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不少人的印象中刘备似乎都是一个仁慈之君,历史上刘备真的这样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1 10:4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是在三国时期著名的青梅煮酒事件中,曹操趁着醉意,举杯对刘备说出的句子。

当时的刘备还没有真正的成为一方雄主,但却能得到曹操如此高的评价,足可见曹操对于刘备的重视和忌惮。事实上,不久之后的刘备果然也趁机崛起,和曹操、孙权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在今天不少人的印象中,刘备似乎都是一个仁慈之君,他不像曹操那样是一名奸雄。可历史上刘备真的是这样吗?答案或许也不尽然。

譬如说刘备的重要谋士庞统,就曾经通过献上一个计策,看清了自己主公的真实面目。他还试图将这一点暗示给同为刘备臣子的魏延,只是可惜魏延并没能反应过来。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不妨来细细品读一下那段历史。

庞统对刘备的试探

其实庞统投靠刘备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他当时有些走投无路。真要论起来,他原本依附的是东吴,可惜却并没有得到孙权的重用。

作为与诸葛亮这位卧龙先生齐名的凤雏,庞统怎么会甘心屈居人下,成为一个不起眼的谋士呢?于是他离开了东吴,打算为自己寻找一位新的主公,一来二去就碰上了刘备。

但毕竟选择刘备只是出于当时的情境考虑,庞统本人对于刘备了解并不多。于是他就想了几个方法想要试探一下刘备,看他是否真的能成为自己心中的明主。

这第一次试探发生在建安十六年。当时,益州一带的主事人刘璋派了手下去迎接正处于荆州的刘备,想要邀请刘备一起合作,抵挡张鲁的军队。于是,便有人向刘备谏言献策,请刘备不如趁机吞并刘璋的益州。

刘备起初有些犹豫,庞统这时候就主动站起来添了一把火。他说,您现在占领的荆州虽然地方看着大,但其实人口流失很严重,也没有能够保证我们军队需要的粮食产出,而且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也很危险,相比之下,益州可谓是相当好的选择了。

这话就是庞统对刘备的第一次试探,他想要寻找的是一个不以攻打别国为正义的明君,如果刘备拒绝了他的提议,他反而会彻底对刘备献上自己的忠诚。

而最后在宴席上,刘备也没有同意庞统要求他趁机挟持刘彰的建议,他认为自己刚来这里,还没有建立起足够的威信,这样做并不是一个好决定。

至此,庞统算是终于松了一口气,他姑且认为自己没有看错人,便想着再试探一次,如果这次刘备还是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他就彻底放下防备,奉刘备为主。

很快,由于刘备和刘璋关系决裂,庞统的试探机会就来了。他就告诉刘备,对于现在的情况,自己有三条计谋。第一计是带领小部分精兵部分去偷袭,第二则是假装回到荆州,趁机擒杀蜀中名将后再去攻打,第三则是慢慢蚕食益州。

按照庞统的想法,他当然希望刘备选择的是第三计,因为这样才能够在损害百姓利益最小的情况下,完成自己力量的壮大,是仁君之策。

但这一次刘备却让他失望了。刘备不仅选择了第二个计策,而且还在顺利完成了攻打之后大肆宴饮。

因此作为一个自恃清高的谋士,庞统自然没能压抑住内心的怒火,在宴席上就批判刘备说:“你这种把征讨他人土地当做快乐的行为,并不是一个仁慈的君主该做的。”

到这时,庞统认为自己终究是看清楚了刘备的为人,认为他只是有着一副伪善的面孔而已,两人之间的隔阂也就此埋下。

魏延与刘备的关系

其实,庞统在宴席上的这一番言论,一方面是在抒发自己心中的愤怒,另一方面也是在试图提醒和自己同为荆州老乡的魏延,希望他能够看清刘备的真实面目。

可惜,魏延却并没有领会庞统的意思。或者说他领会了,但是不愿意相信。而这背后的原因,就要说到魏延和刘备之间的关系。

早在魏延刚刚投奔刘备的时候,诸葛亮就表现出了对魏延的担忧。他认为魏延脑后有反骨,迟早会背叛刘备。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当时若不是刘备执意保住魏延,积极为对方说话,还给了他莫大的信任,魏延在当时就会丢了性命,更不会走到今天。

因此,魏延对于刘备可以说是无比的崇敬和忠诚的。

至于二人再之前的关系还要回溯到刘备当年被曹操追赶,一直退到了襄阳的时候。当时荆州刘琮没有放刘备进城,而是把他关在了门外,正是魏延不顾自己可能被杀头的风险,悄悄派人打开了城门,试图救下刘备的性命。

虽然最后由于种种原因,刘备没有进入荆州,但是他还是承了魏延这份情。

而且那时刘备还在创业初期,却能有魏延这样的人才,不顾他地位低微前来投奔、给予信任,这对于刘备来说是莫大的鼓舞。此外,刘备也算是知人善用,魏延在被接纳后也为蜀汉的大业立下了不小功劳,后来更是成为“五虎将”之一。

所以,就像刘备记得当初魏延为自己大开城门的勇气,魏延也记得刘备不顾众人阻拦接纳了自己的情分那样,到了此时此刻,即便他明白宴席上好友庞统的话是对自己的劝告,却也是不愿意相信的。

庞统和魏延的结局

庞统出于好意,已经尽了自己提醒的本分,然而好友却不以为意,他也无可奈何。

然而话虽然说出口了,但面子上还是要继续装一装的。刘备起初听到庞统对自己的批判时也十分不高兴,当即和他吵了起来,但很快又想起了自己不能因为这一点小事,就让臣子们对自己离心。于是在魏延的劝说下,他也就借坡下驴,又请人把庞统请回了宴席上,两人就此和好。

甚至在建安十九年,庞统在一次作战中不幸逝世后,刘备也依旧维持住了自己的人设,尽心尽力安排操持庞统的后事,更是为他选择了落凤坡这块风水宝地下葬。

至于没有听庞统劝告的魏延呢?在刘备在世时,他们二人的君臣关系相处得还算融洽,从这一点来说,魏延也算是没有看错刘备这个主公。

只是可惜,数年之后刘备病逝,一早就对魏延颇为防备忌惮的诸葛亮开始负责统率蜀汉的事务。在第五次北伐期间,魏延就曾经做梦梦到了大凶之兆,此时诸葛亮也病情加重,正在嘱咐杨仪,告诉他让魏延去断后。

魏延此人也并非没有脾气。他尊重刘备是因为和刘备之间的恩情,对于诸葛亮他也尽力忍让,可是到了杨仪时期,他自然便有了一些不满之情,认为自己比起杨仪来说,怎么样都应该更有话语权一些,于是就和杨仪爆发了争论。

因此,他也自己把自己送上了绝路,最后被夷灭三族。

某种意义上,魏延没有听从军令,确实算是如诸葛亮此前的预测那样“背叛”了蜀汉。但若是当年他听了庞统的劝告,及时另谋生路,或许也不会落得这样的结局。

结语

其实任何人都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像刘备,他曾经做出过一些仁义之举,但是在真正的战场上,也不可避免会举起屠刀选择厮杀;再像是魏延,他确实在刘备在世期间做到了对蜀汉忠心耿耿,可是刘备去世之后,他违反军令的行为也算是板上钉钉。

甚至就连庞统也是一样。他自命清高,一心要找到值得他托付的主公,可是既然已经投到了刘备阵下,还几次三番地多加试探,这种行为就是对的吗?这也是在提醒今天的我们,看待他人时不能只看一面,而是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加以仔细辨别。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1 13:23: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刘备,之君,印象,历史的资讯:
刘备究竟是仁德之君还是真小人
刘备,三国时期的蜀汉开国皇帝,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他被后世尊称为仁德之君,但也有人对他的行为提出质疑,认为他表面仁义,实则心机深重,是个真小人。刘备究竟是仁德之君还是真小人?这
2024-02-22 16:00:00
刘备是仁义之君还是伪君子,历史为什么会给予刘备很高的评价?
昔刘备自成都至白水,多作传舍,兴费人役,太祖知其疲民也——陈群。受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刘备在我们心目中有两种形象,有人认为刘备是一个正义君子,他不滥杀无辜,仁义爱民,对待君臣
2024-02-25 22:26:00
刘备为何能成为一国之君
...够给我们很大的乐趣,也能让我们学到很多东西。就比如刘备,他本来是一个已经没落的皇族,已经沦落到了去卖草鞋的地步,但是之后又成为了一国之君,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会用人。那么
2023-05-13 17:16:00
历史上的亡国之君:末代皇帝们的命运与结局
...于禅陵。二、蜀汉亡国之君:刘禅 章武三年(223年),刘备去世后,刘禅继位为帝,年号建兴。耀六年(263年),魏国大将军司马昭派钟会和邓艾分兵攻蜀,刘禅投降邓艾。蜀汉灭亡后
2024-01-04 00:24:00
刘渊自称刘禅子孙并建立汉赵政权
...覆司马家的江山,这究竟怎么回事?请听小编仔细道来。刘备奋斗一生,终于打下了那份基业,刘备死后,刘禅继位,成为安居一方的皇帝。后来,蜀国被灭,刘禅到晋都洛阳安享晚年。因为刘禅的
2023-09-12 20:08:00
刘备入川与蜀汉基业的建立
...,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动荡和战争的时代。在这个时期,刘备入川被认为是建立蜀汉的关键一步。这一历史事件不仅对于刘备个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整个三国时期的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刘备
2023-09-07 21:15:00
蜀汉是三国最弱势的,刘备最强大时有多少土地和人口?
刘备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位仁义之君,其屡战屡败经过多年的奋斗成为三足鼎立的枭雄,随着人们对历史和人性了解的更加透彻之后,感觉刘备仁义有点太过做作,太过仁义就给人一种假仁假义的感觉。
2023-07-05 05:59:00
刘禅:乐天知命的亡国之君
...这位全无心肝的少当家身上,真是再贴切不过了。难怪让刘备要手把手地调教;难怪苦口婆心最终还是调教无效。刘禅的言行真是应了《矛盾论》上的话:“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2023-10-12 21:55:00
历史上真实的刘备是仁德之君,还是伪君子?
刘备的“伪君子”之论由来已久。刘备在《三国演义》中的仁义形象自古深入人心,在演义中,刘备实在是个仁义之人,行人处事处处以德服人,和曹操的“奸雄”形象完全是两个对立面。以至于鲁迅点
2022-12-24 13:0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