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暖新闻 | 廖书记和83岁老人的“窗帘约定”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4-06 10:18:00 来源:上游新闻

暖新闻 | 廖书记和83岁老人的“窗帘约定”

克里斯托弗·莫利在散文《门》中写道:“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在一扇扇门内,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

像开门关门一样,窗帘合上或拉开,对廖愿而言,同样有非凡含义:窗帘拉开,意味着屋内的老人一切如常,而窗帘一旦久未打开,则可能意味着屋内人员遇到紧急情况,需要上门查看。

窗帘是合上还是拉开,简单的状态隐藏着廖愿和老人之间的约定。

7年来,南岸区弹子石街道东山坪社区党委书记廖愿和老人们一直遵守着这个“窗帘约定”。

和八旬劳模的默契

你若安好,窗帘打开

4月3日,南岸区盘龙花园二期某栋居民楼的一楼,阳台上窗帘拉开着。

廖愿仔细地看着阳台,看到窗帘拉开,放下心来。朝屋内喊道:“向伯伯,还好哈?社区免费体检的日期改了,你莫空走一趟哟!”

暖新闻 | 廖书记和83岁老人的“窗帘约定”

83岁老人向元品40年前被评为四川省劳模。 记者 张锦旗 摄

屋内的老人叫向元品,今年83岁。听到廖愿说话后,他循声走到阳台上,又迅速将印花窗帘往两侧扯了扯。光线顿时塞满整间屋子,亮堂不少。 “还好还好。”向元品回话。他是最早和廖愿有“窗帘约定”的老人之一。

向元品和两个女儿生活在一起,不算独居,却实打实是廖愿格外留心关注的居民之一。

向元品53岁的大女儿和47岁的小女儿,对着47岁的廖愿大声喊:“孃孃好。”大女儿戴着红色花朵发箍,论年龄能当廖愿的姐姐,廖愿很熟悉地向她挥了挥手:“妹妹好。”

暖新闻 | 廖书记和83岁老人的“窗帘约定”

妻子去世后,向元品独自照顾两个有智力障碍的女儿。 记者 张锦旗 摄

她怕记者不理解,轻声解释,向元品的两个女儿患有智力残疾,需要他人照顾,对成年人习惯性喊“孃孃”,妹妹更“凶”一些,对不熟悉的人偶尔会闹脾气耍性子。

妹妹看到廖愿,咧着嘴笑。

向元品户籍在东山坪社区,几年前从东山坪搬至盘龙花园。老房子搬迁时,他不乐意,毕竟一家人在那住了几十年,更何况附近的居民也都是些老街坊,有很多人善待他们一家,不管大事小事常常提供便利。即便去超市买东西,服务员都会热心帮忙分好菜和米,帮忙包装好,方便他和女儿买回家。

但老房不适合住人了,需要拆迁。向元品最初对此抱有情绪,但搬迁后,他同样得到了廖愿的关心。

向元品在1984年曾获评四川省级劳模,他和妻子育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和小女儿有智力残疾,二女儿远在北京工作。2009年妻子去世后,向元品便独自承担起照顾两个智力残疾女儿的重任。

这些情况,廖愿很熟悉:“他性格耿直,几十年前的‘劳模’,含金量可想而知。老人也不愿给其他人添麻烦,连两个女儿的低保都是我们苦苦劝他,说他家符合条件,他才接受的。之前老人说,自己有4000元的退休金,不麻烦大家。”

暖新闻 | 廖书记和83岁老人的“窗帘约定”

向元品一家和社区达成了“窗帘约定”,窗帘拉开意味着一切正常。 记者 张锦旗 摄

向元品回馈的,是对廖愿如长辈般的关爱。两人从屋内两个女儿看什么电视剧聊起,说到家里的猫又长胖了,甚至包括“发工资了没”这种“八卦”问题。

向元品觉得廖愿不用专门上门跑一趟,说打家里座机就能通知到自己。“这种小事,哪里麻烦你跑一趟嘛!”廖愿笑着说:“好一阵没看到你了,就顺路来看看。”向元品搓了搓手:“哎呀,麻烦了,快进来坐。”

其实这一趟并不顺路。

廖愿口中说的顺路,其实距离2.8公里,需要40分钟的步行时间。这是“每个月只要有时间都要来转转才放心”的习惯。

向元品是和她有“窗帘约定”中住得最远的人,虽然他的居住地已经不属于东山坪社区,严格来说甚至不属于一个街道辖区了,但习惯保留了下来。

对向元品这样的老人来说,不给别人添麻烦是自己的做人原则,而且越是对熟悉的人,越是如此。2018年,他曾遭遇车祸,盆骨骨折。做手术时,在北京的二女儿无法及时赶回,是廖愿在通知单上签的字。

这些往事,一提起来就让向元品情绪有些激动,音调提高不少,生怕别人听不清。住院时候两个女儿的食物,也多是热心邻居和志愿者买好送到家,她们这才度过了那段困难时期。

说起往事,廖愿打趣:“我在手术通知上签字,确实是冒了风险的哦。”

搬家后,向元品开窗帘的习惯没变。7年来,只要身体允许,他起床都会把帘子拉开。“这几年,我早上起来就把窗帘打开,好让他们(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远远就能看到。”

“救过命”的约定

第一时间发现生病老人

和向元品一样,第一批和廖愿有“窗帘约定”的老人还有两名——李奶奶和已经去世的陈德福老爷子。

事情要从7年前开始说起。

2012年,廖愿从其他社区调至东山坪。几年下来,社区哪些老人需要特别关注,廖愿门儿清,但她也遇到过尴尬。

独居老人中有男性,有的老人年纪大了需要休息,而她是女性。“不能大咧咧直接往屋内闯。”特别是陈德福爷爷,有时候她上门老人着急从床上爬起来开门迎接,她还担心他摔倒。另外,尽管有人来看望,老人很开心,但老人也需要自己独处的空间,也不能天天都上门。

怎么平衡好这其中的尺度,保护老人隐私?能不能打手机?但对陈德福这样的老人来说,他们甚至不会用手机,就算有手机,耳朵听不清手机铃声漏接也是常事。

望着老人们的窗口,廖愿有了主意。她和老人约定,用窗帘当暗号:窗帘开着,一切都好。窗帘紧闭,可能有情况,志愿者或者社区工作人员看到了就会上门敲门,直到老人开门确认安全才行。

爬一坡长长的石梯,就是石桥居住区,抬头就能看到老居民楼各层的窗户。二楼一扇窗内,曾住着陈德福爷爷。

暖新闻 | 廖书记和83岁老人的“窗帘约定”

陈德福老人生前过生日,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为他送上生日蛋糕。 资料图片

时至今日,廖愿仍能清楚说出那扇窗户的细节。

窗户安装的是蓝色玻璃,屋内的窗帘是浅卡其色,上面有绣花。那扇窗,她抬头不知看过多少次,窗内老人在世时,是她最需要留心的人之一。

“窗帘约定”有没有起效的时候?廖愿说,这项约定“示警”大部分时候是虚惊一场,但也有真派上用场的时候。

2019年春天,陈德福老人家的窗帘好几天紧闭着,楼栋的志愿者觉得不对劲,上门敲门。良久,老人才拖着虚弱的身体开门,声音比起平时小了很多。原来,老人因为多种基础疾病出现并发症,身体不适已经好几天,平时只能躺在沙发上休息。

发现异常情况后,廖愿和志愿者立即把老人送到附近医院住院,老人的病情这才缓和下来。后来,老人看到熟人总要说,如果那几天自己没被发现,不敢想是什么后果。

此后,陈德福老人又平稳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几年,2022年老人去世,终年82岁,已是高寿。

廖愿的同事张晗是第一时间发现老人去世的人之一。他回忆,老人过世后,他很快到达现场,对接派出所、医院、殡仪馆等单位部门……前后忙了一周,送老人有尊严,体面地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

扩大的“约定”

从3人到几十人

从最初三人,到渐渐增多的“窗帘约定”对象,廖愿说,初步估计需要长期关注的有16人,更多的人则是有需要时上门关心。

廖愿所在的南岸区东山坪社区,覆盖范围有4个小区和24栋散居楼栋。和她有“窗帘约定”的老人,多住散居楼栋的老房子。这些房子最高不过8层,站在楼下能看清楼上的窗帘情况。

关爱这些老人的团队,除了廖愿,还有社工和志愿者们,有30人以上。平时过路,他们都会有意无意抬头望望,判断老人的房间是不是窗户紧闭。

73岁的李嬢嬢家住盘龙花园一期,她身体硬朗,没有高血压等老年人的常见病。由于和向元品家就隔一条马路,她经常和其他志愿者一起,一周去向元品家一两次,关心他的身体情况和家庭需求。“向老师年龄大了,两个女儿也需要关心,所以我们有空就去看他。看到阳台窗帘开着,我就站在那喊一声,向老师就会给我们开门。”

72岁的吴爷爷参加志愿者活动已经10多年。“和社区达成‘窗帘约定’的老人,一直坚持着这个约定,每天拉开窗帘。因为如果有时候忘了拉开,社区和志愿者会担心有什么情况,就会找上门来。而且这些老人有的住在五楼六楼,他们也不想志愿者爬楼梯,担心他们累,所以都会遵守约定拉开窗帘。”

和李孃孃、吴爷爷一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这些热心的居民能深入各个楼栋,并将自己楼栋需要帮忙的人的情况汇总到社区,轻松传递老人们的需求痛点。

老人们也有自己的心思。有的人问,能不能上门来帮忙洗个澡?天气一冷,自己在家洗澡容易感冒,正好社区有这方面的相关处理政策,廖愿和同事以及社工团队出面协调,很快就请专业的助浴团队上门帮助老人洗澡;有老人觉得孤独,热心志愿者们会主动上门和他们拉家常,有时候他们带上亲手包的粽子,而有时候会带着“暖心汤”。

遇到过老人不支持,闹脾气的情况吗?廖愿笑着说,这倒没有。“对独居的老人来说,能有人关心自己,陪自己聊聊天,就是很开心的事情。”

在廖愿看来,和老人们这样的约定,可以说是一场“双向奔赴”。

打开的窗帘,让屋外的自己和同事得以知道屋内老人身体是否正常、是否需要帮忙,而屋内的老人,也通过打开的那扇窗,感受到了来自外界的善意和阳光。

那些站在窗外唠嗑,闲话家常的时刻,又何尝不是为老人们打开了心窗呢?

上游新闻记者 邹渝 金鑫 文 摄影 张锦旗 视频编辑 李友敏

编辑:杨波责编:王蓉审核:冯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6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新春走基层 | 社区书记的“窗帘约定”还在继续
...节慰问金去年4月初,上游新闻以“廖书记和83岁老人的“窗帘约定””为题,讲述了一个约定。7年来,廖愿和老人用窗帘当暗号——窗帘开着,代表一切都好;窗帘紧闭,可能有情况,志愿者
2025-01-27 13:56:00
...共同关注》《晚间新闻》栏目,分别以“光阴的故事:‘窗帘行动’共赴一场暖心的约定”和“‘窗帘行动’原来是一场暖心约定”为题,讲述太原志愿者与330名老人约定每日按时拉窗帘背后的
2024-01-15 07:46:00
...荣社区的残疾老人马振林准时起床,摸索着走到窗边拉开窗帘,这是他每日醒来后做的第一件事,也是他和志愿者的“窗帘之约”。老人所在的单元楼下,党员志愿者邓凤军看到窗帘像往常一样拉开
2023-03-16 06:08:00
...过72岁独居老人武大娘家的楼下,习惯性抬头看一眼,见窗帘开着,便放心离开。这是老人和她的“窗帘之约”,不必上楼就能知晓老人一切安好。武大娘的老伴已去世,子女又不在身边,老人独
2024-12-14 19:05:00
窗帘行动,与千名老人的温暖约定(暖心故事)
...春小区,93岁的小区居民谢淑英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吃过早饭服了药,她估摸着快到点了,便去门口等候……“大娘,吃过饭了吧?”没一会儿,杏花红志愿服务中心志愿者梁建华上门
2025-05-27 06:21:00
细微之处见真情 禹城市“窗帘行动”温情守护独居老人
...清晨,她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走到窗前,轻轻地拉开窗帘,站在窗边望一望。几乎就在同时,在她家楼下,也会有几名家属院志愿者“碰巧”路过。四目相对之时,大家或打声招呼,或互道问候
2024-11-01 11:29:00
...还未洒进窗棂,杏花岭区的志愿者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窗帘巡查”。他们穿行在老旧小区的楼宇间,仰头观察着每一扇窗户的窗帘是否按时拉开,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却关系着上千位独居老人的安
2025-08-02 18:52:00
【美德信用建设】青岛市崂山区网格员王贝贝:订下“美丽的约定”,“格”里的大娘都爱她
...标,踏实严谨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与社区老人们定下了“窗帘的约定”“送水的约定”“取钱的约定”等多个令人感到无比温暖安心的“美丽约定”。“窗帘的约定”:手捧红心充当“亲闺女”“奉
2024-04-07 16:46:00
...小区的88岁独居老人刘志,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把一张画着大大的笑脸纸牌子挂到窗前。“忘啥也不能把这事儿忘了。”刘志说,拉窗帘、挂“笑脸”,是他与社区工作人员、志愿
2024-06-30 22:5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亳州男子翼装飞越埃及金字塔,用独特方式宣传家乡
大皖新闻讯 近日,一段翼装飞行者如雄鹰般翱翔在埃及金字塔上空的视频,在国内外社交媒体引发关注。这位以天空为画布、以勇气为笔墨的飞行者
2025-11-04 21:43:00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阳光洒过山间的侗寨,风吹过片片灰瓦溪水潺潺,宁静的山居等待被揭开面纱,露出文化的神秘。那是鼓楼纹案的玄奥,是传承至今的交响。为你展现历史的积淀来源 从江县融媒体
2025-11-04 23:19:00
中国网11月4日讯 据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6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内容如下:经国务院批准
2025-11-05 02:24:00
近日,南京大学仙林校区食堂以999元/只的价格上架帝王蟹,面向学生售卖,引发网络热议。今天早上(11月4日),南京大学发文回应
2025-11-05 03:55:00
校馆弦歌|一馆见校魂!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书写艺术传承与创新的篇章
坐落于吉林艺术学院红旗校区的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自2016年以来,便以专业实力与文化担当,成为吉林艺术领域的重要地标。这座总面积达2100平方米的艺术空间
2025-11-04 23:44:00
本报讯(记者王薇)“双十一”网络购物促销活动来临,为引导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规避购物陷阱和购物风险,昨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11-04 14:45:00
10月30日,88岁的罗官章在五峰牛庄乡安详离世。这个沉默奉献的共产党人,留给世人的是38.83元的银行卡余额,以及一生的无悔与坚守
2025-11-04 14:51:00
10月30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罗官章带着对大山的眷恋、对乡亲的牵挂,走完了88载人生历程。跨越49年的坚守,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生动诠释
2025-11-04 14:51:00
中国联通多项品牌建设成果亮相第八届中国企业论坛
鲁网11月4日讯在国务院国资委社会责任局指导、中国质量协会承办的第八届中国企业论坛品牌建设平行论坛上,中国联通多项品牌建设成果集中亮相
2025-11-04 15:05:00
辛集市一“老头乐”逆行撞上劳斯莱斯
据观察者网,10月31日,有网友爆料河北石家庄辛集市一老年代步车逆行撞上劳斯莱斯,事故造成劳斯莱斯损毁严重。目击者任先生介绍
2025-11-04 15:07:00
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首届火炬论坛将于2025年11月6日至7日在河北省雄安新区举办
2025-11-04 15:10:00
安阳:当古老文字遇上现代科技 一场跨越三千年的创意对话
大河网讯 当古老的甲骨文在数字世界中“活”起来,当汉字创意与全球智慧相碰撞,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安阳,正以一场关于文字未来的对话
2025-11-04 15:11:00
寻味“食”光 穿越千年的味蕾对话——广州酒家携手民航幼儿园共启广府饮食文化传承新篇章
金秋送爽,千年商都广州正洋溢着喜迎体育盛会与传承优秀文化的浓厚氛围。11月4日,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即将盛大启幕之际,广州酒家与广州市白云区民航幼儿园共同打造的“儿童茶楼”项目揭幕仪式在广州市白云区民航幼儿园隆重举行
2025-11-04 15:21:00
陕西省第21届摄影艺术展览开幕
光影定格时代,镜头镌刻山河。11月1日下午,由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陕西省摄影家协会承办的陕西省第21届摄影艺术展览在长安画派艺术中心开幕
2025-11-04 15:30:00
10月31日,由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重庆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法润山河——王子彬法治主题艺术个展”在重庆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以“艺术诠释法治精神
2025-11-04 15: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