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催收短信“张冠李戴”,怎么追究“爆通讯录”的责任?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1-24 16:36:00 来源:红星新闻

对于金融机构和第三方催收机构来说,即便借款人的借款逾期,“爆通讯录”也是不合规的催收行为。

不过,红星资本局调查发现,在“爆通讯录”时,部分金融机构或第三方催收机构会在催收信息中故意写错别字、“张冠李戴”,以此规避法律法规的制裁。

遇到类似情况,该如何追究“爆通讯录”的责任?

催收短信“张冠李戴”,怎么追究“爆通讯录”的责任?

资料配图 图据图虫创意

“张冠李戴”的催收短信

当下,借款功能几乎内嵌到每一款常用的APP中,如支付宝的借呗、微信的微粒贷、抖音的放心借等。

不过,红星资本局在采访中发现,部分互联网APP并非放款方,只是作为借款人和放款方连接在一起的中间平台。如果借款人不细看合同,往往不知道放款方是哪一家公司。

张伟(化名)告诉红星资本局,他曾在某互联网平台借钱,但没有细看合同等内容,一直不清楚放款方是谁。在逾期后,他被“爆通讯录”,通讯录好友们也收到了催收短信。

(注:爆通讯录,指不仅向借款人本人打电话、发短信催收,还会骚扰借款人通讯录中的好友,这种做法是不合规的。)

比如,某一条催收短信显示:“【AA消金】张伟,关于你手机支付欠款涉嫌恶意拖欠且拒接电话,请留意车牌号844丰田走访专员,于近期抵达(你的)居住地/工作地……”

催收短信“张冠李戴”,怎么追究“爆通讯录”的责任?

图由受访者提供

张伟称,因为所有短信的开头都是AA消金,他一直以为自己的放款方就是AA消金公司。在被“爆通讯录”后,他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对AA消金公司进行了投诉。

“我当时投诉后,AA消金给我回了电话。在核实信息后,对方说我们之间没有贷款关系,也没有发过催收短信。”张伟告诉红星资本局,他后来细看了合同,才发现放款方实际上是BB消金。

张伟向红星资本局确认,他仅有这一笔来自BB消金的逾期借款,但因为所有收到的催收短信均标明是“AA消金”,无法证实“爆通讯录”是BB消金的催收行为,他现在投诉无门。

红星资本局通过多方采访了解到,在不合规催收行为中故意写错信息,这几乎已经成为催收的惯用伎俩,靠错误信息来规避法律法规的制裁。

除了放款方“张冠李戴”外,还有一种情况也较为常见。在“爆通讯录”时,把借款人的名字写错,如“王申”写为“王甲”,但借款人的朋友们大概率仍能猜出指向的是谁。

怎么追究“爆通讯录”责任?

广东晟典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黎永绿告诉红星资本局,面对逾期的借款人,金融机构、第三方催收机构的消费金融标准化催收通常包含预催、电催、外访、法催等环节。

比如,在电话催收达不到预期效果后,金额机构、第三方催收机构可能会安排外访催收,目的是通过见面的形式告知借款人贷款逾期情况、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协商还款方案。

黎永绿表示,不合规的催收则主要分为两种,暴力催收和软暴力催收。其中,暴力催收包括绑架、故意伤害和限制人身自由等,而软暴力催收包括泼墨、油漆刷大字、非法获取借款人亲友信息后电话短信滋扰等。

对于前述“张冠李戴”的不合规催收行为,广东晟典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朱浩嘉告诉红星资本局,在进行催收特别是违法催收时,催收方假借其他公司名义,这是意图以一种更隐蔽方式规避违法催收带来的相应法律责任。

朱浩嘉认为,遇到“张冠李戴”的违法催收,借款人可选择报警处理,这是较为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也可以提起侵权纠纷诉讼,追究催收方和实际放款方的责任。

据介绍,部分不合规的催收行为可能对应构成侵犯公民信息罪(非法获取借款人亲友信息后电话短信滋扰的)、敲诈勒索罪(通过爆通讯录、公布裸照等威胁、恐吓手段催收,让借款人产生恐惧心理然后就范的)和非法拘禁罪(用强制方式剥夺借款人的人身自由的)等。

“借款人还可以告知被冒名的公司(如AA消金),并与该公司形成合力,一并追究催收方及真实放款方的侵权责任。”朱浩嘉对红星资本局说。

另外,黎永绿告诉红星资本局,针对各类非法债务违法催收行为,我国在《刑法修正案(十一)》增加催收非法债务罪这一罪名,用于规制采取暴力、“软暴力”等手段催收高利放贷等产生的非法债务的行为,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保护金融消费者力度正在加强

监管机构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力度正在加大。

9月15日至10月15日,多部门联合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活动。在此期间,金融监管总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发布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其中,一起案例即为某消费金融公司非法获取或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该公司利用格式合同强制授权,无差别地获取借款人关系人、通讯行为、通讯信息、互联网使用信息等个人信息。

10月,两家消费金融公司接连因催收管理问题吃下“罚单”。

据信用中国官网披露,10月30日,陕西长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长银消金”)因对合作机构催收管理不完善,被责令改正,并处以35万元罚款。

10月31日,杭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杭银消金”)因委外催收管理不到位、贷款利率风险定价机制落实不到位遭到处罚,被罚款55万元。

催收短信“张冠李戴”,怎么追究“爆通讯录”的责任?

截图自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

红星资本局了解到,目前,委托第三方进行催收在业内已较为常见。

某消费金融公司的员工告诉红星资本局,合法合规的电话催收,只能给借款人本人发短信、打电话;只有在借款人长时间失联(打不通电话)的情况下,才会联系借款人的紧急联系人。

不过,红星资本局注意到,长银消金、杭银消金11月仍因催收问题遭到投诉。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截至发稿,长银消金的投诉量为76条,杭银消金的投诉量为103条,投诉内容多集中在“暴力催收”“爆通讯录”“骚扰家人/朋友”“威胁恐吓”等。

有投诉者告诉红星资本局,她曾通过抖音放心借产品借钱,实际放款方即为杭银消金。在逾期后,她和亲朋好友都接到了催收电话,对方态度恶劣。

11月22日,杭银消金的客服告诉红星资本局,他们自己的产品(清享贷、尊享贷)由内部催收人员进行催收,其他合作产品则由合作方进行催收。

对于“爆通讯录”这一现象,该客服称,如果借款人遇到类似的问题可以找他们核实、处理,他们平台不允许以“爆通讯录”等方式进行催收。

红星新闻记者 杨佩雯

编辑 杨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4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并未在网贷平台注册或贷款,却因手机通讯录中的某人,或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贷款逾期,而遭到催债短信、电话的长期骚扰,有时甚至遭受对方的辱骂、恐吓……《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发现,这背后是
2023-10-31 07:41:00
十余个非法网贷APP借款先扣30%“砍头息”还软暴力催收,67人被抓
...上传了个人的身份证及银行卡信息,还允许了APP读取个人通讯录信息。张先生在该软件办理了为期一周的1万元短期借款,发现自己实际只收到7000元,3000元被预先扣除作为借款利息
2023-12-21 15:55:00
厦门破获全省首个网络强制放贷涉恶案
...一直接到催款电话和短信轰炸。更让他烦心的是,他手机通讯录里的亲朋好友,都接到了催收电话和短信轰炸,得知其“欠债不还”,有的亲友甚至还被催收人员语言威胁、恐吓。无奈之下,杨先生
2023-07-09 17:15:00
“放款快、低息、无担保、不录征信”?警惕广告背后的贷款陷阱
...的同时还要点击信任,信任基本上就同意它读取手机中的通讯录、软件列表之类的。 绕过监管的这些非法网贷App一经下载,就要求用户开放手机的隐私权限,包括通讯录、相册在内的诸多个
2024-12-28 19:40:00
神秘的滴滴金融,到底隐藏了什么?
...人信息泄露”与“未知会债务人的情况下擅自联系债务人通讯录”等方面。据《法制日报》报道,暴力催收乱象频发背后,是网贷平台违规、过度收集用户信息,特别是借款人的通讯录信息。建议监
2024-07-11 14:20:00
...(化名)表示,“不建议完全不接电话,否则容易被‘爆通讯录’。”所谓“爆通讯录”,就是催收方将逾期人的欠款逾期细节告知其通讯录好友。通常来说,借款人通过平台贷款时,需要授权给平
2024-05-27 14:34:00
专人上岗、按时培训、规定时限,中国互金协会“指路”催收管理
...的过程中,出现了暴力、胁迫等违规催收行为,恐吓、爆通讯录等“软暴力”手段更是层出不穷。“催收业务急需规范”,在发布指引内容时,协会这样提到。催收本质上服务于金融机构,《指引》
2024-05-16 18:35:00
上海一中院一审公开宣判顾威龙等人涉恶势力网络“套路贷”诈骗案
...额短期贷款,并利用APP预设非法功能强制读取借款人手机通讯录等信息,强迫借款人同意先行扣除借款金额30%左右的服务费和借款当日即扣除一日的虚假借款周期规则等,还威逼诱骗借款人
2023-01-17 11:42:00
...此外,这些借贷App软件一经安装,便会自动扫描借贷人的通讯录和读取各种隐私信息,这些操作都是为未来的催收做准备的。 一周后,谢又顺赶在截止日前顺利归还了3000元。而这一次
2025-01-17 15:4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