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烟台日报
农大学子科研服务“三农”,把论文写在祖国的田野上
千岛湖畔建起净水农业
4月伊始,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烟台专项研究生所在的千岛湖典型流域氮磷迁移转化研究基地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感谢你们为老年人和残疾人送去的有机大米!”杭州市淳安县安阳乡敬老院管理中心负责人员将锦旗送到研究生团队成员杨建男的手中。“有机大米”正是基地“净水农业项目”的科研成果。
早在半个月前,基地研究生团队就通过多次联系,将他们一手从育种、播种到收获的80袋(50kg/袋)有机大米送进了安阳乡敬老院管理中心和基地附近村落。助农、助老、助残,让当地人一起感受“绿色农业”带给生活的改变。
许多研究生成员至今仍在外“采水”未归。每逢雨天过后,采集水样分析污染情况,是净水农业项目科研实验的必要步骤。
2022年,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引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康绍忠院士主持的项目《淳安县千岛湖典型流域农业氮磷转化过程及净水农业示范——以上梧溪流域为例课题服务采购项目》启动,旨在保护和净化千岛湖生态环境和水质的前提下,探索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相平衡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创新性地建设和完善“千岛湖消落带净水农业”体系。
之后,中国农业大学和千岛湖正式“牵手”。科研予环境、科研予农业以及科研予人们生活的改变正在发生。
2022年6月,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正式进驻千岛湖,在基地开展实地调查、现场监测工作。烟台专项研究生张新远于2023年进驻基地。他告诉记者,科研项目靠的不是几个人的努力,而是一届又一届师生团队的接力。
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改造当地废弃茶厂,作为兼具基本生活、科研和实验功能的氮磷迁移转化试验基地,建成了安阳乡稻田、茶园径流小区、鸠坑源茶园和林地组合径流小区,完成了安阳上梧溪、鸠坑源净水农业与生态湿地规划设计,建设了景观上、生态上、经济上具有综合效应的千岛湖消落带净水农业示范基地。
“我们这次捐献的有机大米就来自安阳乡稻田和安阳乡净水农业示范区。”张新远说,净水农业试验区中所种的水稻都没有施肥,仅通过吸附上游水体中的氮磷元素生长,减少了径流对湖泊的氮磷输入。由于水稻品种优势以及定期除草等管理措施到位,水稻产量可观,并且稻谷米质达到了三年的最佳水平。
目前,该基地共有16名研究生和10名教师致力于这项科研工作。在校地合作模式下,他们受当地村民帮助颇多。日常交往、生活琐碎都有邻里帮助,四季时节、春耕夏收都向村民请教。在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下,研究生们希望通过捐赠有机大米这个举动来回馈村民的情谊。
杨建男接过写着“助老助残献真情 无私奉献传美德”的锦旗那一刻,内心感触颇深:“我忽然觉得顶着烈日、冒着大雨采样和监测的那些日子都是值得的。希望我们能做到‘躬身科研实践、强化奉献担当’,践行‘两山’理念,守护好‘天下第一秀水’千岛湖。”
积极科研,投身基层,服务群众。多年来,从千里冰封的青藏高原,到天地苍茫的内蒙古草原,再到骄阳似火的海南崖州,中国农业大学烟台专项研究生与村民们同吃同住,零距离、零门槛、零费用服务,解民生,致学问。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他们把论文写在祖国的田野上。
YMG全媒体记者 徐峰
通讯员 王玉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4 12:45:2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