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肇兴侗寨美如画。钟传坤 摄 (贵州图片库发)
1
或许认识一个地方,就好比与一个人的交往,需要亲近,然后慢慢去品读,经时累月,才能真正读懂它的美。
自1986年,黎平侗族大歌在法国巴黎唱响世界后,肇兴侗寨就逐渐成了备受外国游客青睐的地方,旅行者们甚至将其誉为“全球最具诱惑力旅游目的地”之一。
肇兴侗寨的名声却越来越大,成了黎平县重点打造的旅游胜地。作为一个有着浓郁民族风情的侗族村寨,据说每年黄金假期,到这个小镇旅游的中外游客人数过万,许多游人成为肇兴的常客,甚至有人抛却都市繁华,在肇兴娶侗族女孩为妻永久定居下来。
2
初遇张庆巍,是在榕江开往黎平的班车上。车行至古榕群,一位身材高大、年轻帅气的小伙子背着个大背包,扛着一辆山地自行车拦下我们乘坐的这辆大巴,问是否经过大利。押车员说经过大利路口。他于是放好行李,在我旁边的空位坐下来,风尘仆仆的样子。我怀着一点羡慕、一点钦佩、一点好奇,问他:一个人去大利旅行啊?他说是啊。从聊天中得知,他是天津人,大学期间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一些拍摄黔东南民族风俗的图片而被深深迷住了,暗下决心毕业后一定要深入黔东南,去了解那里的民俗风情。他每年大约花三四个月时间奔走于黔东南各民族地区,只有迫于生计时,他才会回到城市做些营生,赚取下一年的考察费用。很快就到了大利路口,分别时,我们互留了QQ和电话。
后来,他每年来黔东南,都会给我打电话,或在QQ上留言,谈他新的收获或存在的疑问,希望能与我做些探讨。说来惭愧,那时我还是一个单纯的中学老师,不曾去过大利,不曾去过宰荡,不曾去过晚寨,外地游客慕名而来的这些当地的民族村寨,我都不曾去过,我活动的地点仅限于黎平的老家和我教书的学校,许多关于自己本民族的事,我都一无所知。还是从与张庆巍的聊天中,我才了解了一些侗族的文化;也是从他的研究与探索中我才逐渐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巨大魅力,才认识到了原来乡野农村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才感觉到太多的未知值得我们去探索,比如由侗族与水族语言相近而风俗迥异对民族变迁的探寻。张庆巍不知疲倦地一次次奔向黔东南这块神秘的土地,去得最多的地方是黎平的肇兴、堂安和从江的小黄。他说堂安是他见过最美丽的村庄,他第一次到那里便在那里住了半年之久,后来还与村里一个能歌善舞的侗族姑娘结为连理,成了堂安的女婿。
3
后来,我终于去了大利、晚寨,也去了堂安,这些村庄的美丽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但要提笔,却总觉勇气不够。来去匆匆,我仅仅是遇见了她们的容颜,还没有了解她们的脾性,她们的思想,她们的文化内涵,我怕我草率提笔,会将她们描摹走样。
而肇兴,意外的,她成了我女儿的老家,也就与我有了千丝万缕、牵扯不断的联系。就像那些逐渐熟悉起来的亲人,当我再次走进肇兴,看到的已不再是它是否光鲜的外表,而是她带给我的温暖与感动。在与肇兴亲人间的相处中,我也逐渐感受到了这片土地上的民族文化的魅力。
婆婆脊背佝偻,行走很不方便。她每天早早起床,从纪纶走到肇兴,在街上的一棵大树下摆个小摊,卖些绣品,几十百把元不等,除去本金,挣些零碎钱而已。有时一天能卖几张,有时几天也卖不掉一张,她却长年累月,如一尊塑像般,守着那棵大树,天黑了再回到纪纶只有她一个人的屋子去。不想看她一个人过得那么冷清,我们劝她到城里跟我一起住,劝得多了,她怕背上不愿帮我照看宝宝的罪名般,才来与我们同住。 可是,宝宝会走路前,她抱不动,宝宝会走路后她又追不上,她太老了,已不能独立照看宝宝。因而每次住不了多久就吵着要回去。婆婆似乎习惯了那份自在,她喜欢空闲的时候听侗歌看侗戏,家里有一堆的侗歌侗戏的光碟,她翻来覆去地看,总也看不厌,我们偶尔回家,她就找出最新的或是她最喜欢的那张,反复放着,与我们分享。
婆婆年纪大了,我又要上班,孩子年幼没人照看,只得求助他家二姐、我孩子的姑妈。爱人说二姐是在行歌坐月的时候,被二姐夫的歌声打动而看上二姐夫的,当时全家人都反对,因为二姐夫家势单薄,特别贫穷,但二姐坚定心中所选,奔他而去。在二姐抛下自家繁杂事务,来帮我带孩子的一年多时间里,每当我早晨醒来,看到二姐对着光亮的窗子,一边用手机轻轻放着肇兴的侗歌,一边安静地刺绣,我便信了。那一拉一扯的针线之间,有二姐优雅妩媚的姿态,更有她因侗歌的滋润而显得宁静安详的美好。看了二姐的刺绣,我仿佛看见了侗家姑娘行歌坐月时的温柔与妩媚,也越发感受到了“珠郎娘美”这个侗族传说故事永恒的魅力。
饭养身,歌养心。侗歌侗戏不仅于舞台上表演,它更是深入侗家人生活及心里的精神食粮。遗憾的是,侗戏因电视电影的普及在这个时代没落了,只留下了空空的戏台。侗戏曾经对侗家人性格的塑造,对侗家人生活的影响有着不可磨灭的痕迹,我也因为对肇兴侗寨生活的不断深入而产生了想要进行探寻与研究的兴趣。
4
每有节日,婆婆就会打电话问我有没有空回去过节,而在城里帮我带孩子的二姐也总是不嫌麻烦地大包小包带着孩子赶回去过节。我知道节日于他们而言,并不只是图个热闹,更多的是为着人情的联络、情感的交流。侗家人对情谊的看重,侗家人浓浓的情怀也就随那些大大小小的节日汩汩流淌而来。
肇兴的节日和民俗活动很多。比如近年举办得比较大型的,连中央电视台都参与录制播出的谷雨节、泥人节、抬官人等。
谷雨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侗语中叫做“渐苟嫩堕拉”,意为“吃乌米,播稻种”。谷雨节这天,肇兴侗寨会演唱侗族大歌、吃乌米饭、丢卣卣、打花脸等活动。卣卣是肇兴人装糯米饭的竹篓,男孩子会在这一天将自己的卣卣抛给喜欢的女孩子,女孩子则根据自己的情感在卣卣里面装上乌米饭,鞋垫花带等绣品,或是辣椒之类。如装的是乌米饭,则表明女孩子已心有所属,但仍旧愿意与男孩子成为相互祝福的好朋友。如装的是女孩自己的绣品,则表示男孩就是女孩中意的人。如装的是辣椒则为明确拒绝,不愿交好之意。打花脸是男女老幼全民参与,谁被抹得越黑,则越表明此人随和,受人欢迎。谷雨节是肇兴全民狂欢的节日,表达的是肇兴人对黄牛耕田劳作的尊重,以及在千百年的生息繁衍中传统农耕文化与婚恋习俗的寓意体现。
泥人节,侗语称为“多玛”,即打泥巴仗之意。侗家人以稻作耕种为主,并在稻作下养鱼,我们称为田鱼或稻花鱼。每年谷子黄尖稻田放水的时节,肇兴每户人家都要捉几尾鱼放到寨脚的鱼塘里,待秋收之后的某个良辰吉日,鱼塘放水,全寨男女都可下塘捕鱼,一边捞鱼一边打泥巴仗,直到将塘里的鱼捉完,入塘的人全变成泥人,然后洗浴,换上盛装,吹芦笙跳月,庆祝丰收。
“抬官人”,侗语叫“掂宁蒙”,是肇兴侗寨春节期间最热闹的一项全民都能参与的活动。“官人”由一个聪明伶俐、品貌俊秀的男孩担当,由几个人用轿子抬着走街串巷,后面跟着众多的“随从”。活动中,“随从”们尽情耍闹,与围观者互动取乐,每到一个地方,都需要处理一些事务,察民情、断案或访亲拜友,也常有放鞭炮、吹芦笙、斟茶迎送。这一民俗活动形式奇特,通过化装表演,夸张地再现了过去的社会现象和传说,具有浓厚的戏剧色彩。
每年春节和爱人带着孩子回到肇兴,除夕夜的晚上也会有芦笙队上门来“拜官人”。虽然这与“抬官人”不同,主要是一些青年组成芦笙队,到有工作或有出息的人家门上去放鞭炮、吹芦笙、唱侗歌,表示祝贺,被祝贺之人则封一个红包,大小随意,然后用这些钱来开展集体公益活动。“抬官人”虽然更偏向于搞怪笑闹,但我觉得,这未尝不与 “拜官人”一样,体现的是肇兴人对文明的向往,对知识的尊崇。
5
到肇兴侗寨,另一值得了解的文化是肇兴的鼓楼和花桥。鼓楼通天,花桥接地。
传说侗族的祖先最初是在杉树底下议事的,因为烤火把树烧了,后来就照着杉木的样子修起了鼓楼。鼓楼是一个家族聚会议事的地方,也是他们待客娱乐、唱歌传情的地方,更是他们祭祀敬神的地方。总之,鼓楼是一个家族的中心,一个寨子的中心。
而花桥,又名风雨桥,建于小河溪流之上,配以翘角的屋檐遮风挡雨,长廊板凳供以徜徉憩息,号称“侗族的艺术橱窗”,彰显的是侗家人诗意的生活理念。肇兴居于山谷,像一艘大船。从船头至船尾,有五座鼓楼,五座花桥,五座戏台,代表的是五个斗,即五个家族,分别被冠名仁、义、礼、智、信。
肇兴的鼓楼都不高大,花桥也不是特别美观。最高的是船尾的仁团鼓楼,13层,高25米。而麒麟山麓下的智团鼓楼为平顶,信团鼓楼立于船头,而义团、礼团鼓楼则像这艘大船的两支桅杆。五座鼓楼将肇兴侗寨这艘大船装点得错落雅致,也给这个处于山谷里的狭长的小镇增添了灵动之气。
肇兴的五座花桥架于寨中蜿蜒的小溪之上,仅几步之宽,几米之长,桥的两边都有供人憩息的美人靠,有遮挡风雨的黑瓦屋檐,屋梁上描绘着侗家民俗活动风情画。农闲时节,傍晚时分,常有人坐于桥上的美人靠上,休憩、聊天。这风雨桥便不只是连接着此岸与彼岸的桥梁,它们与周围的民居浑然一体,是连接着你家和我家的,一个有别于鼓楼群体聚会的,更富于浪漫情调的休闲场所。
不懂得这些文化以前,眼里只看得见是否高大与华美,肇兴的鼓楼与花桥便入不了眼。逐渐懂得了生活,才发现肇兴鼓楼和花桥不只是风景,也不只是建来观瞻,它与这里的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它们充满着侗家人的烟火气息,印刻着侗家人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它们更能够让人体会到侗家人过的实实在在的日子,他们就像饱经风霜却依然精神矍铄的老人,默默地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讲述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故事。
6
肇兴的建设越来越好了,路面干净整洁,有公园,有广场,有博物馆,有通幽的曲径,也自然地融入了许多外来的旅游文化。就有人生出了忧虑,担心肇兴会被过度开发,总有一日会失去这个小镇的宁静与美好。我却实实在在是在肇兴的旅游开发中越发感受到这个小镇的魅力。
某日,与一群文友相聚于肇兴,我们在露天摆的桌宴吃饭、喝酒,无拘无束地畅谈,席间有人唱起了侗歌,有人唱起了山歌,有人唱着酒令歌,情思借着酒性飞扬,毫无顾忌,特别地畅快。
晚上,我们到一家河边上的酒吧聊天,因不是节假日,客人不多,酒吧里很安静。但我们却发现这个酒店的主人很用心,店内的装饰算不上高雅却很别致,石头、花朵、草木、书本,似乎随意地摆放,却在一隅自成一景。店主人手书了许多小纸条,贴在我们不经意就会发现的地方,那些简短的语句有的让人沉思,有的也让人忍俊不禁,给游客平添了许多乐趣。
第二天早晨,小镇在一片微光中苏醒过来,几声鸟叫伴着水流,一些农人带着农具出门劳作,捶布的声音也渐渐响起,一天的日常就此开启。
特别渴望能够在肇兴择一家小店长久地住下来,一边感受肇兴的日常与琐碎,一边书写内心的向往与安宁。我的一些文友就是这样,携着一台手提电脑,离开喧嚣的尘世,不远千里,选择隐于肇兴,敲打一篇文字,书写一段人生,然后,再带上涤荡通透的心灵归去。
时代在前进,世事也随着变化。我相信自觉地接受变化总比不知不觉被改变的好。在旅游开发的进程里,那些别致的小客栈,那些颇有意味的茶馆为肇兴增添了色彩。而肇兴人也在这种旅游开发的氛围里更加有意识地培养着子女们的民族情怀。肇兴这片土地有许多与我女儿血脉相连的亲人,我期盼着他们日子越过越好。
7
肇兴可观可叹可写的东西太多了,就像余秋雨说的:“肇兴将来值得世界各地的人来看的,是这里的生活结构。它会像桃花源那么的著名。因为它提供了一个生态标本。肇兴让我们看到了整体意义上的美好原生态的诗意生活。”
你对这个地方了解得越多,就会越发觉得这个地方韵味无穷。一花一草一屋檐都可以构成一幅精美的图画,在这是漫步,在这里拍照,在这里思考,会给你一种古旧的味道,光阴的味道,自我的味道。而肇兴人的淳朴与善良,相信也会给你的人生旅程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愿意陪着女儿在肇兴这片土地上慢慢地成长,也渴望能够再与友人相聚于肇兴,于肇兴的某间雅致的阁楼品茗、呷酒、话桑麻,看水流叮咚地淌,看时光静静地流逝。
文/石庆慧
编辑/赵珊珊
二审/姚曼
三审/ 黄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25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