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月11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重点机构和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有关情况。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在“乙类乙管”阶段,民政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养老机构“保健康、防重症”的目标?
对此,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介绍,“保健康、防重症”是“乙类乙管”阶段整个疫情防控的重心,养老机构也是这样的。
“现在全国有4万多个养老机构,入住养老人数220万,多数是高龄失能和基础病的老年人,一旦感染容易形成聚集性的感染,老年人容易得重症,重症风险比较高。”李邦华表示,为此,民政部按照“乙类乙管”阶段“保健康、防重症”的总体部署,结合养老机构的特点,坚持关口前移,会同卫生健康和疾控部门着力预防和减少老年人重症的发生。
李邦华具体提及,一是指导养老机构每天做好至少两次的健康监测和每周两次的核酸、抗原的检测。如果养老机构自行联系核酸检测机构比较有困难,地方联防联控机制要积极协调。我们知道现在有的地方核酸点在减少,这些工作主要是做到老年人的疑似新冠病毒感染症状早发现,也是养老机构阳性人员的早发现。
二是落实养老机构老年人分类分级的健康服务,为老年人配备必要的血氧仪和吸氧设备,做到对养老机构红色、黄色标识的人群给予重点关注,和老年人重症前期的早识别。
三是发挥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和定点协议医疗机构的作用,储备相应的药物,通过远程或者上门巡诊、诊疗的服务,做到老年人感染的早干预。
四是健全老年感染者的转运机制和就医的绿色通道,提高转诊的效率,在医疗资源紧张的时候,养老机构如果提前预定的床位比较紧张的时候,那么我们要求民政部门和卫生健康部门要加强协作,统筹辖区内其他的资源,优先为养老机构老年人安排街镇和病床,做到早转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1 18: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