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江苏:擦亮非遗文化“金名片”,让昆曲焕发新魅力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3-08 20:50:00 来源:上游新闻

3月7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会上就新时代江苏如何保护利用和创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近年来,江苏通过加大保护力度、培育人才团队、创新艺术表达形式等方式,让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昆曲不断焕发出新的魅力。

非遗保护

古老昆曲重现时代光彩

昆曲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2001年5月,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昆曲兼具文化遗产和文化产品两方面的属性,它的保护和传承,有助于提升民众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和群体认同感,促进社会的文化繁荣和发展。

江苏昆山是昆曲的发源地。近年来,昆山将昆曲保护作为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的重要内容,坚定文化自信、彰显城市精神、展现城市特质,深入实施昆曲品牌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在举办“良辰雅集”“昆曲回家”“重阳曲会”等品牌活动的同时,加大昆曲精品创作力度、推进昆曲优秀剧目巡演,多主体、多类型、多渠道推进昆曲艺术普及。

江苏:擦亮非遗文化“金名片”,让昆曲焕发新魅力

自2022年起,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开启“新三年,新百戏”计划,重点聚焦戏曲领军人才选拔、培养,濒危剧种扶持和中国戏曲传承基地建设,积极探索“戏曲+旅游”“戏曲+时尚”“戏曲+产业”等新模式,有力推动了中国戏曲的保护与发展。

一方舞台会九州,一座城市看百戏。2023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开幕以来,全国40个戏曲院团奉献了26场精彩演出,现场观看人数超1.5万人次,线上观演人数超7000万人次,五届累计近3亿人次,新浪微博阅读量达4亿人次,五届累计超16亿人次;抖音播放量3亿人次,五届累计超12亿人次,充分展现了中华戏曲历久弥新的勃勃生机、百花齐放的多彩气象。

江苏:擦亮非遗文化“金名片”,让昆曲焕发新魅力

图源:昆山发布

人才培养

“小昆班”绽放传承之花

昆曲演出持续四五百年,口传心授有其严格的规范,又有文化精英从明清以来长期参与昆曲雅化过程,因此传承有序,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是昆曲永葆生命的灵魂,只有争取到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昆曲的创作和欣赏当中,才能为昆曲艺术可持续发展蓄储内生动力。

1921年,昆剧传习所的创办拉开了20世纪以来昆曲传承与发展的序幕。1992年4月,全国首家小昆班在昆山市第一中心小学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昆曲文化传承从此走进校园。截至2023年,昆山在全市中小学校相继成立22个小昆班,累计培养昆曲学员5000余名,先后有百余名学员被选拔进入专业院校深造,有近20名学员已成为国家级优秀昆曲演员。

江苏:擦亮非遗文化“金名片”,让昆曲焕发新魅力

小昆班日常训练

昆山当代昆剧院的成立,也为优秀昆曲学员逐梦昆曲创造了平台。多名曾有小昆班学戏经历的青年演员,在昆剧院的舞台上不断成长成熟,为传承弘扬昆曲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在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的昆山昆曲人才委培班里,也有来自小昆班的学员,正向着专业演员成长迈进,等待6年学成后站上昆剧院的舞台。

创新发展

传统文化实现跨界融合

在新时代文旅融合的背景下,越来越多人开始认识昆曲、喜欢昆曲,更爱上了昆曲这一类非遗文化。舞台上,《牡丹亭》《白娘子》《顾炎武》等名家新秀佳作不断;剧场里,年轻观众越来越多,让人感受到古老的昆曲艺术正在焕发新的生机。

“沉浸式”演出是目前昆曲创新实际成效最佳、最受观众喜欢的表演方式之一。与过去相比,昆曲不仅存在于专业院团、民间曲社、传承机构中,它还普遍出现在各种旅游场所和体验项目中。昆曲演出走出剧场,走进园林、厅堂,一系列集山水园林游赏与观戏听曲于一体的沉浸式昆曲演出推出,让观众更能身临其境。

江苏:擦亮非遗文化“金名片”,让昆曲焕发新魅力

图源:江苏省苏州昆剧院

除此之外,昆曲还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依托互联网、元宇宙等技术,创新艺术表达形式。2022年8月,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上,昆剧《浣纱记》通过5G全息直播技术在昆山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和大渔湾广场同时上演,实现舞台演出“时空穿越”。

江苏:擦亮非遗文化“金名片”,让昆曲焕发新魅力

图源:昆山文体广旅

此次展演是戏曲传播方式的一次创新,全息投影技术打破了剧场观演人数与场地的限制,让戏曲艺术真正“走出了剧场,走近了大众。这场“戏曲+科技”的首秀引起了热烈反响,是用一种新的方式来推动戏曲艺术传播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当中去,同时昆曲的数字化引领,也推动了传统文化的数字资源转化、运用和发展。

(张雯雯)

编辑:汤心慈

责编:胡苏肖玲

审核:袁享林

编辑:成聚仁责编:胡苏,肖玲审核:袁享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8 23: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携大戏走四方,9岁“昆昆”底气何在?
...4年10月12日,昆山当代昆剧院迎来9岁生日。当晚,剧院以昆曲的开山之作《浣纱记》演出来庆生,并由此开启昆山原创昆剧大戏《浣纱记》全国巡演的大幕,续写“百戏之师”昆曲的时代芳
2024-10-15 15:31:00
法国当地时间9月14日下午,“文明遇·鉴:中国昆曲江苏周”在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开幕。在蕾博拉戏剧院结束演出的《牡丹亭》,遭遇了空前热情。昆区拥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历史文化
2023-09-21 15:07:00
新形式焕发经典新魅力,江苏打造民族歌剧《桃花扇》
...写兴亡之感,展现明清王朝更替背景下的社会现实。此前昆曲《桃花扇》经典不衰,李香君的故事也曾被越剧、话剧、舞剧等多个剧种改编,但搬上歌剧舞台尚属首次。昆曲《桃花扇》“《桃花扇》
2023-08-23 23:32:00
梨园雅韵青蓝,一城文脉古今:2023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闭幕
江南时报讯 梨园雅韵,青蓝永续。昆山亭林园昆曲博物馆古戏台,老中青少戏曲演员共同唱响新时代的戏曲新声。10月10日,以“戏曲的盛会 百姓的节日”为主题的2023年戏曲百戏(昆山)
2023-11-04 19:32:00
《白蛇传》荣膺大奖载誉归来 北昆再创文化交流佳话
...颁奖典礼上,亚洲艺术奖评委会向全球宣布,由中国北方昆曲剧院出品的昆曲经典剧目《白蛇传》荣获最佳剧作奖(Best Production),这是中国昆曲作品70年来首次在世界著名
2024-08-22 15:23:00
第九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开幕 6大类17场活动让市民感受“百戏之祖”独特魅力
...本届昆剧节将持续至5月4日,在一周时间里推出6大类17场昆曲配套活动,包括昆曲艺术赏析、学术交流座谈、考级成果展示、剧本推介、名家收徒和商综快闪等,集中展示近年来全国昆剧艺术
2024-04-29 12:16:00
...宾”,柯军、孔爱萍、施夏明3朵“梅花”,手把手传授昆曲的“四功五法”,展现独具一格的“昆曲范儿”。作为“文明遇鉴:中国昆曲江苏周”系列活动之一,“文明遇鉴”昆曲雅集及教学工作
2023-10-04 06:56:00
观察 | 巴黎与昆曲:好处相逢,“文明遇 • 鉴”
中国之外,世界之内,和昆曲气质最搭的城市,可能就是巴黎了。浪漫与优雅,是他们共同的名号。中法元首外交中,非遗之音绕梁不绝。2019年,法国总统马克龙夫妇到访上海时,习近平主席夫妇
2023-09-19 17:54:00
薪火相传 知音不绝|金陵绮梦——赵玉姝昆曲清音会在南京圆满上演
...撩人春色是今年……”9月21日下午,金陵绮梦——赵玉姝昆曲清音会在南京市文化馆圆满上演。本场演出由90后非遗传承人赵玉姝担任总策划、演唱与编剧,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昆曲表演艺术
2024-09-22 12:5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