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我们该怎么调理“湿热体质”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8-10 09:49:00 来源:康之道

总是感觉四肢无力、身体沉重,脸上痤疮不断刚好马上又有一批痘痘冒出来,这些问题可能是“湿热体质”造成的。来和我一起看看什么是“湿热体质”如何调理湿热体质吧!

我们该怎么调理“湿热体质”

中医说“湿热体质”中的湿通常就是水湿,它分为外湿和内湿。外湿是由于外界天气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内湿是一种病理问题,常与消化功能有关。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若体虚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吃过多油腻、甜食,则脾就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水湿内停”。且脾虚的人也易招来外湿的入侵,外湿也常因阻脾胃使湿从内生,所以两者是既独立又关联的。

“湿热体质”中的热则是一种热象。而湿热中的热是与湿同时存在的,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或因“阳热体质”而使湿“从阳化热”,因此就形成“湿热体质”。

湿热的一般表现为:形体中等或偏瘦、身体四肢感觉沉重,面部或鼻部有油腻感或者油亮发光。舌质红舌苔黄厚、唇红齿黄、牙龈红、口唇红,感到口苦或嘴里有苦味。皮肤或脸上容易生痤疮,发红、脓疱。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有粘滞不爽,有解不尽的感觉,小便短黄尿道有发热感、尿色浓(深)。女性白带多,颜色发黄,外阴经常瘙痒,男性阴囊潮湿。容易心烦急躁。总体特征: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我们该怎么调理“湿热体质”

1.饮食调理

“湿热体制”的朋友要少吃肥腻食品、油炸食品、高糖食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胡椒、辣椒、花椒、水煮鱼、羊肉串等辛辣助热的食物也要少食用。可以多吃一些排湿清热的食物如:绿豆、黄瓜、薏米、荷叶、丝瓜、扁豆、红豆、赤小豆等排湿食物。

我们该怎么调理“湿热体质”

2.运动调理

“湿热体质”的人适合做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如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等,可以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排泄多余的水分,达到清热除湿的目的。

我们该怎么调理“湿热体质”

3.日常起居

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居住在低洼潮湿的地方,居住环境要干燥,通风。盛夏暑湿较重的季节,要减少户外活动的时间。不要熬夜或过于劳累,必须保持充足而有规律的睡眠。

1.绿豆薏米仁

将薏米仁浸泡一夜变软,将浸泡过的薏仁与绿豆加水煮30分钟。出锅后加入白糖即可。可以加入燕麦、蜂蜜等口感更好。夏日喝此汤可消暑排湿,建议每天食用。

我们该怎么调理“湿热体质”

2.鲤鱼红豆汤

红豆100克、红枣4个、陈皮适量、鲤鱼1条、生姜少许,红豆冷水泡软,红枣去核,陈皮洗净生姜切片。鲤鱼宰洗净,去脏杂,鲤鱼放入锅内煎至微黄,放入少许水,一起与生姜放进煲锅内,加水2500毫升(10碗量),小火煲2小时后放入适量食盐便可。

还有哪些祛湿的方法,大家可以在评论中列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0 11: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的忌讳1、怀孕中的孕妇最好是谨慎使用红豆薏米茶。2、薏米仁尽管有软化血管及血糖值的功能,但终究仅仅一种健康保健食品,不可以作为药物。3、薏米仁含有的醣类粘性较高,因此吃太多可
2023-01-02 22:07:00
...米饭坚持不懈月定改进身体素质跟身体素质关联紅豆利湿薏米仁湿痰湿体质吃减肥瘦身作用其身体素质则没功效!紅豆苞米主要是去湿气的,倘若你的肥胖症是由于体内湿气造成的,那吃一个星期当
2023-02-02 21:03:00
...多吃素菜、新鲜水果,特别是在可以清寒湿蔬菜水果,如薏米仁、莴笋、白菜,特别是在冬季吃白菜,针对化淤去湿气都是有益处,大伙儿能够参照。痰湿体质,平时要坚持不懈锻炼身体,健身运动
2023-03-05 15:21:00
薏米炒着吃有什么效果,还能去湿吗?
...米、红豆、绿豆等也开始热销。尤其在气候湿热的南方,薏米仁更是家家必备的粗粮。通常我们认为薏米有利水消肿和去湿的作用,但是你知道这些功效是来自熟薏米还是生薏米?以及炒熟的薏米有
2024-07-12 13:50:00
喝红豆薏米粥祛湿的人,你可能做错了这4点,难怪祛湿没效果!
...米中的寒气。3、煮粥的方法错了我们都知道,赤小豆和薏米仁都很难煮熟,所以尽量提前一个晚上,将薏米和赤小豆泡好最少也要提前一个小时泡上,不然很难煮出赤小豆和薏米中的营养。4、只
2024-08-05 14:37:00
...:薏米赤小豆粥也就是薏米红豆粥,它具有治湿浊功效。薏米仁,在中草药材里称“薏米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养胃益胃,久服益身益气养血。紅豆,在中草药材里称作为“赤小
2023-02-03 20:51:00
...活络除痹、清热解毒放脓等作用,为常见的利水渗湿药,薏米仁菊花枸杞茶养肝明目又利湿去湿气。玉米须茶玉米须茶能够清热解毒有利排尿,玉米须能够去除湿气,消肿,也是减肥瘦身的好健康饮
2023-04-18 14:52:00
...,若沒有鲜血出现,则表明猪排骨熟透。薏米汤4黑木耳薏米仁炖鸡汤做法原材料:黑木耳、老母鸡、薏米仁、葱、姜。作法:1、活杀的老母鸡清洗,剁块,木耳、薏米仁泡开,生姜切成片,葱系
2023-02-12 20:51:00
...,放进盐调料就可以服用。红豆薏仁消水肿汤原材料:生薏米仁20克、紅豆30克作法:将生薏米仁、紅豆清洗浸约半天,控干预留。薏米仁煮开至半软添加紅豆煮开,再添加老冰糖,待融解后歇
2023-02-02 21:0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吃糖会加速肿瘤生长?假的!
坊间流传“吃糖会加速肿瘤生长”的说法,在门诊,不少医生经常会遇到“不敢吃”的肿瘤患者:一边经受着各种治疗带来的副反应,一边吃着“兔子餐”
2025-08-26 11:12:00
过油不及 餐桌控油指南来啦
油不仅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也是缔造美食的灵魂所在。但油脂摄入过量却可能成为健康的“隐形刺客”——一勺油可能藏着200大卡热量
2025-08-26 11:12:00
厨房里的液体黄金 八种健康食用油大揭秘
脂肪是人体一种必需的营养素,它的功能包括帮助细胞生长、保护器官和促进吸收营养。人体需要一定数量的脂肪来吸收某些脂溶性维生素
2025-08-26 11:12:00
解锁新方式:上海圆梦纪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革新心理咨询
从“病耻感”到“科学维护”:社会认知悄然蜕变,社会观念的转变是产业升级的内在引擎。“心理健康被视为个人整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8-26 11:36: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刘昌艺:喷嚏、鼻痒、堵得慌?中药调理有妙招
刘昌艺,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儿科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医近20年,系“京城儿科王”刘弼臣之子。先后在国内外医学杂志
2025-08-26 11:43:00
深化交流谋发展 医商协作谱新篇——昆明润城普瑞眼科医院赴本地机构考察交流
为深化跨领域合作,汲取先进经验,更好地服务民生眼健康,2025年7月3日,昆明润城普瑞眼科医院院长杨洪兵率医院骨干团队一行展开了一场富有成效的学习交流之旅
2025-08-26 13:20:00
usmile笑容加《一支小牙刷》公益行动走进河源,携手医疗力量关爱乡村“一老一小”
2025年8月21日,河源市紫金县凤安卫生院迎来了一场温暖而特别的健康行动——“口腔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一老一小”活动顺利举行
2025-08-26 13:21:00
假体 vs 自体软骨:该如何选择?厦门美莱隆鼻整形享大额福利补贴!
镜子前反复端详自己的侧脸,鼻梁的弧度是否总让你意难平?隆鼻作为改善面部轮廓的热门项目,却在“假体”与“自体软骨”的选择题前
2025-08-26 13:22:00
二胎宝妈腹壁重塑新生!周智院长以杏林3.0腹壁重塑技艺缔造“动态美学腰腹”
2025年8月25日,辽宁杏林整形外科医院手术室内,一场精密的腹壁成型手术正在安静而有序地进行。接受手术的是一位来自鞍山的年轻宝妈李女士(化名)
2025-08-26 13:22:00
济南大明湖添新景:“战痘方舟”成打卡热门
近日,济南大明湖风景区内一座名为“战痘方舟”的巨型艺术装置正式亮相,迅速成为市民和游客关注的热点。该装置由山东汉方制药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汐莱朵打造
2025-08-26 13:23:00
四川友谊医院赵延峰:颌面手术中的平衡美学
在“颜值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颌面轮廓手术已成为越来越多求美者的选择。作为一项高难度的四级手术,它不仅要求医疗机构具备相应资质
2025-08-26 13:23:00
春芝堂:以文化为根 以科技为翼 赋能大健康产业发展
上海春芝堂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深耕大健康领域26载,走出了一条以文化传承为根基、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特色发展之路。这家民族企业既坚守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2025-08-26 13:23:00
莱州市人民医院健康科普:反复咳嗽、夜间反酸?警惕胃食管反流病,这些应对方法请收好
大众网记者 孙建峰 烟台报道“反复咳嗽、憋喘,以为是支气管哮喘?咽部不适、声音嘶哑,当作慢性咽炎治疗?深夜被酸水呛醒、突发胸闷憋气
2025-08-26 14:37:00
东城中医医院针灸科蔡学萌:运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面瘫经验探析
蔡学萌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有近十年的针灸门诊经验。擅长石学敏院士创立的“醒脑开窍〞疗法,针灸治疗中风偏瘫、耳鸣、耳聋
2025-08-26 14:45:00
参松养心胶囊树立房颤中医药防治新标杆
2025年8月9日,《中国心房颤动管理指南(2025)》(以下简称《指南》)正式发布。《指南》是在吸收国内外心房颤动相关指南/共识重点内容及近年来有关房颤基础与临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2025-08-26 15: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