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生命体征维持餐”走红,专家:不宜作为长期饮食方式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4-18 14:20:00 来源:海报新闻

“我带的午餐很简单,两根香蕉和一袋五谷豆浆,不用开火,就是吃久了看到肉眼睛会‘发光’。”市民刘晓告诉记者,这样的饮食她已经持续一个多月了,“只要能维持身体正常运转即可。”

临近夏日,“减肥”成为了不少人的生活必备事项。一个苹果加咖啡,或者煮玉米和鸡蛋,或者洗一盒生菜,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一餐……这两天,主打方便、快捷的“生命体征维持餐”火了,记者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搜索,发现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的极简风工作餐日常,在小红书上该关键词相关帖子数量超6万,在微博上相关话题已经超1亿阅读。

“生命体征维持餐”走红,专家:不宜作为长期饮食方式
“生命体征维持餐”走红,专家:不宜作为长期饮食方式

▲网友分享的工作餐

方便、快捷

极简风的“生命体征维持餐”走红

下班回家,刘晓路过超市,买了几根黄瓜、香蕉和袋装豆浆,这就是她这几天的正餐。“每年夏天都是我‘身材焦虑’的时候,想减肥,又懒得煮饭洗锅,这样省事儿又健康。”刘晓告诉记者,有时候用面包配青菜,或者卷心菜擦丝配上料汁,用饭盒装上放在包里就能带走,“甜甜的,挺好吃。一个月下来我瘦了8斤。”

记者了解到,“生命体征维持餐”主要来源于欧美,是一种以冷、素、量少为特点的饮食方式。近年来,这种饮食方式在社交媒体上迅速走红,与轻食类似,主打生吃,不放或少放油、盐,减少烹饪步骤,但食材单一、方便快捷,适合忙碌的上班族和需要健身、减肥的群体。

“生命体征维持餐”走红,专家:不宜作为长期饮食方式

▲刘晓的午餐

“我从大学开始就接触到这种饮食方式,因为学校宿舍不允许开火做饭,所以会选择蔬菜沙拉、牛奶泡麦片作为主食,但吃多了就会感觉‘生活没什么意思’。”正在广州读书的三三在尝试了一段时间后,还是选择了中式饮食,“盖饭、米线、泡面,更符合我的胃口。”

“上周四我带了玉米、番茄、黄瓜和煮鸡蛋到公司做午饭,一般每周都会带三四次。”从事电商行业的董毅告诉记者,这样的饮食方式是为了健身增肌。

上海市民叶小姐向记者分享了她最近的饮食,一杯咖啡加上一盒小番茄,就是一餐,“这样的简餐摄入碳水少,吃完不容易困,工作效率会更高。”

方便、快捷、健康,成为了“生命体征维持餐”的标签。记者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搜索,发现不少网友都在分享自己的极简风工作餐日常,在小红书上该关键词相关帖子数量达6万多个,在微博上相关话题已经超1亿阅读。

“生命体征维持餐”走红,专家:不宜作为长期饮食方式

▲叶小姐分享的餐食

专家:

不适宜作为长期的饮食方式

“生命体征维持餐”真的健康吗?是否能维持人体的正常运转?为此,记者咨询了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梁清月,她告诉记者,“一般而言,20多岁、50公斤左右的女性,在不运动的情况下每天需要1800卡左右的热量,也就是午饭、晚饭两餐热量都需要超过600卡。”梁清月表示,“现在网上流行的‘生命体征维持餐’整体热量较低、营养元素单一,不适宜作为长期的饮食方式。”

“生命体征维持餐”走红,专家:不宜作为长期饮食方式

▲网友分享的“生命体征维持餐”

梁清月表示,2022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到,居民需要摄入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和坚果类以及烹调用油盐5大类食物,“其中谷薯类是膳食能量的主要来源,成年人每人每天需要摄入谷类200~300g和薯类50~100g。谷薯类为人体提供了大部分的碳水化合物,保持人体的基础代谢。”

她强调,“生命体征维持餐”中碳水化合物的缺乏会导致人体新陈代谢降低,“人会没精神、免疫力降低、容易感冒,女性还会闭经、脱发、失眠。此外,由于大脑是人体中最依赖葡萄糖的器官之一,当摄入碳水化合物过少,血糖变低,对大脑功能也会造成损害。”

“生命体征维持餐”走红,专家:不宜作为长期饮食方式

▲社交平台上网友分享的“生命体征维持餐”

此外,梁清月还提到,“生命体征维持餐”中的生食、冷食也会导致维生素缺乏。“中式餐饮中的食材都是通过烹饪加工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这些脂溶性维生素在加工后更容易被吸收,而常吃‘生命体征维持餐’有可能导致此类维生素难以被人体吸收,继而导致维生素缺乏。市民可以通过补充维生素来避免这种情况。”

有网友提到,与中式餐饮相比,“生命体征维持餐”碳水化合物较少,不会导致血糖升高,甚至表示“吃完不容易困,工作效率会更高”。对此,梁清月告诉记者,可以通过调整中式餐饮的主食结构来避免此类情况,“吃完容易犯困,是因为主食中米面等精细粮过多。建议市民可以在主食中增加粗杂粮,例如玉米、土豆、紫薯、杂粮饭等,同时以蒸、煮和少油少盐的烹调方式进行处理,避免‘吃完就想睡’的情况。”

那么,市民应该如何保证合理的饮食结构呢?梁清月建议,“主食中,谷薯类食物要保证多样、合理,建议每天摄入谷类200~300g和薯类50~100g;蔬菜方面,推荐成年人每天蔬菜摄入量至少达到300g,也就是‘一捧’的量。同时,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鱼、禽、肉、蛋120~200g,还需要保证奶类、大豆和坚果及油、盐的摄入。”

“对于希望减重的人群,可以通过调整用餐顺序来实现减肥目的。比如,可以在饭前喝一杯脱脂或低脂牛奶,甚至温水、蔬菜汤。饮食中,可以先吃肉,再吃菜,最后吃主食来控制体重。”梁清月表示。

(来源:红星新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8 2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减肥界的新宠“生命体征维持餐”火爆网络,是否健康问题引争议
...助你减肥的餐食,您敢尝试吗?近日,一个新名词“生命体征维持餐”在网络上火了起来,被很多减肥博主所提及,甚至在某红书平台转发量超过6万多!那么这个生命体征维持餐到底是什么?真的
2024-09-10 17:19:00
追捧“生命体征维持餐”当防过犹不及
...身体正常运转即可……这两天,主打方便、快捷的“生命体征维持餐”火了,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搜索可以看到,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的极简风工作餐,在小红书上该关键词相关帖子超6万,微博上相
2024-04-19 11:08:00
“生命体征维持餐”1800卡全攻略:真的适合你吗?
一餐通吃?体重差异大不同听说“生命体征维持餐”能搞定每日1800卡热量?听起来挺方便,但别忘了,每个人的体重可不一样。对于体重较轻的小伙伴,1800卡可能偏多,长期摄入容易导致体
2024-04-22 09:49:00
老人“阳了”要每天监测生命体征(图)
...健康视点天津市新闻名专栏老人“阳了”要每天监测生命体征(图)康复期起居饮食功能恢复需精细调理市第三中心医院感染科医护人员在为患病老人治疗。王倩 摄老年人大多伴有基础病,感染新
2023-01-10 05:52:00
如何正确护理脑出血?
...细致入微,确保患者安全在脑出血的急性期,患者的生命体征可能极不稳定,因此这一阶段的护理至关重要。1.卧床休息与环境控制。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床头可抬高15度至30度,有助于脑
2024-06-28 10:47:00
海口一12岁男孩感冒引发暴发性心肌炎 专家建议→
...紧急抢救,挽回患儿生命。医院提供经检查,小健的生命体征极度不稳定,伴有恶性心律失常,休克无法纠正,生命岌岌可危。医生诊断为暴发性心肌炎合并心源性休克。时间就是生命,与死神赛跑
2023-11-13 21:33:00
...肌酐维持在66-110μmol/L,24小时尿量稳定在1800-2600ml,生命体征平稳,肾功良好,符合出院要求
2025-04-08 21:44:00
阑尾炎术中护理知识
...少患者手术治疗后并发症的关键。一、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在阑尾炎手术护理过程当中,需要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有效监测,包括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以及麻醉等。一般来说,
2024-07-05 08:43:00
如何为呼吸内科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护理?
...憋气;还可以为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等。2、监测生命体征监测生命体征是呼吸内科患者护理的必要措施之一。护士可以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
2024-05-31 16:5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让轿子山破酥包的香气飘得更远
“给我来四个肉包。”“我要两个三鲜包,两个蔬菜花卷。”……清晨的安顺轿子山破酥包旗舰店内,顾客络绎不绝,刚出笼的包子转眼间便被抢购一空
2025-08-20 09:58:00
张店通报29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涉及蔬菜、餐饮……
近日,张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此次共组织22类食品497批次样品抽检,其中29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情况为
2025-08-20 11:04:00
民营经济发展一线观察·吉民优品|蓝靛果蓝莓纯汁:长白山馈赠的纯净之选
在广袤的长白山麓白山市靖宇县,一颗颗深紫色的浆果正酝酿着吉林大地的自然精华。吉林蓝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匠心打造的“亿口乐”蓝靛果蓝莓纯汁
2025-08-20 11:22:00
秋季润燥正当时 龙角散成健康“养声”好搭子
随着夏日的热浪渐渐退去,凉爽的秋风轻抚大地,昼夜温差加大,很容易患上感冒、咳嗽、鼻炎等呼吸道疾病。且秋季空气湿度变小,气候干燥
2025-08-20 11:38:00
上海复之小科技有限公司:心灵之路的“破壁者”,数字化守护心理健康高地
身处快节奏的上海浦东,一间窗明几净的办公室里,年轻的“复之小科技”团队正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心灵守护——他们的战场不在实体诊室
2025-08-20 11:44:00
上海旦夕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当青少年心理焦虑飙升,他们用AI与真心守护
在数字化时代下的心理服务赛道上,上海旦夕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正迅速崛起。区别于传统心理咨询平台,该公司借助科技赋能、专家督导与青少年专项服务
2025-08-20 11:46:00
威海这个早市突然就火了,连游客都知道是“威海必打卡”
大众网记者 殷子茹 林啸 威海报道在威海这地儿,有个特热闹的地方——古陌早市。它就像颗亮闪闪的珠子,嵌在城市里头,好多本地人还有来玩的游客都爱往这跑
2025-08-20 12:10:00
西普金奖!三诺生物解码慢病管理新生态
2025年8月16日-21日,第十八届西普会(健康产业国际生态大会)在中国·博鳌举行。作为全球领先的糖尿病数字管理专家
2025-08-20 15:54:00
突破常规!烟台市牟平区中医医院骨伤二科巧用“延长杆”技术,成功挑战高龄高难度膝关节置换!
大众网通讯员 黄鹏 烟台报道近日,烟台市牟平区中医医院骨伤二科成功为一位81岁高龄的膝关节病患者实施双膝关节置换手术。通过术前精准评估
2025-08-20 16:03:00
颌面深耕者:四川友谊医院赵延峰医生以学术深度定义颌面美学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选择一位值得托付的颌面整形医生?是看重琳琅满目的案例,还是深信不疑的口碑?或许,一位医生的学术背景与专业传承
2025-08-20 16:28:00
从肿瘤到干眼再到危重症:远大医药钇90、OC-01、STC3141实力护航健康
近日,远大医药(0512.HK)在创新药物领域频传捷报,其旗下的钇 90(SIR - Spheres® 钇 (90Y) 微球注射液)
2025-08-20 16:29:00
2025年度十大护肝片品牌权威排行榜,临床数据、产品研发、科学机制官方旗舰详细介绍
《实用肝脏病杂志》官网显示,匆匆忙忙争抢时间的生活选择让我们的肝器官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战斗。长期作息不正常会打乱肝区域的正常代谢节律
2025-08-20 17:05:00
黄连军教授:从听诊器到“十八般武艺”
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领域,黄连军教授的名字闪耀着光芒。作为上海德达心血管医院医疗副院长、医学影像与介入治疗科主任,他不仅是国内权威的介入专家
2025-08-20 17:08:00
颈部无痕,美丽无忧——山东省中医院乳甲外科腔镜甲状腺手术重塑患者生命尊严
鲁网8月20日讯(记者 吴英兰)“当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不必恐慌,但必须警惕:我国每5位成人中就有1人检出结节,其中8%-16%是恶性肿瘤
2025-08-20 17:42:00
AKK001菌亮相首届精准营养创新大会,原衍生物开启益生菌功能化新篇章
8月17日至19日,首届精准营养产业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汇聚了国内外精准营养领域的专家、企业和院校代表,深度探讨行业发展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2025-08-20 17: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