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跟着总书记一起过大年”|赏年俗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2-11 07:53: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原标题:“跟着总书记一起过大年”之三“赏年俗”

“摁了个福字,再来一个喜字,有福有喜”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说起过年,每个中国人都会有数不尽的回忆涌上心头、道不完的乡情萦绕心间。

过年,在中国人心中有着特殊的意义,中国人也总是用最隆重、最充满仪式感的方式欢度新春佳节。

贴春联、除夕夜守岁、拜大年……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在绵延数千年的传承发展中,全国各地衍生出丰富多彩的过年习俗。

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当春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都会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贺新春、送祝福。今天,我们循着总书记的新春足迹,重温生动故事、温暖瞬间,和大家一起品味年俗文化。

总书记和牧民们一起参加冬季那达慕

隆冬时节,内蒙古大草原,千里冰封雪皑,一片银装素裹。

2014年1月27日上午,春节前夕,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乡)旌旗飘扬,牧歌悠扬,牧民们身着盛装,骑着马,开着车,从四面八方赶来。

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和牧民们一起参加冬季那达慕。

看到总书记来了,牧民们使劲鼓掌,纷纷上前握手问好。总书记同牧民们一起,观摔跤,看赛马,听长调,赏歌舞。

“跟着总书记一起过大年”|赏年俗

2014年1月27日,在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乡)冬季那达慕“五畜祈福”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按照蒙古族习俗,用无名指蘸上银碗盛着的鲜牛奶弹了三下,祝福来年风调雨顺,五畜兴旺,人民幸福安康。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入乡随俗,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少数民族地区考察调研时的习惯。

在传统的“五畜祈福”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按照蒙古族习俗,用无名指蘸上用银碗盛着的鲜牛奶弹了三下,祝福来年风调雨顺,五畜兴旺,人民幸福安康。

一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始终高举民族团结旗帜,坚持和发扬各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精心做好民族工作,把内蒙古建成祖国北疆安全稳定的屏障。

总书记拿起“福”字贴到门上

欢度中国年,当然少不了“福”字。

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春节前夕的考察,镜头定格的一幕幕温暖瞬间中,经常会出现红红火火的“福”字。

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春节在即,村里照全家福、写春联“福”字、包汤圆等新春民俗活动丰富多彩。

总书记的到来,令村民们欢欣鼓舞。一位正在写春联的村民,特地写了一个独创的“福”字送给总书记:左边像个站立的人,右上方是一个房子,右下方有田。“我们这儿的老百姓都说,有人有房有田,就有福了。我把这‘福’字送您,祝福我们祖国在您的领导下,国泰民安。”

总书记欣然接过“福”字,连连说好。

习近平总书记每到一处,都驻足同群众交流:“我是人民的勤务员,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宗旨。”

让各族群众都过上好日子,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的心愿。

2019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专程走进北京市东城区草厂四条胡同,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

“跟着总书记一起过大年”|赏年俗

2019年2月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前门东区草厂四条胡同32号院,高兴地拿起一幅“福”字,亲自贴到门上,给这里的老街坊们拜年。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随行记者的镜头,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群众生活细致入微的关切:“这是什么时候改造的?”“老住户都搬回来了吗?”“社会车辆进不来吧?”……总书记还特意推开一间新改建的独立公共厕所的门,察看卫生状况。

那天,习近平总书记还拿起一幅红底金色大“福”字,亲自贴在大门上。他深情地说:“中国共产党的追求就是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让我们共同努力!”

总书记敲响佤族祝福木鼓

2020年1月19日,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云南腾冲市清水乡一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

“跟着总书记一起过大年”|赏年俗

2020年1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广场上,敲响三声佤族木鼓,祝福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司莫拉,佤语意为“幸福的地方”。这里青山环抱、溪水潺潺,环境优美,民风淳朴。500多年来,当地佤族群众同汉、白、傣等族群众和谐共处、辛勤劳作、生生不息。

在村民李发顺家,习近平总书记同大家一起制作当地传统食物大米粑粑。总书记右手拿起一团大米粑粑,在模子上用力摁下,左手再加把劲,笑着说:“摁了个福字,再来一个喜字,有福有喜。”

村寨广场上,身着民族服饰的佤族男女老少,敲起象脚鼓,一起“加林赛”(佤语:意为大家一起排队跳舞),用热情的甩发舞和欢快的竹竿舞,欢迎最尊贵的客人。

按当地风俗,习近平总书记敲响佤族祝福木鼓——

“一声鼓响,风调雨顺;二声鼓响,国泰民安;三声鼓响,四海升平!”随着浑厚的鼓声和长者的祝语,广场上掌声、欢呼声汇成一片。

“祝大家新春愉快、阖家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同乡亲们挥手道别。

“共产党光辉照边疆,山笑水笑人欢乐。社会主义好哎,架起幸福桥。哎……道路越走越宽阔,越宽阔……”

欢快的歌声,在村寨里久久回响;浓浓的年味儿,洋溢在千家万户。

策划:田俊荣、杨学博、李翔

统筹:姜赟

文字:温素威、宋静思

编辑:邱耀洲

校对:朱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1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跟着总书记一起过大年”|品年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原标题:“跟着总书记一起过大年”之二“品年味”为了更有“滋味”的明天温暖是最浓的年味,牵挂是最深的惦念。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顶风
2024-02-10 07:33:00
过年|听!来自总书记的“拜年话”
...新的希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到年味渐浓之时,习近平总书记总会给千家万户送去新春的美好祝福。在癸卯兔年春节到来之际,央视网《人民领袖习近平》栏目推出系列特稿,与您一起感受总书记
2023-01-26 16:20:00
图文故事|习近平总书记的家国情
...身在何方都割舍不掉的牵挂,是心中长明的灯塔。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国情怀的传承和弘扬,不仅亲身示范,更将其融入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以家国之情凝聚起亿万人民家国一心的奋进力量。
2024-10-03 21:59:00
幸福佤寨话幸福
...介绍司莫拉神秘多彩的佤族文化。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了解乡村振兴和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要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
2024-02-03 07:01:00
【深情的牵挂】让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前夕的考察行程中,多次来到一处处文化遗迹,看传承、话保护;
2025-02-01 09:23:00
...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石椅村的乡亲们视频连线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要把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搞好”,称赞当地“是一个很好的样子”,并希望大家“继续努力,百尺竿头更
2023-01-26 04:55:00
本文转自:保山日报本报讯“寻访总书记足迹”——行走的思政课暨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珠宝学院“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日前在腾冲市清水镇中寨司莫拉佤族村落成,并举行签约揭牌仪式。该教学基地
2024-03-26 15:25:00
...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习近平总书记近日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提出殷切希望。殷殷嘱托暖人心,携手奋进增信心。习近平总书
2024-09-26 05:58:00
锦绣中国年丨“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祥和。对于辽宁的父老乡亲来说,这个春节,因为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格外温暖。春节前夕,总书记来到葫芦岛、沈阳、本溪等地考察,访农家、探市场、看社区、进厂房……一串串欢声笑语里,
2025-01-30 20:2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深秋时节,世界目光再次投向黄浦江畔。11月5日,秉承“新时代,共享未来”主题,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启幕
2025-11-05 07:59:00
今年11月9日是第34个全国消防日,主题为“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安全用火用电”。为全面提升全民消防安全意识与自防自救能力
2025-11-05 08:00:00
建设现代流通网络是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升经济运行效率的关键举措,对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畅通国内大循环、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025-11-05 08:05:00
河北省属国企研发投入强度位居全国省级监管企业前列国企创新动能持续迸发——大数据里“读”河北(九)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2025-11-05 08:06:00
河北省交易团参加第八届进博会带上“购物车” 寻求新机遇河北日报讯(记者冯阳)黄浦江畔,万商云集,再赴进博之约。11月5日至10日
2025-11-05 08:07:00
河北省数据交易服务中心成立达成全省首笔公共数据交易、首笔社会数据交易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11月4日,河北省数据交易服务中心揭牌仪式在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举行
2025-11-05 08:07:00
据国家医保局最新消息,2025年12月底前,全国智能监管改革试点地区至少将50种重点监测易倒卖回流医保药品纳入智能监管覆盖范围
2025-11-05 07:57:00
央媒看太原近日,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央广网客户端、人民日报客户端山西频道等多家中央媒体,集中报道了“万古一脉——晋祠博物馆基本陈列”在太原面向公众开放
2025-11-05 07:59: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崔帆)“路灯被树木遮得严严实实,影响夜间出行。”近日,会昌县网友通过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反映,县城财富广场靠近206国道的小区出入口机动车辅道旁的香樟树枝叶茂盛
2025-11-05 06:42:00
江西公布无人驾驶航空器适飞空域范围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孙沐雨)10月30日,江西省军民融合公共服务云平台公布江西省及南昌、九江、景德镇、萍乡、新余、鹰潭、赣州
2025-11-05 06:42:00
索道成梅岭景区创业风口?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唐代王勃曾在《滕王阁诗》中提到的西山,即现在的梅岭。梅岭,南昌人的后花园。坐落于南昌市西郊30公里处
2025-11-05 06:42: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邬强)11月3日,记者从2025南昌马拉松组委会获悉,11月6日至9日,所有参赛选手凭参赛号码布、工作人员凭工作证件
2025-11-05 06:42:00
大皖新闻讯 11月4日,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向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颁发了安徽省首本轨道交通地下空间不动产权证,标志着合肥市在立体空间权属界定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2025-11-04 23:27:00
远离“雾霾天”,烟台“十四五”凭啥让蓝天成为日常?
胶东在线11月4日讯(记者 王竞男 摄影 李刚 )一年中超过320天可见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9
2025-11-05 00:02:00
烟台高新区召开重点民生领域工作情况通报会议
胶东在线消息(通讯员 郭健 实习编辑 单煜媛)10月30日上午,烟台高新区召开重点民生领域工作情况通报会议,现场调研重点民生项目
2025-11-05 0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