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边疆民族团结的守护者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4-20 02:5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法治日报

边疆民族团结的守护者

云南省临沧市文化传媒集团记者 毕昱大家好!我叫毕昱,是一名来自鲍卫忠家乡临沧的记者。

鲍卫忠因公牺牲后,我第一时间加入了采访报道工作,一路走来见证了他被授予“时代楷模”的光荣称号,也从学习宣传他的事迹中收获了感动与成长。他是什么样的人?做了哪些事?为什么每次提起他,大家依然饱含深情、泪湿双眼?

通过一次次走进他的亲人、同事和当地群众,我看到了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永葆忠诚本色,看到了他作为一名边疆人民法官始终坚守法治信仰,我也看到了他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佤山干部常怀的一颗赤子之心。一个新时代基层党员干部的形象,在我心中逐渐清晰了起来。

翻开鲍卫忠的笔记,第一页就写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回顾鲍卫忠同志的一生,他是这么写的,也是这么做的。

2003年,鲍卫忠被派到沧源县坝尾村开展“三村”建设工作。当时与鲍卫忠一起工作的村干部回忆道:“那是一个朴素、精神的佤族小伙,总是穿着一身迷彩服、脚踩一双解放鞋,那笑眯眯的样子,就像我们自家的兄弟一样!”在组织村民开展旧房改造时,佤族群众认为搬迁不符合风俗,对搬迁工作积极性不高。鲍卫忠不急不躁,把所有工作的细节都和老百姓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一次不行就去两次,两次不行就去三次!最终打动了村民,顺利完成了200多户旧房改造,让佤族群众从茅草房搬进了新砖房。在阿佤山的村村寨寨,在老百姓家的火塘边、田地里都留下了他不知疲倦的身影。看着村里越来越宽的道路、越变越好的生活,我知道,那个时候的鲍卫忠已经用他的行动和真诚走进了老百姓的心里。

2005年4月,鲍卫忠在入党申请书里工整地写下“要成为一个有高尚品德和崇高理想的人,一个对人民有利的人,像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先进人物一样,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在他心里,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在他心里,法是无私的,但必须有温度;在他心里,执法如山,却可以春风化雨、温润如玉。

鲍卫忠会为了一个1900元的案件,开着车往返山间几十公里,多次到被执行人家里做工作,只为解开当事人的心结。鲍卫忠会为了尊重佤族“老人的祭日钱财不外送”的习俗,一口答应好不容易找到的被执行人,第二天再次顶风冒雨,前往村里了结案件。为了看病急需用钱的执行申请人,他索性自掏腰包,悄悄为无力还款的被执行人垫付了8840块钱的执行款暂渡难关。8840,一个简单的数字,但这背后对于他来说,上有年迈的母亲,下有年幼的双胞胎儿子,就连家里的购房贷款都尚未还清,他却毫不犹豫地将钱递到了当事人的手中,只因一句“人家有困难”。他把别人的难题当作自己的难题,把群众的需求放在心尖上,这位法官让申请人拿到了“真金白银”,让执行办案有了温度。

鲍卫忠一生扎根在祖国的西南边陲,45载风雨岁月融入他炙热的守边情怀,24年司法生涯铸就他无悔的法治信仰,上万公里执法之路见证了他不变的为民初心。从县城通往乡镇的道路有多少个弯、从乡镇下到村寨要蹚过多少条河,村里谁家小孩留守、寨子里有几户老人,他心里都清清楚楚。

面对一时无力还款的被执行人,他尽其所能地帮他们走出困境;面对申请司法救助的群众,他认真审核并第一时间上报材料;面对已经脱贫的建档立卡户,他牵挂在心,时常询问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面对边境一线吹响的抗疫号角,他主动请战奔赴一线,和各族干部群众一起,筑起了强边固防的铜墙铁壁。村里的老支书回忆起他,哽咽地说道:“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边境村老支书们回信中提到的‘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鲍法官一直都是这么做的,他就是这样一个掏心窝子为老百姓办事、能把石头都捂热的人。”是啊,为老百姓办事,把石头捂热,鲍卫忠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锲而不舍、人民至上!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鲍卫忠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胸怀为民爱民的赤诚之心,用民族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能接受的方式认认真真办好每一个执行案件、做好每一次司法救助,兑现了“人民法官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从他身上,我看到了司法正义不仅体现在法条中,更体现在每个案件得到妥善解决的时刻,在每个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瞬间。即使是沉疴已久的执行难案件,他也微笑面对,用铁汉柔情融化隔阂坚冰。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心里装的还是当事人的司法救助款,这就是头拱地也要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的人民好法官啊!

总有一种精神超越时空界限,照亮我们奋勇前进,这就是楷模的精神;总有一种力量生生不息,鼓舞我们勇攀高峰,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卫戍正义,忠勇执法,鲍卫忠用信仰坐标人生;卫护佤山,忠骨遗风,鲍卫忠用生命践行誓言。此时此刻,还有千千万万个像鲍卫忠一样,坚守在审判执行一线的新时代人民法官,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的广大党员干部,他们牢记初心使命、勤勉履职尽责、顽强拼搏进取,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砥砺前行!

本报记者 蔡长春整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0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街小巷都是他的办公室。2021年8月,一名消失已久的被执行人突然间有了消息,鲍卫忠立即带队驱车前往。那一天,下着瓢泼大雨,山路泥泞难行,小黑江水汹涌翻腾,经过五个小时跋涉
2024-04-20 02:59:00
幸福佤寨话幸福
...边走边介绍司莫拉神秘多彩的佤族文化。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了解乡村振兴和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要让幸福的佤族
2024-02-03 07:01:00
...里。鲍卫忠最早“秀”朋友圈,源于一件10万元的案子。被执行人没有财产可供执行,于是搞起了土鸡养殖,但由于找不到销路,一筹莫展。了解情况后,鲍卫忠带着大家当起了推销员。养鸡场、
2023-06-16 03:36:00
“跟着总书记一起过大年”|赏年俗
...多彩的过年习俗。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当春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都会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贺新春、送祝福。今天,我们循着总书记的新春足迹,重温生动故事、温暖瞬间,和大家一起品味
2024-02-11 07:53:00
...记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时刻不忘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回信的殷殷嘱托,用一生不停歇的脚步,来践行自己的诺言。2022年我调到县民族宗教局工作,到
2024-04-20 02:59:00
...是一个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习近平总书记近日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提出殷切希望。殷殷嘱托暖人心,携手奋进增信心。习近
2024-09-26 05:58:00
感受独特魅力 体验幸福味道
...上了旅游饭,人均纯收入超2.2万元。2020年1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腾冲市清水镇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看望乡亲们。习近平按照当地习俗,拿起鼓棒,敲响三声木鼓,祝福风
2024-01-22 07:20:00
执法如山 一心为民
...。 干执行工作,鲍卫忠有自己的一套“规矩”:首次去被执行人家里,只要距离不远,都不穿制服、不开警车。“农村群众看到警车会议论,对被执行人影响不太好,不利于我们开展工作。”鲍
2023-12-18 06:51:00
...宝学院正式开启合作新篇章。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也是对三家村发展的有力支持,更是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珠宝学院积极服务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
2024-03-26 15:2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2025年2月17日,山东淄博的王女士(化名)确诊子宫内膜恶性肿瘤住院治疗,两天后她接受了子宫切除手术。面对高昂的治疗费用和未知的康复之路让她陷入焦虑
2025-04-03 09:54:00
速抢!第42届潍坊国际风筝会门票开售,“御风”“望天”限量版风筝免费送!
海报新闻记者 秦建瓴 报道春日暖阳下,一场浪漫与激情交织的风筝盛宴——景芝芝香?第42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暨2025潍坊风筝嘉年华
2025-04-03 10:02:00
黑龙江近期遭大量境外网络攻击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大楼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和计算机病毒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今日公布:第9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于2025年2月7日至2月14日在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
2025-04-03 10:03:00
一码溯源,护药安全—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积极推进“药品追溯码”应用,用药安全再升级
鲁网4月3日讯最近不少患者到医院门诊药房取药时发现,药师发药过程多了一项工作,医院实施扫描药品追溯码。因为目前药品追溯码的位置还没规律
2025-04-03 10:09:00
新泰市人民医院完成新泰市首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日前,新泰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团队取得重大突破,顺利完成新泰市首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于3月27日顺利出仓。患者周先生2024年10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疼痛
2025-04-03 10:16:00
河北新闻网讯(孙伟杰)3月29日上午,市民王女士骑行途经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与南二环交叉口时手机不慎遗落。接警后,石家庄裕翔派出所值班民警刘子鹏等人迅速抵达现场
2025-04-03 10:21:00
中新网多伦多4月2日电 中国驻加拿大使馆4月2日发出提醒,呼请在加中国公民高度警惕并注意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中国驻加使馆表示
2025-04-03 10:29:00
新华社哈尔滨4月3日电(记者孙晓宇)4月3日,黑龙江鸡西坤源煤业有限公司坤源煤矿“12·20”重大运输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2025-04-03 10:29:00
什么触动了中国人的“文化DNA”(新语)浔阳江头《琵琶行》、杜甫草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是唐诗“名场面”。白居易、刘禹锡
2025-04-03 10:29:00
清明假期出行,这些物品不能上火车!
明天就是清明节祭扫、踏青、赏花、登高你是不是已经准备出发小编在此提示大家乘火车出行有些物品不能带上火车转发+收藏赶快检查行李和随身物品↓↓↓ 【编辑:邵婉云】
2025-04-03 10:29:00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方式变迁,我国高血压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
2025-04-03 10:29:00
“甲亢哥”一镜到底:中国真香
高铁穿云、直播不卡,街舞与功夫交融。当拥有3700多万粉丝的YouTube顶流IShowSpeed(中文昵称为“甲亢哥”)一头扎进中国
2025-04-03 10:29:00
为什么农村越来越多艾滋病?2位年过50岁的妇女,公开讲述经历
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艾滋病感染率持续攀升。据疾控部门统计,农村中老年群体感染比例显著增加,其中女性感染者占比超过40%
2025-04-03 10:40:00
2025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CICE)德国推介会在柏林成功举办
鲁网4月3日讯2025年3月30日,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CICE)在德国柏林成功举办国际推介会,精准对接中德产业链资源
2025-04-03 10:41:00
柳条舞动,编织临沭店头增收新篇
鲁网4月3日讯临沭县店头镇推出柳编助农项目,为村民开辟增收路。项目开展初期,邀请了专业老师给村民培训柳编技能,从基础编织手法
2025-04-03 1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