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在创新中推动普惠与优质发展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12-04 09:0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

在创新中推动普惠与优质发展

——厦门市翔安区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创新中推动普惠与优质发展

翔安区马巷第二中心幼儿园学生学习扎春仔花

在创新中推动普惠与优质发展

翔安区内厝第一中心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观察花蕊

今年9月开学季,厦门市翔安区新增8所幼儿园。目前,翔安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为99.21%,就读公办园幼儿占比达64.32%,示范率达65.94%,这是翔安区学前教育交出的新答卷。

近年来,翔安区投入10余亿元建设幼儿园,累计增加1.2万余个普惠性学位,其中公办学位7860个。现在,翔安区各项学前教育指标均远超国家、省、市标准。多年来,翔安区找准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困难问题,坚持“安全、普惠、均衡、优质”的导向,探索“六个创新”,即创新“集约优质”政府部门主导模式、创新“示范引领”片区发展模式、创新“多元激励”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一园一品”课程建构模式、创新“增值督导”办园评估模式、创新“托幼一体”家园共育模式,在创新中推动学前教育普惠与优质发展。

地方统筹发展

创办普惠性教育集团

2017年,翔安区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创新集团化办学模式,成立全省首个公益教育集团——翔安教育集团。在此之前,全区仅有11所公办幼儿园。

翔安教育集团成立6年来,已开办24所集团办幼儿园。新建公办园人员编制不足一直被认为是一道“大门槛”。翔安区在这个过程中突破编制限制,打破“铁饭碗”,实行合同制,集团教师与有正式编制的教师“同工同酬”。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还可另行享受一次性安家补贴等引进人才优惠政策。这些举措,让教师既能在公办园安心工作,又打破了编制所带来的条条框框。

在幼儿园设立托育班,是翔安教育集团的又一创新做法。两岁多的孩子们,在户外踢球,在教师的帮助下爬上滑梯,这是翔安教育集团福翔幼儿园的日常场景。在这里,全日托小班费用每月约2900元,半日托小班每月只需1600元。

现在,翔安教育集团已经开设4所托育试点园,提供180个托位。

“管评分离”驱动发展

“园长职级制”激励人才成长

“虽然集团相对独立,但翔安区并没有放松监管,区教育主管部门、督导室经常组织第三方幼教专家深入幼儿园进行评估,督促指导我们提升保教质量。”翔安教育集团副总校长许运庆介绍道,区教育主管部门以《福建省示范性幼儿园评估标准(修订)》为评估依据,组织多名专家,到幼儿园进行检查和考评,帮助幼儿园梳理办学方向、加强课程建设,促进幼儿园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翔安教育集团还实行“园长职级制”。集团所有园长分为首席园长、一级园长、二级园长、三级园长4个职级。明确首席园长原则上不超过园长总数的20%,一级园长原则上不超过园长总数的30%,二级园长不超过园长总数的30%。依据上一年度园所综合考核情况,每年评定一次园长职级,聘任期满后重新进行园长职级评定,真正做到“能上能下”。

许运庆说,实施“园长职级制”,目的是激发园长进步的动力,鼓励他们在业务上不断提升,同时也是对园长资历的认可,比如“首席园长”,要求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者省市级名园长称号,还要求有10年及以上正职园长工作经历,并在教育集团创办一所省示范性园。

翔安教育集团曾林幼儿园园长李宝枝被评为一级园长,同时还是厦门市学科带头人。她注重挖掘本地乡土教育资源,带着孩子们去插秧、收谷子,还把渔船引入户外活动,供孩子们玩耍,并组织孩子们参与曾林村的特色民俗活动。李宝枝的做法,得到同行的广泛认可,各地幼儿园教师多次来这里考察学习。

翔安区通过“多元激励”的人才培养模式,聚焦“人尽其才”的育人用人机制,实现“公民办一体化”培训培养教师,培养了一批学前教育骨干。近年来,翔安区涌现出市名园长1人、市专家型教师1人、市学科带头人6人、市骨干教师17人、区拔尖人才2人,以及市、区骨干教师和培养对象250人。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活动评优硕果累累。

整合提升集体办园

拓展优质教育覆盖面

“以前嶝崎、双沪、阳塘社区集体办园的学生,都附属于村小,教师也是村聘的,教学质量很难保证。”翔安区大嶝中心幼儿园园长田楠介绍道。过去,这3所幼儿园的学生没办法在学校吃午餐。现在,通过整合,3所幼儿园成为大嶝中心幼儿园的田墘分园,孩子们可以吃到午餐,享受和城区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

为办好田墘分园,翔安区拨付专项整改资金100万元,对幼儿园楼梯间、功能室、户外运动场地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这个改造项目合理利用闲置校园用地,是集体办园提升整合的优秀范例。

近年来,翔安区按照“整合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的思路,解决集体办幼儿园“点多面广”的历史难题。

2021年以来,翔安区聚焦15所重点整改的集体办幼儿园,按照“一园一案一档”制定整改提升方案,完成改造提升工作。

今年8月,翔安区出台《关于加强集体办幼儿园管理办法》,强调集体办幼儿园要进一步规范园舍设备、卫生保健、保育教育、人员配备、经费管理等办学行为,到2025年,分阶段逐步实现全区集体办幼儿园均达到《福建省乡村学前教育办学点基本条件》和《厦门市乡村学前教育办学点评估标准》的要求,做到保教行为规范、保教质量合格。

片区管理与帮扶

公办园与民办园携手发展

厦门市翔安区东方剑桥幼儿园是厦门市首所通过福建省级示范性评估的民办普惠性幼儿园。该园在评估及日常教育教学中,得到了翔安区实验幼儿园的多方帮助与支持。

“实验幼儿园的教师,深入我们每个班级,对环境创设、活动区域的建构进行全面指导,让我们受益良多。”东方剑桥幼儿园负责人陈瑾瑜介绍道,在评估中,从整体规划到材料整理等工作,都得到了翔安区实验幼儿园的全面帮助。

“除了在评估中给予我们帮助,在日常片区教研中,实验幼儿园也充当‘龙头’角色,为我们民办园提供了大量培训机会。”陈瑾瑜说。

翔安区实验幼儿园对东方剑桥幼儿园的帮助,是翔安区公办与民办幼儿园携手发展的典型案例。

近年来,翔安区按照“层级管理,就近划片”的原则,建立四级幼儿园片区管理网络,即区教师进修学校、片区中心园、片区基地园、集体办和民办幼儿园的四级帮扶管理网络,将全区幼儿园划分为九大片区,设片长9名,下辖17个小片区。翔安区以片区中心园综合管理、小片区基地园精细化管理的方式,通过跟班学习、送教下乡、观摩研讨等形式,实现保教工作协同发展、共同进步。

翔安区实验幼儿园所在的第一片区有直属公办园5所、集团公办幼儿园5所、民办幼儿园15所、集体办幼儿园1所。实验幼儿园发挥名师、专家及培训资源的示范与引领作用,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实验幼儿园成立片区管理中心,组成保教质量指导专家库,按研究特长进行分类,根据片区各园的实际需求,组织指导专家与幼儿园结对,让帮扶更具有针对性,从而真正实现共同提升。

在片区建立互派互学机制,组织片区副园长互派挂职锻炼,是翔安区的又一重要做法。翔安区实验幼儿园的教师王彬,在过去的两学年分别到厦门市翔安教育集团曾林幼儿园、九溪幼儿园担任挂职副园长。

“在这两年里,我有幸以主持人、核心成员的身份参与了‘农村幼儿园微课程创生与实践研究’和‘“全收获”理念下中班自然角项目活动的实践研究’。”王彬介绍道,除了进行课题研究,她还帮助两所幼儿园全面规划课程建设,并重点进行班本课程建设,为幼儿园的发展注入了新鲜力量。

突出特色发展

建构“一园一品”课程模式

马巷第二中心幼儿园坐落于马巷。马巷是历史悠久的“闽南四大古镇”之一,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该园将南音、歌仔戏等非遗文化元素融入环境创设,为幼儿构建一座充满童趣、富有家乡情怀的生态文化乐园。幼儿园建成南音和歌仔戏扮演坊、水墨坊,以及充满家乡特色的古厝空间和生活坊。

同时,幼儿园探索推出“乐·亲”课程,以“快乐生活、亲近本土”为课程理念,开设了扎春仔花、漆线雕、刺绣、编织等活动课程。同时幼儿园还推出了“马巷美食”“马巷建筑”“闽南童玩”等主题活动,在音乐提示、幼儿早操“拍胸舞”等一日活动环节融入闽南童谣。幼儿园通过这些措施,弘扬马巷古镇文化,把园所打造成传承本土文化的阵地。

一面是果园,三面是农田,果香、稻花香与孩子们的欢笑声一同回荡。翔安区内厝第一中心幼儿园的孩子们,除了在这里种植作物,还学会了用土坯砌墙、砌灶台、用红薯叶做耳环,自己制作浇灌器,体验科技的魅力。幼儿园从主题活动到区域游戏、体育游戏、节日活动、亲子活动等,都在农田与果园的环境中完成。纯天然的环境,让孩子们学会自然表达,感悟自然与生命之美,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咱厝住闽南,大九架,阔嘴厅,屋脊翘上天,一看像燕子模样,有大海洋小山岭,亦有南音真好听……”走进厦门翔安区新圩第一中心幼儿园,一曲《咱厝南音》伴着稚嫩的童声和悠远清扬的旋律徐徐漾开,与园内的红砖古厝浑然一体。

在新圩第一中心幼儿园的绿草坪上,孩子们玩着跳竹竿、打弹珠等闽南民间游戏;在教室里,孩子们化身“厨神”,炸枣、搓麻花,一道道闽南特色美食让人垂涎欲滴。

在“一园一品”课程模式下,新圩第一中心幼儿园充分利用园所内外资源,开设了说闽南话、唱闽南童谣、做闽南美食、玩闽南游戏等系列特色园本课程。

翔安区坚持儿童本位,把园本课程建设作为落实保教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建构以儿童为本、充分利用园所内外资源的“活课程”,形成“一园一品”的园本课程文化。现在,翔安区各级各类幼儿园园本课程百花齐放,翔安区学前教育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

(蔡江沈 林东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4 13: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岱岳区教体局:普及普惠促发展 助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目前岱岳区共有幼儿园133所,在园幼儿总数18527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108
2023-09-25 18:19:00
幼有优育 这份“解题思路”不简单
...集美区,半数以上孩子就读公办园,97%的孩子就读普惠性幼儿园,近六成孩子就读各级示范性幼儿园。这一变化的背后,是集美区紧扣民生关切,积极回应群众对“幼有所育、幼有优育”美好期
2024-05-29 07:16:00
...础,盘活用足“资源库”。我州多渠道、多形式支持公办幼儿园建设,2023年,积极向上争取学前项目资金,实施学前教育惠民实事项目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1所,新增公办学位4790个。
2024-04-14 01:55:00
湖北幼专1995届校友郑蓉:争做民办普惠幼儿园的领头雁
...黄橘绿,正是收获的季节。近日,记者来到武昌区智慧宝幼儿园,走访了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湖北幼专”)的优秀校友、智慧宝幼儿园的法人代表及园长——郑蓉。郑蓉园长以她
2024-11-28 16:01:00
聚焦学前教育 寒亭区大力推进普惠性幼儿园建设
...”为目标、以“公益、普惠”为主导方向,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扩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面,构建“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增学位、抓特色、促提升、创品牌,扎
2023-06-16 17:12:00
湖北襄阳百名幼儿园园长参加“国培”
...长提升研修项目举行开班典礼,“学生”是襄阳地区100名幼儿园骨干园长。襄阳市教育局二级调研员伍倜出席开班典礼。在发言中,他结合国家关于科技、教育、人才的一体化部署,强调教师队
2023-10-14 20:15:00
...照城镇服务人口1万人、农村服务人口1000至1500人设置1所幼儿园的规划,新建幼儿园10所,改扩建幼儿园39所。目前
2023-08-29 09:32:00
寒亭区将新建公办幼儿园34所,将新增学位5790个
...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情况。该区计划投资7.6亿元,新建公办幼儿园34所,建成投入使用后,将新增学位5790个。据寒亭区教体局三级主任科员于芳介绍,近年来,寒亭区教体局坚持以实现“
2023-06-15 20:16:00
贵州印江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
...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学校是2018年被评为市级示范幼儿园,经过几年的时间,在2023年我们被评为省级示范幼儿园,我们的教育理念是‘以嬉激趣,以真育人’,致力于培养‘嬉中乐
2024-10-30 15:42: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