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皇帝斩杀部下众多,不仅没落下骂名还赢得称赞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05 11:25:00 来源:戏说三国

如果皇帝嗜杀成性,很有可能落得千古骂名,不过你能想象一个一天杀了70多个武将的皇帝却被人称颂至今吗?如果了解了事情的缘由小编相信各位就会茅塞顿开的。

皇帝斩杀部下众多,不仅没落下骂名还赢得称赞

周世宗柴荣,我国五代时期的后周皇帝,不仅精通书史更能上阵杀敌,是一位无所不能的勤良皇帝,柴荣即位时的梦想就是统一中国,不过区别于秦始皇嬴政的是,柴荣尽管有野心以及改善百姓生活的实力,却没有得力的大臣以及骁勇善战的将士,柴荣继位前期重点改善老百姓的生活,不仅接纳流民而且减少赋税,同时招兵买马增强国力,因此后周在柴荣的治理下颇为富庶。

皇帝斩杀部下众多,不仅没落下骂名还赢得称赞

然而在显德元年,北汉和契丹联合侵犯后周,柴荣见状御驾亲征带领大军上阵杀敌,小编上述也说了,柴荣手下没几个能用的良臣,这不,双方正打的激烈,柴荣手下的武将樊爱能等人竟然临阵脱逃跑了……这就很尴尬了,柴荣险些成了光杆司令,幸而在赵匡胤的掩护下成功将敌人击退。

皇帝斩杀部下众多,不仅没落下骂名还赢得称赞

在回到军营后,柴荣大怒,命人将在战场上临阵脱逃的樊爱能在内的七十人全部抓了回来,并在众目睽睽之下砍了这些人的脑袋,七十多个人头落地,瞬间血洒当场,不过却没有一个人觉得柴荣此举有何不妥,军人见之更加严于律己,百姓见之连夸柴荣圣明,在柴荣的治理下,中原势力复苏,民间一派祥和。

皇帝斩杀部下众多,不仅没落下骂名还赢得称赞

斩杀部下的皇帝众多,像柴荣这样留下千古美名的却没有几个,由此可见在古代杀该杀之人,诛小人佞臣是为人称道的美事,不过一味滥杀无辜就会引起百姓的反感,反而臭了名声,就像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尽管功绩累累,人们却对他上位时的兔死狗烹心有余悸,由此可见,能够稳定民心的才是明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5 14: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朱元璋夸赞他是最完美的皇帝,位5年被称为五代第一明君
...不朽功绩,但民不聊生;李世民一生都在背负弑兄夺位的骂名。难道就没有一位皇帝不背负骂名,趋于完美吗?答案是:有。这位皇帝就是五代十国的柴荣,被历史上称为“五代第一明君”。柴荣在
2023-01-04 20:00:00
周世宗柴荣刚当皇帝就杀人,为何成为“五代第一明君”
...不一样了,他刚登基没多久便杀了军中七十多名将士。可部下非但没有哗变,反而对他大加赞赏,后世史家更称他为“五代第一明君”。这到底咋回事呢?咱们接着往下看。故事的主人公是后周世宗
2024-05-07 20:53:00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如何从武夫变身开国皇帝!
...后周最有权势的大臣。960年,赵匡胤在一次出征途中,被部下黄袍加身,拥立为帝。这一幕,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赵匡胤虽然表面上推辞,但最终还是接受了皇帝的位子。他回到京
2024-04-24 19:59:00
柴荣是哪个朝代的皇帝?柴荣后代在宋朝什么地位
...郭威还逼得郭威发动哗变。公元950年,郭威打下了汴京被部下拥戴为新君,公元951年,郭威在汴京正式登基改国号为周。因为,郭威幼年家境贫寒,深知民间疾苦,肚子里又有一些墨水,懂
2024-07-05 14:22:00
李筠的失败与赵匡胤的崛起:后周到宋朝的权力转移
...叛乱以李筠的失败而告终,其实他并不是没有胜算。李筠部下有人这样建议他:“李公,要是与赵匡胤正面交锋的话,胜算不大,不如发兵孟州、怀州,之后率大军占领洛阳,这样就可以与赵争夺天
2023-11-14 09:11:00
他是让柴荣都无可奈何的名将,死后被后周跟南唐同时追封为王
...是26日病死)。根据我个人的判断,刘仁赡应该在得知了部下以他的名义向后周投降后,被气死的。从刘仁赡的秉性来看,他大概宁死不会投降的。在后周军队围攻寿州期间,刘仁赡为守住城池,
2023-03-08 18:34:00
宋朝的名声不太好常常被人诟病,为什么会这样?
...历史笑柄。第十任皇帝赵构杀害民族英雄岳飞,留下千古骂名。有点名声的宋仁宗,也没什么功绩,只是一个守成之人,靠包青天才有点知名度。至于其他的皇帝,大多不是昏君,就是傀儡之君。宋
2023-06-15 07:59:00
千年封建王朝唯一没有污点的皇帝,可惜为宋朝徒做嫁衣
...军北上抵御。在行至陈桥驿时,军队发生哗变,赵匡胤被部下强行披上皇袍,之后回到开封迫使柴宗训禅让,后周灭亡,赵匡胤建立宋朝,史称北宋。
2024-11-07 10:22:00
名垂青史的政变皇帝:唐太宗、宋太祖、明成祖的治国智慧
...周政权,建立宋朝。但是,赵匡胤并没有因为篡权而招致骂名,反而备受历代史家和帝王称赞。这是由于赵匡胤即位后,继续柴荣的没完成的统一战争,消灭了后蜀、南唐等多个割据政权。另外,赵
2024-02-08 05:1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