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直播带货 这位博物馆馆长“花式”守护中山文化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5-18 08:16: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来自2300年前的“漂流瓶”,复杂精巧的桌子界“天花板”……号称“战国第八雄”的中山国,千年前在《史记》中就有记载:“多美物”,在千年后的当代,中山美物“公乘得守丘刻石”、“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再次因其独特的魅力“出圈”。而这一波“出圈”,在中山国王陵陈列馆馆长黄子爵看来,意味着中山文化被更多人所了解,也意味着他们所做的“中山文创”这条路没错……

直播带货 这位博物馆馆长“花式”守护中山文化

“子承父业”:大学毕业回乡当馆长

5月14日,平山,温暖的阳光洒在一座土坯房上,房子旁竖着一个牌子:守丘房,曾是中山国遗址管理所的办公用房,也是文物工作者日夜守护遗址安全的依托阵地和历史见证。20多年来,以黄军虎同志为代表的中山国守护者们,在水电不通、设备简陋、交通不便、资金不足的艰苦环境中,克服困难,不懈坚守,勇于和不法分子作斗争,为中山国遗址保护付出了开拓性艰辛努力。

“我小时候跟着父亲,就是在这里守丘。”35岁的黄子爵摸着结实的土坯回忆着,“我的父亲黄军虎是一名基层的文物工作者,在1992年被调任到中山古城遗址管理所工作,就在这座土坯房办公,因为父亲的原因,我闲暇时光都是在这里度过的。”

黄子爵说,那时,他接触最多的是中山国的文物和书籍。考古学家、学者们对文物的那种珍视和讲起历史时的兴奋,都让幼时的他感觉神秘、有趣。

土坯房里的记忆有阳光,也有黑暗。黄子爵记忆犹新的是,上大学二年级时的那个除夕夜,他和父亲发现不法分子在文物保护区内挖土,他被这一群来路不明的人殴打致伤,在医院躺了一个除夕夜。“当时我就告诉自己,毕业以后一定要回去,帮父亲一起守护中山国。”他说。

大学主修文物修复的黄子爵,2012年毕业后毅然放弃了留在北京发展的机会,回到了家乡,担任了中山国王陵陈列馆馆长。

回乡当馆长,听着“高大上”,实则困难重重。原馆年久失修,基础设施简陋,连一个像样的广场也没有,黄子爵要完成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改变陈列馆面貌。

改造需要钱,怎么办?父亲、母亲、姐姐都拿出了积蓄支持他,他又抵押贷款、向亲朋好友借款,还争取到了上级的资金支持。就这样,陈列馆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造。如今,陈列馆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各种功能日臻完善。

直播带货 这位博物馆馆长“花式”守护中山文化

直播带货:让中山美物换种形式“活起来”

改变面貌只是第一步。不同于父辈们以遗址保护为主业,作为二代文保工作者的黄子爵想得更多,他想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山国的历史文化,想让中山国文物不仅仅是“躺在展柜里”的陈列品,而是更“鲜活可触”。

怎么做呢?在改造陈列馆的同时,黄子爵组建团队,着手他的第二个升级任务:打造特色“文创”。“中山国文物众多,最有名的就是中山王墓出土的错银双翼神兽、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中山三器和十五连盏铜灯等。”黄子爵想,如果能将错银双翼神兽、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这样精美的文物做成青铜器文创摆件,一定会受欢迎。

想到就干,尽管很难,但敢闯敢干的黄子爵并不怕。他夜以继日地试验、打磨,不断攻克难关,几个月后,和文物原件几乎一模一样的“缩小版”双翼神兽文创产品面世了,拥有华丽耀眼的错金银装饰的四龙四凤铜方案文创产品诞生了……一个个精美绝伦的文创产品一经推出就备受欢迎,不仅获得屡获奖项,深受国内消费者的喜爱,还远销日本、韩国、沙特、美国、法国。

青铜器文创线下受欢迎,让黄子爵更有信心了。在“文创热”、“直播热”的风口,黄子爵又想到了线上销售。2020年,黄子爵和他的团队在抖音开通账号,一起写脚本做短视频,介绍中山国历史文化以及中山国独具魅力的文字——“中山篆”,仅四个月的时间,抖音的粉丝从0涨到了10万。“我们也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粉丝上涨这么快,而且这些粉丝的评论都很专业,很多都是对战国文化感兴趣的人。”他说。

之后,他们逐步运营起多个账号,开始直播书写中山篆书法、讲解中山篆知识,粉丝量不断上涨,相关书籍和拓片在线上销量更是呈几何级增长。说起第一个“小爆款”,黄子爵记忆犹新。“2021年3月时,我们销售的《如何书写中山篆》一书3天卖出去3000多册,收入7万多元,销售群体主要是喜欢书法等传统文化的人。”黄子爵说,他感觉抖音平台通过科学算法推送的人群很精准,这让他坚信:只要内容精良,线上市场“大有可为”。

之后,他们陆续开发了印章、书签、镇纸等中山篆主题文创产品,爆款产品不断刷新。2023年,黄子爵带领80多人的文创团队,创造了2000多万元的营业额,平台账号粉丝300多万。

直播带货 这位博物馆馆长“花式”守护中山文化

唯一目的:守护传承中山文化

“现在我们有全国100多位老师篆刻印章,每天直播销量稳定在10万元左右。”黄子爵说,目前,他们已经形成了七大类、数百种文化衍生产品,建立了以“至美中山”“双翼神兽”为主的品牌。

中山文创产品的热销,让黄子爵更有信心,他和他的文创团队又在朝着新目标前进。“我们想让更多古文字和文物、文化遗产活起来,走入人们的视野。”他说,他们计划着将河北丰富的文化资源、非遗项目进行整合,打造更为广阔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大品牌。邢窑、定瓷、易水砚……这些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通过黄子爵的直播间,焕发了更多的生机和活力。

线上拓展,线下也没闲着。在中山国王陵陈列馆的特色研学基地,模拟考古、金石传拓、摹写中山篆、青铜铸造等沉浸式体验互动项目不断推出,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体验,深受观众的喜爱。而在中山国王陵陈列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中,有不少人是通过抖音等短视频前来“探秘”的。“不少人留言问我们的具体地址,怎么走。”黄子爵说,通过线上推广文博内容来线下的“打卡”的观众占到了总观众人数的将近一半。

“中山国古城遗址是‘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从1974年开始发掘,共出土青铜器、玉器和其他珍贵文物19000余件。”在黄子爵看来,中山国王陵可供探究、可待挖掘的文化内容太多太多。他说,在他们的未来规划中,还要打造中山国博物馆、舞台剧场、战国古镇、特色酒店等多种产业的综合文化产业园,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中山国蕴含的魅力。

他的理想很大,他的方式很务实,他的目的却始终只有一个:守护传承中山文化,实现对历史文脉的“唤醒”,让厚重的历史沉淀在新时代的创新发掘中被激发出来。

这个目的,一直坚定又清晰。

记者手记

正是有他们,探索文物保护的脚步越走越宽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文创产品,是文旅融合的重要载体。这方面,黄子爵他们闯出了一条路。虽然这条路并不容易,但他们的步伐坚定而自信。

在抖音,像黄子爵这样的文博创作者还有很多。据由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指导、抖音发布的《2024抖音博物馆生态数据报告》中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抖音博物馆打卡数同比增长34%,带动博物馆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149%。过去一年,博物馆相关视频数量同比增长191%,累计播放量同比增长62%。越来越多人被博物馆和文物短视频“种草”,从而去打卡博物馆、体验一座城市,“为博物馆奔赴一座城”成为年轻人出游新现象。

不仅有各大博物馆在抖音开设官方账号吸引票务和售卖文创,还有网红导游、讲解员等在抖音讲解文物知识,网友在抖音分享显眼包文物表情包等,甲骨文、古建筑等泛文化冷门学科的爱好者,也在用抖音做科普。

科技的进步,也让传播更快。在抖音,推荐算法将这些“小而美”的内容挖掘出来,匹配到那些对旅游出行、地域文化感兴趣的人们,让他们能够快而准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并再度将那些值得推荐的内容传播出去,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万,成就了一个个的“文博”爆款。

正是有了这群传承创新、认真执着、热爱这片土地的人们,加上科技“加持”,探索文物保护的脚步会越走越宽,千年前的文物也不断打破时空与资源的限制,换种方式“活起来”。(燕赵都市报·纵览新闻记者 李春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8 11: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找玉兔、寻书香、写福字……在文博场馆过个充实“文化年”
...1月23日讯 1月22日(大年初一),不少市民带着孩子前往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场馆,或是参观文物,或是参加这些场馆举办的新春亲子活动,扎扎实实过了一个充实、有趣味、有知识获
2023-01-23 14:32:00
南京的博物馆,如此“有看头”!
“南京的博物馆还是很有看头的,六朝古都,还有后面的明代、清代,东西还是很多的。博物馆很重要,我从小就爱看博物馆,小时候北京的博物馆我差不多都看过了。”——习近平3月5日下午,人民
2024-03-08 09:41:00
9个海外分会场同时直播,2023潍坊陈介祺金石文化周看点满满
...红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的3部《陈介祺手稿集》。潍坊市博物馆将捐赠馆长黄可主编、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的3部《馆藏古籍珍本丛刊》。百名高等院校书法篆刻专业博士将捐赠自己创作的印章20
2023-10-18 19:58:00
...局新闻中心、省文物局指导,市文物局主办的“走进运城博物馆·寻根文明”网络直播活动在国家文物局、央视网等抖音账号准时开播。作为5·18国际博物馆日特别联播,此次直播吸引了近18
2024-05-17 06:47:00
...陈纪遗模远更胜唐宗”横批以文“开基定制”。据明孝陵博物馆馆长王广勇介绍,明太祖伪像是乾隆皇帝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命人所绘,其配联《开基定制》是乾隆御题,《金陵通纪》有详
2024-04-21 13:21:00
...昱东 李鑫芳这个“五一”假期,我市各热门景区、重点博物馆、纪念馆等继续实施错峰、限量、预约等措施,不少热门景区和文博场馆还采取“提前开园、延迟闭园”的方式,让远道而来的游客“
2024-05-02 07:19:00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 ——视频连麦直播,带你云游“古今中国”□ 本报记者 杨民仆“宋代是中国科举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范仲淹任苏州知州时,兴办了
2024-04-06 03:35:00
中国国家博物馆成功举办2023年全国博物馆馆长论坛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有文化工作室为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主题为“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2023年全国博物馆馆长论坛于12月22日在中国
2023-12-26 19:00:00
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 “八七红·共享思政课”全新启航
...八七红·共享思政课”课程模块之一。适逢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开展“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新篇”主题活动,并举行“八七红·共享思政课”项目启动仪式。该项目
2024-05-18 19:4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