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居家隔离期间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到医院就诊?专家解析来啦!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2-12-17 09:52: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当前,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明显减弱,但传播力增强,感染者数量不断增加。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副司长高光明在日前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表示,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病例,一般可以采取居家隔离、居家治疗的办法,选择适宜的药物进行治疗。对于症状加重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通过自驾车或者呼叫120救护车等方式转至相关的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进行及时就诊。

那么,居家隔离期间,出现哪些症状时需要去医院就诊?为此,记者采访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专家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进行解析。

居家隔离期间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到医院就诊?专家解析来啦!

居家隔离期间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到医院就诊?专家解析来啦!

“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可以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吴浩表示。

那么,什么情况需要就医?吴浩表示,12岁以上人群,符合下列其中的任意一条,就需要就医。包括出现呼吸困难或出现气促,呼吸频率≥30 次/分;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3%;胸部感到持续疼痛或持续压迫感;眩晕、无法醒来或保持清醒;皮肤嘴唇或指甲床苍白、灰色或发青;原有基础疾病等明显加重。

12岁以下人群,符合下列其中的任意一条,就需要就医。包括持续高热(腋下体温≥39℃)超过 3 天;出现气促(<2 月龄,呼吸频率≥60 次/分;2~12 月龄,呼吸频率≥50 次/分;1~5 岁,呼吸频率≥40 次/分;>5 岁,呼吸频率≥30 次/分),除外发热和哭闹的影响;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3%;辅助呼吸,如鼻翼扇动、三凹征;出现嗜睡、惊厥;拒食或喂养困难,有脱水征;其它经医生评估后需要住院的情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7 12:12: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隔离,症状,医院,专家的资讯:
武汉金银潭医院新研究表明:金银花口服液防治新冠病毒有效
...床研究。希望通过对中医药临床研究结果的分享,为居家隔离的无症状和轻症患者的,提供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2-12-13 15:15
美传染病专家:无论有无症状,复阳后的隔离都很重要
...接受检测。巴扎克表示,无论有没有症状,“复阳”后的隔离都很重要。“那些在完成Paxlovid疗程后出现有症状反弹的人,他们在复阳期间可能具有了新的传染性。” 巴扎克说,她和她
2022-12-30 08:56:00
...够及时发现一些核酸阳性的人群,这些人群都进行了医学隔离。从中医来看,这些人群有的没有确诊,但已经有了证候的变化,在当时大量开展中医药干预,能够阻断疾病的发生,减少确诊人群,实
2023-01-09 16:11:00
不等转阴就返岗复工,有什么风险?
...感染后返岗复工的标准纷纷提出建议。北京称,解除居家隔离即可上班,无需进行核酸和抗原检测。浙江省、安徽芜湖、重庆等地则提出,确有需要时,无症状或轻症者可在做好个体防护的情况下继
2022-12-22 15:22
...毒仍可以母乳喂养。她同时提醒妈妈和宝宝在一起要注意隔离,在空间上最好和新生儿有一定的隔离,或者佩戴N95口罩。老年人要加强观察当前,老人如果出现了咳嗽发烧等症状,家里人会比较
2022-12-14 08:38
专家解答:肝胆肿瘤患者适合接种疫苗吗?感染新冠怎么办?
...若肝胆肿瘤患者感染新冠,应该保持乐观心态,做好自我隔离,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制定诊疗计划,切勿盲目自行用药。
2022-12-13 18:36
...医学专家王生池□本报记者 李莉雅“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这是在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
2022-12-15 08:02
...流感后,并非都需要去医院。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居家隔离并使用解热镇痛、祛痰止咳等药物,一般7天左右可康复。但在居家隔离期间,如出现39℃以上的高热且退热药物效果不佳,或生病过
2025-01-17 15:39:00
70多岁患者一天腹泻6次,有的全家人接连中招!酒精消毒等对它无效,专家支招→
...病毒感染。需要注意的是,诺如病毒感染患者要注意自我隔离;酒精、消毒湿巾和免冲洗手消毒液对诺如病毒都无效,不能代替标准的洗手程序。70多岁患者一天腹泻6次!这类患者近期增加前几
2023-02-16 16:1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