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
李霞
老年人空闲时刷刷养生视频,儿女立刻来劝说不要听信伪科普;这边刚把心仪的商品放进购物车,那边好友立即知道自己打算买什么了。据法治日报报道,网络平台的熟人推荐功能给不少用户带来个人隐私暴露的尴尬。
用户既然不喜欢,能否拒绝推荐?理论上可以,大部分平台都设有关闭熟人推荐的功能选项。但据报道,平台通常会默认用户接受推荐,且关闭推荐的功能很可能并不奏效。有用户拒绝熟人推荐后,平台还是一如既往地推送“可能认识的人”、“别人在买什么”、“你的好友正在看某某直播”。甚至在某电商平台,购物车分享功能一旦打开就再无法关闭。熟人推荐无边界,背后是平台收集、泄露用户信息无忌惮。业内人士介绍,平台会读取用户通讯录、互动行为、第三方账号绑定等信息,与其他用户进行匹配,哪怕“你和他人经常共同使用同一WiFi,也极有可能被判定为相互认识”。也就是说,用户到过哪儿、认识谁、喜欢什么,平台不仅实时监测,还自作主张,通过熟人推荐将这些信息泄露给别人。如此不拿用户隐私当回事儿,怎能不招人反感?
网络不只是交际网,还是自留地。大家有共同的熟人不代表想做朋友、有关联不代表想交往、愿意分享不代表甘愿被凝视。如果自留地里站满了七大姑八大姨、寻医问诊等隐私信息成了别人口中的谈资、社交信息一次次被推送关都关不掉,那么社交边界该在何处落脚,用户隐私权又要在哪儿安放?
平台朝用户隐私伸手,无非是希望商业变现。用户建立的社交关系越多、互动得越频繁,与平台的羁绊就会越深;平台越了解用户喜欢什么,推送的商品就越精准,自然也就不用再愁广告转化率。但平台似乎忘了,用户有随时卸载的权利。平台替用户做的决定、一再暴露隐私的贪婪,最终会反映在平台活跃度里。
熟人推荐可以有,但推不推荐,应该由用户说了算。平台应更加善解人意、多听听用户的心声;同时有关部门也要尽快细化规则,明确手机通讯录、浏览记录等信息的使用权限与范围,帮助平台培养边界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7 17: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