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日军当年在此开始走向败亡|重访深河桥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6-26 23:18: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尖锐的防空警报在肃静的展厅中突然响起,令人惊惧。“这是当年日军轰炸时,同胞们听到的防空警报声。”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县深河桥抗战遗址陈列馆内,讲解员杨燕林讲述着贵州各族人民团结抗敌的历史。深河桥,这座有400多年历史的古桥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也逐渐清晰。

独山县位于黔桂交界,是贵州南大门。抗战期间,独山县是贵阳、重庆的前沿战略重镇。深河桥地处独山县城北约9公里处,是一座古老的单孔石桥,始建于明隆庆年间。徐霞客在其游记中记载:“有涧自东谷走深崖中,两崖石壁甚逼,涧嵌其间甚深,架石梁其上,为深河桥。”

作为独山北部交通要道上唯一横跨深谷的桥梁,深河桥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

1944年,日本在亚洲、太平洋战场节节失利。为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日军于当年4月发动了豫湘桂战役,至11月占领河南到广西的大片地区。为防止中国军队南下广西,日军制造了进攻贵阳、重庆的假象。

1944年11月底,日军从广西兵分三路进犯贵州,独山、荔波、三都、丹寨等县相继沦陷。日军所到之处大肆烧杀掳掠,黔南人民遭受空前劫难,史称“黔南事变”。

杨燕林的外婆,是这场浩劫的亲历者和幸存者。“外婆说,看到飞机飞过,听到炮声响起,老百姓就得躲到溶洞里。”杨燕林说,当日军离开后,老百姓们回到村子,看到来不及躲祸的同胞惨状,那是外婆一辈子的梦魇。“外婆每次说到这里,眼泪就像断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

大敌当前,中国军队竭力抵抗。原独山县档案史志局副局长李天和告诉记者,日军侵入独山县境内后,遭到中国军队层层阻击。同时,黔南各族人民组成村寨护卫队,同仇敌忾。

黔南大地战事胶着,敌我双方各有伤亡。为阻止侵黔日军继续北进,也为中国军队继续布防争取时间,当局决定炸毁深河桥。“黔桂公路是由南向北、过贵阳直达重庆的重要通道,深河桥是黔桂公路的重要桥梁,想要阻止日军,只能炸掉深河桥。”李天和说。

1944年12月2日下午,美军军官弗兰克·亚瑟·格里森率领执行任务的美军一支小分队自广西来到深河桥。一声巨响中,深河桥被炸毁。

2008年,格里森曾重返独山,参与深河桥抗战陈列馆布馆的工作人员龙毓虎全程陪同。“格里森向我们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执行炸桥任务时,桥上还有大量难民在撤离,为了让更多难民过桥,炸桥任务延迟了5个小时。”龙毓虎告诉记者,由于独山县城有机场,飞虎队员在此驻扎数月,与当地群众感情深厚。“格里森老人很激动,这是他和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宝贵回忆。”

随着深河桥的炸毁,日军没能再北上,此后节节败退,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其间再无力发动大规模战役。李天和告诉记者,独山深河桥阻止了日军北上的步伐,成为侵黔日军不可逾越的鸿沟,也是侵华日军走向失败的历史见证。“这就是‘北有卢沟桥,南有深河桥’。”

2020年,深河桥抗战遗址入选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2023年,深河桥所在的麻万镇麻抹社区被纳入全省第三轮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

麻抹社区党总支书记岑义学告诉记者,当地以“深河桥抗战文化遗址”为核心,将麻抹社区红色路线划分为“抗战文化研学区和乡村文化体验区”,着力打造特色小寨、宜居农房建设等多个示范点,发展红色旅游助农增收。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日军当年在此开始走向败亡|重访深河桥

站在深河桥抗战遗址上远眺,可以看到G75兰海高速上的深河大桥与独山前往都匀的都独同城大道。 新华社记者 杨欣 摄

如今,被炸断的深河桥桥墩掩映在树林间,默默诉说着历史;一旁重建的深河桥,已是210国道上的重要桥梁。站在深河桥抗战遗址上远眺,G75兰海高速上的深河大桥与独山前往都匀的都独同城大道凌空飞架,横亘在青山绿水间……交通设施的沧桑巨变,见证着独山人民奔向幸福生活。

来源 新华社

编辑 王小婷

二审 杨韬

三审 闵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27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黔南州工商联:坚定理想信念 汲取奋进力量
...,黔南州商会联合党委、黔南州工商联党支部在独山县深河桥抗战遗址开展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暨庆祝“七一”建党102周年联合主题党日活动,推进机关党建与商会党建“双联双
2023-06-30 22:31: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深河桥:天翻地覆盛景兴
站在修葺一新的深河桥边放眼望去,满目苍翠,流水潺潺。80年前的硝烟早已散去,这座饱经风霜的石桥依然诉说着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1944年11月底,日寇从广西兵分三路进犯贵州,独山、
2025-09-07 14:01:00
穿越时空的贵州抗战印记 | 独山深河桥抗战遗址:从贵州抗战第一桥到红色教育新地标
独山深河桥抗战遗址简介:深河桥位于独山县城北面约9公里处,是一座始建于明朝隆庆五年(1571年)的单孔石桥。桥高16.35米,净跨12米,桥面宽5.7米,全长37米,地处山间河谷
2025-07-12 00:33:00
叶辛又一部贵州题材新作|《深河桥头》致敬抗战胜利80周年
...展活动中,展出了著名作家叶辛的抗战题材长篇小说《深河桥头》。该书讲述了1945年贵州深河桥的阻击战,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文学表达。上海远东出版社社长曹建在现场表示,《深河桥头
2025-08-23 22:57:00
贵州省科技厅机关离退休干部参观独山深河桥抗战遗址
8月20日,省科技厅组织机关离退休党员干部赴独山县深河桥抗战遗址开展“追忆峥嵘岁月传承抗战精神”主题党日活动。在庄严肃穆的深河桥抗战纪念馆内,老同志们怀着崇敬之心,认真聆听讲解员
2025-08-25 16:37:00
寻访抗战遗址 感悟峥嵘岁月——贵州省委组织部机关离退休老同志赴独山深河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贵州省委组织部机关离退休干部职工党支部赴独山县深河桥抗战遗址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活动中,在解说员的深情讲述下,那段烽火连天的历史仿佛重现眼前。一件件历经沧桑的文物、一幅幅催人
2024-11-05 23:23:00
黔南独山师生到烈士陵园开展清明节祭扫
...和革命传统教育,4月2日,独山县第三中学组织师生到深河桥烈士陵园,举行清明节祭扫暨“缅怀革命先烈,争做时代先锋”党建带团建思政教育活动。独山师生到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扫。当天,
2024-04-04 18:01:00
位于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的深河桥,这是一座见证当年日军入侵贵州犯下滔天罪行的桥,也是一座承载中国军队和贵州各族儿女英勇抗争的桥。80年前,这座桥的爆破声,阻止了日军北犯的铁蹄,抗日
2025-09-02 03:14:00
黔南州委统战部机关党支部开展“学习强军思想 抓实主题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贵州网讯 近日,黔南州委统战部机关党支部到独山县深河桥抗日文化园开展“主题教育”主题党日活动。在独山县深河桥抗日文化园,参观抗日文化基地陈列馆,开展爱国主义实践教学。通过讲解
2023-10-11 17:3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