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长平之战:赵惠文王为何选择赵括?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11 05:51:00 来源:戏说三国

因为上党郡之争,秦赵开战,赵将廉颇采取防御战力图消耗秦国,使其不战而退,结果一打就是三年。这个时候,秦国使出了一招反间计,派间谍在邯郸散布谣言,称秦军最害怕的就是赵奢(曾大败秦军)之子赵括。于是赵惠文王撤掉了廉颇,改用赵括为主将。结果赵军大败,史无前例地被秦军一次性坑杀二十多万降卒。

那么,作为战国时期有明君之称的赵惠文王为何会起用没有什么实战经验的赵括为主将呢?

其实,对于更换廉颇、起用赵括,蔺相如和赵括的母亲都有劝谏赵王,赵惠文王并不是昏君一枚,对于他们的劝谏自然是考虑过的。最终选择撤换廉颇,根本原因应在于赵国的国力已经耗不起了。

首先,赵国的成年精壮男子都在前线作战,包括北部对匈奴的军事防御,处于两线作战。如此农事生产所需的劳动力自然严重不足,另外战争所需粮草的运输同样需要一部分劳动力。如果碰上自然灾害,前线所需的粮食供给则更是雪上加霜。

其次,赵国的综合国力不及秦国。在两军对峙三年后,赵国首先扛不住向秦国主和,这种示弱行为被其他各诸侯国国君看在眼中,于是都有了畏惧秦国的心理。加上秦国范雎在外交上采取了孤立赵国措施,此后,赵国向各国借粮都遭到拒绝。

长平之战:赵惠文王为何选择赵括?

这种情况下,赵惠文王只能选择放手一搏。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撤换廉颇,该由谁任主将。当时赵国虽然不乏优秀将领,下齐七十余城的燕降乐毅,以及此后用火牛阵大败燕军,收复齐国七十余城的齐国名将田单,都应该在赵国。可是没有哪个将领敢站出来和秦军正面硬刚,何况秦军将帅中还有未曾败绩的死神白起。

秦国应该看出了赵国想要速胜的心理,于是就有了上文说到的反间计那一幕。赵括年少气盛,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加上自幼熟读兵书,自然是拍着胸脯接受了。

长平之战:赵惠文王为何选择赵括?

赵括一上任之后彻底改变了廉颇的作战策略,对秦军实施了全线进攻的军事部署。结果赵军被断了粮道,在追击诱敌的秦军过程中被包围于长平,奋力突围的过程中赵括自己也被射成了刺猬。长平一战,赵军全军覆没。这是赵王始料未及的,或许他认为进攻战即便不胜,也能对秦军进行最大限度地消耗。要是败了也能够全身而退,体面的丢掉上党。

可是赵惠文王没有想到此时的秦国,在范雎的辅助下改变了以往的作战目的。秦国的作战目标在于最大限度的削减敌国的人口,而不是单纯的掠夺资源。因此,二十多万赵国降卒皆被坑杀,经此一役,赵国元气大伤,险些亡国,秦国在经过艰苦的作战后,实现了其战略目标。

这是一场改变战国后期格局的重大战役,此后,秦国对东方六国的作战由“相持阶段”进入了“反攻阶段”。

长平之战,赵国的惨败不在于用人失误,没有赵括的“纸上谈兵”,也会有李括的“纸上谈兵”。根本原因在于综合实力的不济,六国之中秦国任用商鞅实行的变法最为彻底,加上变法后秦国接连六代都是励精图治的明君,这样的实力想不取胜都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1 09: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赵国到底要怎么做,才能避免长平之战
...存在巨大的短板。而赵武灵王去世之后,接下来即位的赵惠文王,虽然也想走这条路,但奈何赵惠文王在位的时候,战国时代已经进入了合纵连横时期。这导致赵惠文王被迫用更多的精力,去应对各
2024-06-11 11:06:00
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后续,代价实在太惨烈
...玉,甚至为此愿意付出十五座城池作为交换。赵国的国君惠文王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一方面,他渴望保有“和氏璧”,毕竟这块宝玉代表着国家的荣耀,也是前人的传承。另一方面,拒绝秦国的
2023-07-30 14:00:00
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的主人公廉颇与蔺相如,他们的结局?
...将相和,可是,他们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呢?01蔺相如赵惠文王当政时期,那块闻名天下的楚国“和氏璧”几经辗转到了赵国,被赵惠文王收入囊中。秦昭襄王得到了消息,派人给赵惠文王捎去口
2023-01-10 11:30:00
为何说论装孙子,赵国才是战国第一
...反多是装孙子精神传人。(赵王并不傻)其中翘楚就是赵惠文王。这哥们深知自己没有老爹的英明神武,于是懂得善纳忠言,任人唯贤。在他手下,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还有不少如赵奢这样的名
2024-10-20 12:21:00
世人皆知“负荆请罪”,却不知廉颇与蔺相如的下场令人感慨
...相如列传》中开篇第一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担任出国之上将,率军攻打齐国,大破齐军,占领了齐国的阳晋,于是官拜上卿,在诸侯之中以勇气而闻名。此时,蔺相
2023-05-31 10:59:00
...就已经开始为赵国效力。赵武灵王去世后,廉颇又辅佐赵惠文王这位君主。 赵惠文王十五年(公元前284年),名将乐毅同时担任燕、赵之相,联合秦、韩、魏,形成五国联军伐齐,大败齐军
2024-06-04 10:49:00
赵惠文王是怎么发展赵国的
赵惠文王时期,赵国能成为强国,一方面是赵惠文王继承了父亲赵武灵王的丰功伟绩,自己也善于识人用人,另一方面则是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十岁继位的赵惠文王继承了赵武灵王的丰功伟绩公元
2022-12-21 16:45
赵国名将赵奢,为什么只赢了阏与之战
...颇和乐乘等都建议谈判解决,出兵与秦军交战则必败。赵惠文王其实也不想跟秦国交战,已经做好了最坏打算,大不了放弃阏与,然后从其他邻国那里抢地盘。但赵奢在这个时候站出来,说了一句流
2024-04-25 20:39:00
战国时期,国家的外交家的作用至关重要
...解开秦国十五年的困境六国合纵,是秦国的一道心结。秦惠文王为解开这道心结煞费苦心。秦国从秦孝公商鞅变法开始,就想着东出,吞并山东列国,为的不仅仅是不受他国的欺压。秦国刚一崛起,
2023-01-14 11:1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