网络化、应用化、智能化,智慧检务取得了亮丽的成绩。
建设:数字化融入“四大检察”
省检察院检察信息中心主任赵青介绍,省检察院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扎实推进数字检察建设,全面融入“四大检察”,以增强法律监督能力为核心,以加快实现智能应用为方向,围绕数据智能打造新时代数字检察建设新生态,持续拓展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和检察业务应用系统2.0数据融合通道,探索定义以数字卷宗为代表的未来数据载体,让数字检察成为引领检察工作发展的不竭动力。
数字检察建设让智慧办案更加有效,办案流程持续优化,辅助办案工具灵活可配、动态扩展,知识服务更加全面,政法协同和线上全流程办案得以实现。移动办案、远程视频深入应用,办案方式更加多样、快捷;智慧服务更加深入,办案系统与对外服务平台有效对接,信息公开、网上信访、公益诉讼线索举报等更加便捷有效,检察听证网全面应用,远程送达、异地阅卷等服务更加丰富,“互联网+检察工作”全面提升。
刑事检察方面,检察官不再抱着卷宗奔波,在电脑上即可调阅,解放了办案人员的双腿,让数据跑路。民事检察方面,可有效对民事案件的审判过程、执行过程进行程序性、实体性监督审查。行政检察方面,以行政执法案件作为监督基础数据,可辅助办案检察官完成全面的案件审查、分析及文书制作等工作。公益诉讼方面,具有线索搜集、办案辅助、业内动态等功能,可实现全网实时检索、线索精细筛查等。
目前,贵州数字检察已经全面融入“四大检察”,在助推平安贵州建设,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过程中发挥作用。
实践:智能化贴近基层办案
贵州数字检察建设始终坚持贴近基层检察办案,引领、助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万峰湖专案”就是检察科技与检察业务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技术体系支持作用,数字检察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的生动实践。
“万峰湖专案”是最高检直接立案办理的第一起涉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和法治意义。在该案办理中,检察机关将检察技术与信息化手段结合,应用网络远程视频、环境检测等技术,给案件的办理提供了强有力支撑。目前,“一水连三地”的万峰湖生态环境改善明显,正逐步恢复往日碧波荡漾的景象。在“万峰湖专案”检察听证会上,检察机关采用快速检测勘查装备、无人机航拍和环境检测等技术获取材料,此案的成功办理正是依托数字赋能,实现检察公信力和监督水平双提升的具体展现。
黔东南州是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6项,省级218项,州级329项,县市级1590项。在实践中,检察人员发现对市场行为中侵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存在监管盲区,随着电商经济的快速发展,线上侵权更隐蔽。检察机关依托数字检察,多维度发现非遗领域滥用传承人资质虚假宣传、无证经营、电商平台偷逃税等侵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案件线索,以“我管”促“都管”,在打击侵害非遗违法行为的同时,督促职能部门依法履职,切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进一步提升非遗经济转化率。
贵阳市检察院建立数字检察息烽实践基地,按照“解析个案—类案思考—梳理要素—构建模型—数字监督—社会治理”的监督路径,强化跨区域融合履职。
贵州数字检察在实践中得到不断运用,通过检察信息化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实现检察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检察产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成效:闯出全国检察机关7个“率先”
贵州省检察机关通过整合各类软硬件资源,搭建了贵州检察数据应用创新平台,面向全省开放使用,探索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建设,今年通过贵州检察数据应用创新平台建设模型80余个,其中已经落地见效的60余个,入围全国竞赛复赛的有8个(居全国第四),基本满足了全省各级检察院常规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运用需要,在数字检察方面取得明显成效,闯出了全国检察7个“率先”。
率先正式上线全国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赵青告诉记者,该系统在山东省检察机关先行先试、输出成熟版本和大量工作经验的基础之上,贵州实现“弯道超车”,率先上线该系统,为全国推广上线使用。
率先实现电子卷宗系统。贵州制定的电子卷宗编目等相关标准规范,获最高检作为检察机关电子卷宗模板在全国推广运用。电子卷宗标准规范也成为贵州政法协同电子卷宗标准规范。
率先运用智能辅助办案系统。2016年全国范围内首家建成大数据司法办案辅助系统。2018年率先提出“场景化、工具化”思路,现已建成阅卷辅助、量刑辅助、出庭示证等覆盖各个工作场景的辅助办案工具平台。
率先实现省级层面的政法协同。2015年开始,以省检察院为中心节点,探索点对点的数据交换。目前已经由省委政法委统筹建成贵州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成为首个省级层面互联的省份。全省累计通过平台收送案件63万件次,其中接收32万件次,移送31万件次,涉及案件35万件;开展电子换押16.2万人次,其中移送9.2万人次,接收7万人次。
率先试点全国检察业务应用系统2.0,在全国首家上线该系统,进入检察办案的2.0时代。
率先研发检察官考核系统,该系统成为面向全国推广的三大样本之一,获15个省市选用。
率先开启网上检察为民服务,打造指尖上的检察院,实现“一站式”检察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贵州省检察院副检察长马涛表示,贵州省检察机关正在逐步构建起以检察数据为基础、政法数据为补充、行政执法数据为拓展、互联网数据为延伸的检察大数据资源池,以智慧检察助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平安贵州建设、服务知识产权创新、服务数据资产和数据安全监督保护、服务生态贵州建设,以数字检察辅助监督办案、优化检务管理、助力检察为民,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
相关链接>>>
① 贵州政法智能化的演进与未来——专访中共贵州省委政法委员会常务副书记张涛
②“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 基层数字治理的新实践
③ 智慧法院:追求“公正与效率”协调统一
④ 数字检察:赋能法律监督提质增效
⑤ 智慧110:全域全时在线护民安
⑥互联网+:司法行政装上“数字翼”
策划 欧阳海南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罗华
编辑 陈景雄
二审 熊瑛
三审 田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9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