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南海网8月31日消息(记者 余育桑 通讯员 林家豪 姚金璎)走进坐落于五指山市通什镇番茅村的黄海林非遗传习研学基地,一座颇具黎族传统民居“船型屋”特色的建筑映入眼帘,面积不大的二层小楼里凉风习习、竹声袅袅。
税务干部为非遗传承人讲解税费优惠政策,助力非遗研学产业稳步发展。五指山市税务局供图
“黎族竹木器乐发端于农耕文化,像我手里的打击乐器竹筒最初的作用就是为了惊吓并驱赶田里的鸟儿……”7月27日,在黄海林非遗传习研学基地内,一场古朴又别致的非遗研习活动正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黄海林,正在向小学员们娓娓道来黎族非遗历史,带大家亲历那个以竹木为伴、以歌舞传情的古老岁月。
10岁就开始学艺的黄海林是带领着黎族竹木器乐走向全国乃至世界舞台的代表性人物,她创办的五指山之声黎族竹木器乐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非遗项目研学、培训、演出及非遗文创产品研发销售的综合性企业,公司每年国际演出近百场。自2012年起,黄海林在海南各市县20多所学校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黎族竹木器乐传承普及工作,累计1万多人次参与研学培训。
暑假到来,研学游迎来又一旺季。如何融“教”于“游”、寓教于乐,黄海林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她创办的“黄海林非遗传习研学基地”,依托五指山民族非遗特色资源,推出以黎族竹木器乐、黎锦手工艺品为主题的研学品牌,开发出以知识科普、手工创作、乐器学习为基础的实践课程。学员们在课程中不仅能掌握黎族竹木器乐的演奏技巧,更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也将为他们未来关注乃至于传承非遗种下一颗珍贵的种子。
“近年来,暑期报名研学的人逐年增多,客群的需求、年龄、地域、兴趣等标签也在持续丰富。”黄海林向税务干部介绍,“针对市场变化,我们在课程设计、接待管理、师资力量等方面不断优化,努力让更多年轻人感受黎族传统乐器的魅力。”
为助力非遗企业发展,国家税务总局五指山市税务局多次深入企业了解发展现状,面对面送服务,在纳税主体关注的涉税咨询、税务管理、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针对性开展政策辅导,推动政策红利直达快享,提振非遗产业发展信心,让税惠春雨滋润非遗土壤。
国家税务总局五指山市税务局负责人表示,五指山民族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在助力非遗走向大众的过程中,税务部门有责任,更要有担当、有作为。下一步,五指山市税务局将持续主动靠前服务,切实发挥作用,落实落细政策红利,以“税力量”擦亮非遗传承底色。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陈倩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31 23: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