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石家庄日报
防范职业病 “护佑”劳动者
——省、市疾控中心划重点教大家认识职业病
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走进企业,进行《职业病防治法》宣传。
在职业病宣传展板前,企业职工正在认真学习相关知识。
医务人员为企业一线职工进行免费体检。
“五一”国际劳动节刚刚过去,度过了一周小长假的职场人又纷纷回到职场中。在我国,每年4月的最后一周至5月1日国际劳动节是全国的《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职业病防治和职业健康知识的普及,是提高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水平,保护劳动者全面健康乃至维护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的重要保证,作为一名职场人,对于职业病,你究竟了解多少?日前,记者专门走访了河北省、石家庄市疾控中心的部分专家,就职业病的种类、危害、防治等进行了采访。
我国法定职业病有10大类132种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颈椎病、肩周炎、鼠标手、腰椎间盘突出等病并不属于法定职业病。
“类似于颈椎病、肩周炎这些疾病,只能算是与工作相关的疾病,或者说是职业高发病,但并不属于法定职业病。”市疾控中心职业病防治所所长许月霞说。
据了解,我国《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列出了10大类132种职业病,具体包括: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13种尘肺病、6种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职业性皮肤病(9种);职业性眼病(3种);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种);职业性化学中毒(60种);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7种);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职业性传染病(5种);(职业性肿瘤11种);其他职业病(3种)。
许月霞说,职业病必须具备四个条件:患病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许月霞表示,按照我国《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是动态变化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新发生同职业有关的疾病,如骨骼类疾病、职业紧张导致的心理疾病等,也将会列入法定职业病。
职业病起因明确、可防可控
今年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的主题是“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职业病通常发生在哪些工作环境中?对此,省市疾控专家进行了专业解释。
“最容易发生职业病的就业者有煤矿工人、建筑工人、纺织工人、炼钢工人等。矿山、石场、纺织厂、化工厂、农药厂、制革厂等通常是最容易诱发职业病的地方。”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防治所副所长杨立新说,在我省,职业病危害因素涉及6大类360余种,其中包括矽尘、煤尘、水泥粉尘、电焊烟尘、铸造粉尘等在内的各类粉尘危害;苯、甲苯、二甲苯、铅及其无机化合物等各类化学因素危害;噪声、高温、紫外辐射、工频电场等各类物理因素危害,以及布鲁氏菌等生物因素危害。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噪声”已成为石家庄排名第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2021年石家庄市职业健康检查数据显示,石家庄市接害人数排名前三的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别为噪声、其他化学因素和其他物理因素。
“噪声性听力损伤是一个潜在严重的公众健康问题。”许月霞说,噪声是影响范围很广的一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很多生产劳动过程中都有可能接触噪声。据市疾控中心抽样调查显示,全市接触噪声职业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占接害总人数的70%左右,远远超过粉尘接害人数占比,广泛分布在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的40多个小类行业中。
职业病来源包括生产过程、生产环境和劳动条件三个方面,起因明确、可防可控,控制了职业病危害因素,就能预防职业危害的发生。值得欣喜的是,近五年石家庄专项检查趋势分析结果显示:2017年至2021年噪声、粉尘及苯作业劳动者异常结果检出率基本呈持平或下降趋势,我市的职业病危害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齐抓共管才能形成健康劳动氛围
许月霞说,远离职业病需要从日常防范做起。劳动者要学习和掌握与职业健康相关的各项制度、标准,了解工作场所存在的危害因素,掌握职业病危害防护知识、岗位操作规程、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佩戴和使用方法。“特别是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要注意各类危害的防护,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自觉、正确地佩戴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定期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罹患职业病的劳动者,建议及时诊断、治疗,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劳动者如果怀疑自己得了职业病,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本人常住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许月霞说,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职业病属于工伤。劳动者被诊断为职业病后,可以向当地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已经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
作为职业病防治责任主体的用人单位要从职业危害来源着手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其中包括生产过程环境的改善,尤其是可能导致职业病发生的关键作业场所,控制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关注生产环境的改善,包括可能对劳动者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生产作业场所或临近区域;优化劳动条件,从人机工效学角度对作业工具、设备等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改进,为作业场所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照明度。
只有进一步推动落实用人单位、政府有关部门和劳动者的责任,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职业健康的文化氛围,有效防范职业病的发生,才能真正保护好劳动者身心健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4 0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