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从沙坡头科学治沙探索中看到什么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8-26 04:5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作者:王炳尧 张志山

《光明日报》( 2023年08月26日 09版)

【环保笔谈】

20世纪50年代,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地段,腾格里沙漠的积沙高大绵延,自然条件极为恶劣,而连接包头至兰州的包兰铁路却要穿越于此。在这样险恶的条件下,能修筑铁路吗?为攻克这一科技难题,1954年1月,由铁道部第一设计院赵性存工程师等人组成的沙漠铁路尖兵队来到了沙坡头,建立起中国第一个沙漠铁路观察站。次年,中国科学院成立治沙小分队,同沙漠铁路观察站合并,正式创建了我国首个野外长期综合观测研究站——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以下简称“沙坡头站”)。

近70年过去了,一代代科学家在这里前仆后继、呕心沥血,反复试验研究,提出“以固为主、固阻结合”的沙漠铁路防护体系建设理论与模式,保障包兰铁路60余年畅通无阻。在长期的沙漠科研工作中,治沙人也逐渐铸就出“不为名利、忍耐寂寞、勇于创新、宽容失败、勇战沙魔”的可贵精神。

从沙化土地治理到植被重建和生态恢复,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治沙使命和要求,沙坡头的科学家们始终走在创新的前沿。建站初期,面对史无前例的铁路沙害防治,老科学家们携手当地干部群众,潜心研发了举世闻名的“草方格”沙障,并筛选出合适的固沙植物种,提出“以固为主、固阻结合”的交通干线沙害防治理论与模式,开创了我国乃至世界沙化土地治理的先河。20世纪60年代起,沙坡头站在我国最早开展沙漠植物迁地保育及生物多样性研究,逐步引种国内外沙生植物300余种,建成300余亩沙生植物迁移保育基地,为我国沙化土地治理储备了丰富的种质资源。至21世纪初,沙坡头站建成我国沙区最早的水量平衡观测场和蒸渗仪,系统开展了固沙植被建植后的水量平衡研究,形成“以水定植、水量平衡”的人工植被建设理论和技术体系,为不同生物气候带沙区人工植被建设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2010年以来,沙坡头站又提出“土壤生境恢复是生态系统恢复的根本”这一论断,同时开始人工生物土壤结皮的固沙技术系列研发,实现了提速增效,革新了沙化土地治理模式。

多年的持续研究,使沙坡头站“以固为主、固阻结合”的治沙模式逐渐走向世界舞台,从塔克拉玛干石油公路防护体系的建立、敦煌莫高窟顶部“六带一体”防护体系的形成,到马里共和国防护体系的建立等,无不凝结着科学家的智慧与心血。治沙需要长年在野外工作,于是,一代又一代治沙人以沙坡头为家,无私奉献着他们的青春和热忱。著名植物学家、“动态植物学”创建者刘慎谔,作为建站导师,不顾自身年事已高,带领治沙小分队从沈阳来到沙坡头指导建站工作,同年轻学者一起渡黄河、爬沙山,走遍北方所有沙区。老一辈林学专家李鸣冈是沙坡头站首任站长,他远离妻儿,一头扎进沙窝,把半生精力都倾注在沙坡头的科研事业上。蒋瑾本是苏州人,为了治沙事业,自愿从江南来到沙坡头,独自蹲守毛茨滩林场育苗,为生物治沙把好壮苗第一关。石庆辉作为归国华侨,把家安在中卫,扎根沙漠从不言苦。他说:“繁华城市可能让人迷恋,但不是祖国需要我的地方。祖国需要我治理沙漠,这里是祖国的宝地,是母亲身上的一块肉,我能为治沙工作作点贡献,也就心安理得了。”

经过近十代科研队伍的努力,沙坡头人不仅从理论和实践上论证了无灌溉条件下生物固沙的“中国模式”可行,还从近70年的科学研究中总结出科学治沙的原则,即“治理沙害,而不是治理沙漠”。

我国长期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我们更需要强调以科学为引领:一是急需从过去大规模、大面积、广泛发动群众的“人海战术”,逐渐过渡到以科学技术为指导、以科学原理为准则、以科技工作者为排头兵的科学沙漠化防治;二是大力弘扬沙坡头站科学治沙的奋斗精神,让扎根大漠的科技工作者发挥专长、勇挑重担;三是在沙区生态工程建设中,牢记科技先行,切实推进“技术本土化”“技术体系化”“设备现代化”“技术产业化”,为世界荒漠化防治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

先说技术本土化。不同国家、地区间的生态环境、立地条件不同,存在的问题也不同。荒漠化防治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比如,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草方格的用材可以是稻草、麦草、芦苇或枝条,再选用、培育当地的治沙物种并合理搭配,探索适合当地的荒漠化治理措施。

再说技术体系化。沙坡头站近70年的防沙治沙实践证明,单项技术措施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需要将多项技术整合起来发挥综合效应。例如,敦煌莫高窟顶部防护体系的构建思路就是“六带一体”防护体系,即前沿阻沙栅栏带、草方格固沙带、植被阻沙固沙带、人工戈壁带、空白带、崖面化学固沙带。

还有设备现代化。随着科技进步和劳动力价格上涨,“人海战术”已不再适用大规模、大面积的荒漠化治理工作,需要进一步研发新型防沙治沙设备和材料,实现工厂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减少人力和材料成本,提高治沙效率和效果。

最后说技术产业化。目前研发的不少防沙治沙技术具有一定“门槛”,如人工生物土壤结皮技术,需要进一步推动相关技术产业化,以便当地技术人员掌握利用。当然,这一举措也会带来就业机会,造福当地民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6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魔方”的治沙奇迹:让沙漠倒退20公里
...到“沙魔”的威胁。处在腾格里沙漠的东南边缘的中卫市沙坡头是历史上风沙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因此得名沙坡头。治沙人在腾格里沙漠中制作麦草方格(资料图)。中卫市委宣传部供图20
2024-05-21 18:41:00
河北卫视《袅袅余音又一村》 走进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 看万里黄沙变金滩
...《袅袅余音又一村》第六站将走进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沙坡头村,用中国传统色“黄琉璃”开启这次音乐采风之旅,探寻乡村振兴的奥秘。(图为 中卫市沙坡头景区骆驼队)沙漠劣势变
2024-05-24 18:12:00
夜雨丨廖伟:从沙坡头暮色里路过的男人们
唐明希现场演示“造林神器”植苗从沙坡头暮色里路过的男人们文/廖伟一这个深秋,我是被一车拉到沙坡头后才知道,这里与“诗佛”王维有大渊源,不然不会塑那么高的石像的。有唐一代数以千计的
2023-11-27 10:39:00
沙漠里的治沙研学课
5月31日,60余名中学生在宁夏中卫沙坡头景区参加沙漠徒步、扎草方格研学活动,了解当地的治沙历史和取得的成效,实地学习治沙技术,增强生态环保意识。5月31日,中卫市宣和中学学生在
2024-06-02 14:01:00
新华全媒+|从“沙进人退”到“沙里掘金”——我国沙漠治理带动产业发展观察
...盆”。化“沙之害”为“沙之乐”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景区地处中国四大沙漠之一——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代代治沙人在这里固沙植绿,累计治理沙漠150万亩。当黄
2024-06-11 17:00:00
飞行汽车在宁夏沙坡头景区飞越黄河
... 预见未来”为主题的飞行汽车“飞跃黄河”活动在宁夏沙坡头旅游景区成功举办。这是沙坡头旅游景区探索“科技+研学+文旅”的又一新举措。从即日起到6月30日,旅航者X2飞行汽车会一
2023-06-06 16:16:00
中国科学院沙漠研究试验站成功培育人工生物土壤沙结皮
...漠化治理的前沿探索和有效的生物策略之一。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人工生物土壤结皮项目在乌玛高速公路设立的示范区。(受访者供图)在中卫市境内的乌玛高速公路一侧,有片长1千
2023-05-14 10:46:00
宁夏中卫:沙漠“绿进沙退”重大转变
...宁夏中卫市是草方格沙障的起源地,该技术由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同中卫铁路固沙林场职工、当地群众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而成。宁夏中卫市是历史上风沙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
2023-07-26 07:02:00
...”的护卫下穿越沙海,书写着“人进沙退”的人间奇迹。沙坡头站,一个因这条钢铁巨龙而生的不起眼的四等中间站坐落其间,这里也是享誉全路的“让标准成为习惯”精神发源地。六十五载寒来暑
2023-06-15 08:58: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近日,长春机场“电梯无线报警系统”科创项目顺利投入使用。该系统融合4G无线通信、移动值守与智能终端管理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对传统电梯紧急报警系统的全面智能化升级
2025-11-13 13:34:00
海尔L+洗衣机在泰国售价6万泰铢高端增速最快
海尔智家以“全球化”为核心战略,依托技术创新推动高端产品出海落地,L+洗衣机正是这一战略的重要落地成果。该产品率先在中国高端市场获得成功
2025-11-13 10:35:00
央视二套《消费主张》强推!从一扇门到全屋智能,王力安防重新定义家居刚需
近日,“双十一”消费季热潮正劲,亿万消费者聚焦高品质家居好物。央视二套《消费主张》于11月11日晚黄金时段播出《聚焦双十一
2025-11-13 11:14:00
给“狂飙”的AI套上伦理的“缰绳”全球首个系统级伦理垂域大模型“问道”发布南报网讯(记者何洁通讯员孙艳)让AI也能像学者一样
2025-11-13 08:06:00
第八届进博会搭建国际合作桥梁——汉诺金携手湖南卫视快乐购共促“健康中国”
近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隆重开幕。作为全球关注的年度经贸盛会,进博会汇聚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企业与行业代表
2025-11-13 08:57: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左阳天)指尖滑动屏幕,货物飞速流转,一场持续了一个多月的年度消费盛宴,正悄然重塑江西消费者的购物车与江西商家的生产线
2025-11-13 06:45:00
新闻纵深|“人机共生”让绿钢更绿
河钢集团石钢公司五十六个智能模型构建“数字工厂”“人机共生”让绿钢更绿阅读提示订单排产从48小时压缩到30分钟,钢水样品2分40秒完成27种元素分析
2025-11-12 08:14: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11月11日,京东发布2025年“双11”购物狂欢节(以下简称“双11”)福建消费热点相关情况
2025-11-12 08:2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昨日,抖音美洋官方旗舰店的直播间里热闹非凡,主播“上链接”话音刚落,新品针织衫链接的下单人数瞬间破百
2025-11-12 08:22: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邬秀君)顶峰人文影视艺术会客厅项目签约金额20亿元;同文文化艺术影视科技街区项目签约金额16亿元
2025-11-12 08:22:00
厦门网讯 (文/厦门日报记者 谭心怡)在思明区禾祥西路,一个红色小窗口内闪着金元宝形的灯,客人抽完签、摇响铃铛、再把签递进窗口——冰激凌就会从里面递出
2025-11-12 08:22:00
厦门软件园企业:科技赋能 打开光影新视野
借助XR虚拟拍摄技术,可实现场景自由切换。图为厦门火炬元宇宙(XR)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甚妙视觉 供图)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 通讯员 管轩 雷飏)光影闪耀鹭岛
2025-11-12 08:22:00
●席恺前不久,星巴克以40亿美元出售中国业务60%股权。消息一传出,众人的目光很快聚焦在瑞幸咖啡上:这个总部设在厦门的咖啡品牌
2025-11-12 08:22:00
鲁网11月11日讯(记者 赵洪斌 吴美琳)11月11日,德州扒鸡®美食城三八路店重装开业,焕新启幕,美耀州城!溯源四十载
2025-11-12 08:43:00
立冬时节,寒意逐渐加重。11月7日,记者走进沧州热力有限公司热网调度中心,只见一块覆盖整面墙壁的智慧大屏格外醒目,沧州智慧热力管理平台正高效运行
2025-11-12 08: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