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闭门做饭!一家五口中毒,夏冬开空调时注意!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7-17 10:30:00 来源:极目新闻

近日,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诊了一起罕见的夏季一氧化碳中毒病例。一家五口紧锁门窗开着空调做饭,不料导致全家一氧化碳中毒,纷纷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幸运的是,患者一家及时就诊,并于当天接受了高压氧治疗,目前情况稳定。

闭门做饭!一家五口中毒,夏冬开空调时注意!

(来源:江苏交通广播网)

七月初,陈先生(化名)一家五口在家中聚餐。当晚,大家在享用美食时一切正常。然而,到了半夜4-5点,家人纷纷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的症状,紧急赶往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

起初,一家人以为是食物中毒。但检查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一家人竟然是一氧化碳中毒。经过血液检查显示,提示其碳氧血红蛋白升高,比正常值高了12.8%,这个指标升高意味着患者一氧化碳中毒。面对医生的诊断,陈先生难以置信。他回忆当时一家人只是在家中使用燃气灶做饭。吃完饭后就直接入睡。不过因为天气较热,他们家一天都开着空调,并且门窗紧闭。为此,医生分析,中毒原因或许是因为他家使用燃气灶且在密闭空间,导致氧气含量下降,加上燃烧不充分,产生了大量一氧化碳,加上通风不良导致意外中毒。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是由于在一定时间内吸入大量一氧化碳所致的急性缺氧性疾病。”该院急诊科主治医生池东说,其症状以脑缺氧为主,一氧化碳进入血液后迅速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阻止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从而引发器官缺氧。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眼花、耳鸣、恶心、呕吐等脑缺氧症状;中度中毒则在轻度症状的基础上出现面色潮红、口唇樱桃红、乏力、多汗、昏迷或意识模糊等症状;重度中毒患者会出现肺水肿、脑水肿、昏迷、意识障碍、四肢痉挛等,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开空调时建议开窗通风

闭门做饭!一家五口中毒,夏冬开空调时注意!

(来源:广东台触电新闻)

针对此事,《生命时报》7月16日报道提醒:开空调时不通风的直接结果,是引发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超标。轻则让人感到头晕、打瞌睡,时间久了,还可能导致缺氧等严重后果。如果家中没有新风系统,开空调时必须经常通风,比如给窗户开条小缝,让室内保持新鲜空气,时间间隔可根据房内人数和自然通风条件来定。建议改变以往关门窗开空调的次序,先开门窗再开空调,保证开空调后能进入一定新风量。使用中央空调的建筑物室内,应保证足够的新风量。对于不方便开窗的家庭,建议考虑使用新风机置换新鲜空气。

上述医生池东也提醒,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都应注意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尤其在使用燃气灶等燃烧设备时,要确保通风良好。如果怀疑一氧化碳中毒,应立即离开可能的污染区域,到新鲜空气中。打开窗户增加通风,并在出现严重症状如昏迷或呼吸困难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即使症状较轻,也建议尽快就医,因为一氧化碳中毒可能会产生延迟效应。

极目新闻综合钱江晚报、温度新闻、生命时报、广东台触电新闻、江苏交通广播网

(来源:极目新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7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家四人,空调房中毒!医生紧急提醒
...聚餐后在家闲聊,突然小李和姐姐头晕呕吐,送医查出是一氧化碳中毒!重要提醒:夏季这个习惯很危险!空调房里煮红豆汤一家六口四人中毒近日,杭州小李(化名)一家在客厅边看电视边闲聊,
2025-07-27 15:32:00
事发凌晨,吹着空调吃火锅,8人中毒!
近日凌晨8人因在空调房内吃火锅导致一氧化碳中毒被120紧急送往武汉市第一医院盘龙城院区↑高压氧治疗中心为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医生,我的孩子是不是中毒了?”“我们在外面吃火锅,吃
2024-08-23 10:17:00
夏天这个习惯,警惕!
...,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接诊了一家五口开空调做饭后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例。几天前的晚上,王先生(化名)一家五口在家里聚餐,吃饭的时候大家都好好的,直到次日凌晨5点左右,一家人纷纷
2024-07-23 10:29:00
一家7口吃炭烧火锅集体“倒下”天冷后一氧化碳中毒情况频发,大家要多加小心王梦航近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多发,引发关注。据南京市高压氧质控中心数据,从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
2025-02-11 09:35:00
...们家里正在烧炭取暖,但是我有开窗通风的。”“可能是一氧化碳中毒了,请立即拨打120来医院就诊!”半小时后,拨打电话的男子老丁和妻子、儿子、弟弟一起来到了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急诊就
2023-12-21 19:00:00
“围炉煮茶”一氧化碳中毒,南京一家四口中毒!
...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何飞提醒,炭未充分燃烧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就是“隐形的凶手”。他提醒,预防中毒,通风是关键。围炉煮茶一小时,一家四口全中毒!“朋友送了围炉煮茶的小炉子,就
2024-01-08 14:31:00
...讯员张晴入冬以来,气温骤降,因烧煤取暖等原因导致的一氧化碳中毒也进入高发期。据烟台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统计,11月以来,全市120共救治一氧化碳中毒患者142人,较去年同期增
2023-12-03 11:17:00
夏季通风不当易致一氧化碳中毒 如何避免?专家科普
最近各地出现了多起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例。例如近期在北京,患者因为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开空调吃炭火火锅,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夏季通风不当易致一氧化碳中毒我们一般认为,一氧化碳中毒主要集中在
2024-08-08 08:35:00
消防部门发布“防范一氧化碳案例提示”
...转自:乌鲁木齐晚报11月30日,乌鲁木齐消防发布“防范一氧化碳案例提示”,提醒大家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高发的季节,在注重保暖、享受冬日闲适的同时,也要提高安全意识。□本报全媒体
2023-12-01 04:2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以孝为灯 照亮亲情长路——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左正宏荣获“东营好人”称号
近日,东营市文明办公布了2025年“东营好人”名单,孤东采油厂采油管理四区员工左正宏,荣获孝老爱亲类“东营好人”称号。左正宏
2025-09-21 09:14:00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洪峰来临前的生命大转移
洪峰来临前的生命大转移——承德市双滦区陈栅子镇南山根村党支部防汛抢险救灾纪实7月26日,陈栅子镇工作人员和南山根村干部一起
2025-09-20 08:09:00
2023年9月逐步交房的陕西咸阳御河宸院小区,近日遭遇大雨,地下室积水倒灌电梯井,43号楼整栋电梯停运,高层住户回家成难题
2025-09-20 08:38:00
鲁网9月19日讯近日,由青岛海外联谊会主办、崂山区海外联谊会承办、青岛若七酒店协办的“风韵山海·情系崂山”——马来西亚华裔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主题活动在青岛崂山举办
2025-09-20 09: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晓菁 通讯员 陈雅莹 李凤灵)随着开学季的钟声在全球各地陆续敲响,相关用品采购需求日益旺盛,火热的“开学经济”为海外市场带来消费新热度
2025-09-20 09:19:00
烟台市应急局组织龙口市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防震应急预演工作
大众网通讯员 杨明任 烟台报道为扎实做好2025年山东省防震避险紧急疏散应急演练准备,全面提升参演队伍实战水平和协同配合能力
2025-09-20 09:50:00
鲁网9月20日讯庞女士2013年购买保险,浏览网页时发现一个宣传可以协助 “全额退保”的平台。庞女士心动,与该平台联系了解情况
2025-09-20 10:08:00
青岛平度:2岁男童“离家出走”警民接力寻家人
鲁网9月20日讯(记者 马超群 实习记者 刘悦 通讯员 崔曦)9月18日晚,平度市公安局南村派出所接到热心群众报警求助
2025-09-20 10:11:00
山东中油双线作战,硬核护航管道燃气客服员技能竞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魏银科 通讯员 张静9月15日至18日,中国石油第四届技术技能大赛管道燃气客服员竞赛在山东中油公司维修队成功举办
2025-09-20 10:32: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今年,临港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探索开发并应用了“AI项目管家”智能体。通过应用实践,项目单位普遍反映
2025-09-20 10:33:00
82名管道燃气客服精英同台竞技,她们凭什么赢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魏银科 通讯员 厉聪聪9月18日,中国石油第四届技术技能大赛管道燃气客服员竞赛落下帷幕,82名来自全国的客服精英同台竞技
2025-09-20 10:33:00
山东移动聊城分公司:民有所呼,我必有应,用心服务彰显担当
山东移动聊城分公司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为行动准则,积极践行“十项服务承诺”,将“民有所呼、我必有应”落到实处
2025-09-20 10:34:00
【寻脉?中华】“汉语桥”小选手登长城 居庸关上留下成长足迹 扫码阅读手机版
9月18日,古老的居庸关长城迎来了一批特别的访客——来自世界各地的“汉语桥”小选手们。怀着对中华文化的浓厚兴趣,小朋友们踏上这座见证千年历史的雄伟建筑
2025-09-20 10:52:00
【溯奥·追光】奥运博物馆里的特别相遇:“汉语桥” 小选手与冠军同行,感受体育精神的魅力 扫码阅读手机版
9月18日,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汉语桥”小选手们兴致勃勃地走进北京奥运博物馆,进行了一段融合体育精神与中文学习的特别体验
2025-09-20 10:52: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9月22日—26日,2025山东作家活动周将在威海举办。通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实践,激发文学创新创造活力
2025-09-20 11: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