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夏原吉一个建文帝的旧臣,朱棣临终前还念叨他的名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03 22:09:00 来源:戏说三国

夏原吉一个建文帝的旧臣,朱棣临终前还念叨他的名字

历史上曾发生过一件不可思议的事,那位在靖难之役肆意屠杀建文帝旧部的明成祖朱棣,竟然会在临死前痛呼建文帝的旧臣夏原吉。

自古就有,伴君如伴虎的说法,天子一怒,伏尸百万。作为臣子,特别是身居高位的大臣,更是如履薄冰,一句话就可能性命不保,而夏原吉作为上一代的臣子并且是朱棣痛恨的建文帝的旧部,按理说他完全不可能幸免。

那夏原吉如何走上金字塔顶端,明成祖朱棣又为什么要在死前发出:"夏原吉,爱我"呢?

太祖一眼识英才,夏原吉的机会

夏原吉,想必很少人知道,放到那个时代里,也是这样。在他成长之初,不过是一个幼年丧父,早熟的少年,与其他平民百姓所不同的是,他是官宦子弟,和达官贵人的子弟相比,他又有勤勉好学的品质和惊人的天赋,这是夏原吉成为一代名臣的重要因素。

夏原吉一个建文帝的旧臣,朱棣临终前还念叨他的名字

明太祖朱元璋是如何见到这夏原吉的呢?原来,夏原吉幸运地获得乡荐进入当时朱元璋所办的太学。一天,朱元璋正好政务较少,去外面走走。这时他突然想去看看大学生们,去看看自己学校的学生学得怎么样了。

这不看不知道,这让作为教导主任的朱元璋十分生气。因为教室里空空荡荡的,哪有什么学堂的模样。这时,朱元璋突然发现了角落里的夏原吉,发现这个学生还在认真地抄写课文。

唉,学霸自制力真的能帮助学霸走上人生巅峰啊。夏原吉的行为深得朱元璋的心,仅仅这一眼就说这个少年是个可造之材,立马升他为户部主事。

虽然这个职位只是一个闲职,但户部可是掌握天下财富的中心机构,是朝廷的"钱袋子",这可见朱元璋确实看中夏原吉的品质,想提携他的心。夏原吉也从这时正式进入了官场,开启了他的纯臣之路。

夏原吉一个建文帝的旧臣,朱棣临终前还念叨他的名字

靖康之变,纯臣夏原吉

太子朱标的突然离世,让原本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萌发。朱元璋并没有按规矩,立朱标的弟弟为新一位太子,而是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作为自己的继承人。

一个小孩居然挡在了众位叔叔前面,这激起了众王争夺的欲望。最后朱允炆在朱元璋的扶持下还是成功上位,成为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史称建文帝。

那夏原吉就应该是朱允炆的手下了,这和朱棣有什么关系?这就得提起靖康之变。

其实斗争迟早都会爆发。

成王败寇,这场比赛朱棣胜了,成为了下一任帝王,开启他的永乐时期。虽然作为失败者朱允炆却不知去向,但他的臣子还在。一朝天子一朝臣,朱棣在上位后大力打压、屠杀建文帝的部下,但唯有夏原吉步步高升。

原来,在朱棣攻进时,所有人都忙着逃跑,只有夏原吉还在工作,这样一个有聪明有责任心的员工正是朱棣欣赏的,于是夏原吉顺利从朱棣的刀下幸存。

他被朱棣提为户部左侍郎,后又晋升户部尚书。不得不说,夏原吉的确有本事,能让朱棣信任他,不过他也没有让朱棣失望,的确为这个新老板办好了事情,成为朱棣完成迁都、郑和下西洋等壮举做了坚实的后盾。

夏原吉一个建文帝的旧臣,朱棣临终前还念叨他的名字

为什么朱棣要贬谪夏原吉,夏原吉能活吗

朱棣明明已经对夏原吉这么好了,那到底是因为什么样的事,他要将夏原吉打入大牢呢?

明成祖在历史上可是出了名的"马上皇帝",一生征战无数。这和贬夏原吉有什么关系呢。原来,朱棣一直对于边疆的少数民族十分不放心,特别是蒙古、瓦剌等部。明成祖召夏原吉等人商议出兵的事,可夏原吉坚决劝谏明成祖不出兵。这让朱棣十分生气,我是老板,你当然得听我的话,什么时候轮到你教训我了?

一怒之下,朱棣将夏原吉关起来,还派人抄了他的家,这下没人敢阻止朱棣北征漠北了。朱棣在草原上征战5个月但并未有大规模的战争发生。

夏原吉一个建文帝的旧臣,朱棣临终前还念叨他的名字

再加上军队人数众多,粮草也快耗尽了,明成祖决定撤兵。可到了榆木川时,朱棣的身体再也撑不住了,这位帝王也到了走的时候。

就在这时,他对身边的人不断说着:"夏原吉,爱我"。太子听了后,流着泪将父亲朱棣的话带给了在牢中的夏原吉。顿时,夏原吉伏地痛哭。

仁宣之治,五朝元老

明宣宗继位后,释放了夏原吉。夏原吉继续作为户部的一把手,尽心竭力将大明朝的财政一步步搞上去,为仁宣之治奠定了重要基础。历史上能做到像夏原吉这样受到五位帝王信任尊敬的实属少见,夏原吉也用一生去回报这五位帝王的知遇之恩。

夏原吉一个建文帝的旧臣,朱棣临终前还念叨他的名字

在明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中,夏原吉做了整整二十七年的户部尚书,而根据记载明朝共有近一百二十七位户部尚书,平均两年一换,而夏原吉竟然能干这么久,并且得到君王的信任,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即使是得到了君主的信任也从不会忘记自己的职责,从不自高自傲,敢于直谏,一生清贫廉洁,为大明事业付出了自己的所有,这才是夏原吉历经五代仍然不倒的原因。

1430年,时年六十五岁的夏原吉逝世,永远留在了历史的篇章中,宣宗朱瞻基追赠其为太师,谥号"忠靖"。他用一生为我们诠释了纯臣。

夏原吉一个建文帝的旧臣,朱棣临终前还念叨他的名字

如今,我们如此重视党员、官员素养,其实也可以从历史中学习,像夏原吉、诸葛亮、比干等人,他们的忠正廉洁的品质也是我们当代所有学习的素养,我们的社会需要一批有才干、肯实干的人才,引导更多人走在共同建设明天的道路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3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朱元璋孝陵内的神功圣德碑,无声地叙述了朱棣小宗入继大统的尴尬
...标,竟先他一步离开了人世。此刻,被送到朱元璋面前的建文帝朱允炆,只是一个替补的替补,他实在难以胜任重任。而朱元璋年事已高,已经无力为这个替补的替补打造一个完美的补丁包了。
2024-08-12 14:58:00
朱棣尊称张信为“恩人”,他是如何赌赢家族10代富贵
1399年7月,这是明朝建文帝登基的第1年,一辆“妇女乘坐”的专车停在燕王府门口,车上下来一位年近40岁的男子,他的名字叫张信,就是他将建文帝“秘密逮捕”的消息透露给朱棣,朱棣率
2024-04-25 22:33:00
难怪朱元璋不把皇位传给朱棣,原来是朱棣的血统有大问题
...儿子朱允炆的身上,是为皇太孙。后来,朱允炆登基,称建文帝。彼时,朱棣和诸位兄弟被朱元璋封为藩王,而朱棣,便是燕王。由于明太祖朱元璋登基之后,一直致力于屠戮功臣,到了晚年的时候
2024-06-24 21:35:00
...儿子朱允炆的身上,是为皇太孙。后来,朱允炆登基,称建文帝。彼时,朱棣和诸位兄弟被朱元璋封为藩王,而朱棣,便是燕王。由于明太祖朱元璋登基之后,一直致力于屠戮功臣,到了晚年的时候
2024-06-23 06:47:00
...两件事情:其一,从“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可以看出,建文帝朱允炆并没有篡位。其二,从“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可以看出,朱元璋在病重和过丧期间规定:诸位藩王,都必须留在封地(国
2024-06-22 06:50:00
明成祖朱棣:从南京到北京的迁都之旅与背后原因
...。在他拿不准各方势力和天下并不太平时,朱棣还要考虑建文帝的问题。建文帝的下落也存在很多的隐患,甚至还会出现建文帝势力再度掀起的状况,这时朱棣就需要去自己势力大且拿得准的地方,
2024-03-06 14:29:00
靖难之役:明成祖朱棣的野心与被迫反抗
...决定为后来的靖难之役埋下了伏笔。二、靖难之役的爆发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开始着手削藩。这一举措遭到了各地藩王的强烈反对,其中尤以燕王朱棣的反应最为激烈。朱棣
2024-03-17 01:11:00
...并不统一。以至于,人们对于明成祖的生母众说纷纭。在建文帝遗留的文献中,这样写道:“初,太祖生十五子,燕王即第四,系其母元妃所生”。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建文帝的文献不同于官方
2024-06-23 06:48:00
为何说建文帝出逃传闻是明成祖朱棣故意推动的
...的孙子,懿文太子朱标的第二子,朱元璋死后登基,史称建文帝。后因削藩致使燕王朱棣谋反。建文四年(1402)六月,朱棣率兵占领南京城,建文帝朱允炆阖宫自焚。但在其死后不久,关于建
2024-04-19 11:0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