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
秉持“葆真养正” 推进普惠共享
幼有优育 这份“解题思路”不简单
集美区聚焦学前教育发展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持续发力,精准施策,收获成果
本版文/本报记者 林桂桢
通讯员 林艳 钟婷
本版图/集美区教育局 提供
入园难、入园贵、优质园少……在过去,这些一度是制约集美区学前教育发展的棘手难题。
如今,在集美区,半数以上孩子就读公办园,97%的孩子就读普惠性幼儿园,近六成孩子就读各级示范性幼儿园。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集美区紧扣民生关切,积极回应群众对“幼有所育、幼有优育”美好期待的努力。近年来,集美区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聚焦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靶向发力,精准施策,拿出了许多真招实招——健全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全力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改革体制机制,优化片区管理格局,扩充普惠教育资源,持续深化共享普惠、充满活力的学前教育供给和服务体系,让高品质的学前教育惠及民生、润泽童心。集美区秉持嘉庚先生“葆真养正”的幼教理念,即在尊重幼儿天性的基础上,让幼儿自主且快乐地成长,又重视幼儿的社会性培养,使其养正品行。
集美区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从财政投入就可见一斑——2023年幼儿园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支出5.26亿元,同比增长2.33%,占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支出的18.59%;幼儿园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23612.07元,位居全市第一。
统筹规划均衡发展
增加公办学位供给
数据显示,2023年秋季,集美区共有幼儿园187所,其中公办幼儿园59所、国企办幼儿园4所、民办幼儿园124所。全区在园就读适龄幼儿共36991人,其中在公办性质幼儿园就读的幼儿有21147人,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为57.17%,较2021年秋季提升16.69%,公办园覆盖率进步值连续两年全市第一。
而在二十世纪90年代,集美区还只有集美幼儿园、杏林中心幼儿园、集美区实验幼儿园(原名锦霞幼儿园)、灌口中心幼儿园4所公办幼儿园。其中,灌口中心幼儿园在当时还是灌口小学的附属幼儿园,严格来说并不是独立机构,所以人们把这种格局称为“3+1”。直到2012年,全区公办园也才12所。近10年来,集美区公办幼儿园进入“猛涨期”——新增公办园47所,提供建设学位16470个。
集美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集美区持续推进公办园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均衡发展的建设思路,优化学前教育规划空间布局,增加公办园学位供给,保障供需平衡。2021年来共新开办17所公办幼儿园,增加建设学位6210个。
集美区是全市人口数量最多、增长最快的行政区,适龄儿童分布不均,且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个别适龄儿童数量剧增的区域生源爆满。集美区对公办幼儿园在园所调配、机构设立、人员编制等方面进行调整,由原有的“一托二”(一所总园带两所分园)模式转变为“一托一”(一所总园带一所分园)模式,在管理规范化、资源集约化、办学品质化上进行积极的探索。目前,全区公办园镇街分布情况为:集美街道3所,侨英街道12所,杏林街道13所,杏滨街道9所,后溪镇14所,灌口镇8所。各街镇均有一所以上省级或市级示范性幼儿园,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基本完善。
创新机制多元办学
扩大普惠教育资源
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上台阶——集美区切实把各级各项部署转化为谋划集美教育发展的思路和推进工作的举措。如何通过机制改革创新,以扎实的普惠资源惠及群众?
集美区给出的“解题思路”是,立足“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加快项目建设,通过新增公办园来满足民生需求;另一方面,积极拓宽路子,通过多元化办学来补齐普惠短板。
2018年,集美区成立国有性质的集美教育公司,发挥国企资源整合能力强、办学机制灵活的优势,自2019年起相继开办了集美国投敬贤幼儿园、集美国投碧溪幼儿园、集美国投新村幼儿园等普惠性幼儿园,提供学位1140个。
这些幼儿园参照公办园标准对师资配比、园所装修、设施设备投入进行充分配置,既有公办园的品质,又有普惠的价格,在解决部分区域“入园难”的问题同时,也能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目前,国投敬贤幼儿园、国投碧溪幼儿园均已获评“集美区示范性幼儿园”。
作为区属国有企业,集美教育公司积极发挥国企担当,充分利用资源、盘活存量,优化国企资源配置。通过收购老旧厂房、商业场所等进行改造,来开辟办学场所。比如,国投敬贤幼儿园作为集美区首家国企办普惠性幼儿园,它的所在地原本是集美教育印刷厂的旧厂房,也是我市第一所由旧厂房改造的幼儿园;国投碧溪幼儿园是利用附近安置房的商业体改建而成;国投新村幼儿园则由原新村小学旧址改造。
这体现了国企办教育的巨大优势——能够突破政府办学的种种限制,释放办学活力。以敬贤幼儿园为例,从厂房改造启动到通过检测、开学,只花了半年时间,有效发挥国企普惠园在学前教育资源的有力补充作用。
此外,集美区出台《集美区非公办普惠性幼儿园财政补助实施细则》,根据非公办普惠性幼儿园等级和办园情况给予租金补助、规范办园奖励和教师培训补助。截至2023年秋季,全区共有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13所、国企办幼儿园4所,公办幼儿园59所。全区公办园、国企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为35881人,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97%。
深化片区管理格局
示范引领质量建设
“片区民办园在安全管理方面有什么短板?保教工作如何精进?”最近,灌口中心幼儿园园长黄淑贞,正忙着梳理在督导过程中发现的片区幼儿园存在的共性或个性问题。作为片区督学,她每个月都会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督导,从中发现若干亟须解决的问题,为片区幼儿园排忧解难。
据了解,集美区严格落实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择优选聘公办园园长、副园长等行政中层干部担任幼儿园责任督学,实施挂牌督导“全覆盖”。聚焦问题开展“1+X”主题督导,责任督学对挂牌幼儿园的安全管理、规范办园、师德师风建设等情况进行全方位督导,建立问题台账,追踪督导整改,形成“一园一档”。
此外,集美区综合考虑示范园资源优势、结对园地理位置、帮扶园实际需求,将全区公、民办幼儿园划分为8个大片区、34个小片区,每个片区由公办园作为龙头园,带动若干个结对园,并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至周边所有乡村民办幼儿园,带动周边园所共同发展。
灌口中心幼儿园是集美区第四大片区、第十七小片区的龙头园,黄淑贞园长担任片区管理工作组组长。片区里有不少农村园、薄弱园,她毫无保留地将场地规划、硬件创设、师资培养、课程实施等方面的管理经验分享给结对园,指导他们在“临摹”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进行调整,少走弯路。
同时,灌口中心幼儿园建立了优质教育资源库,将片区内优秀游戏案例、优质课程故事等资源收录其中,有效缓解薄弱园课程资源短缺的问题。
省级示范性幼儿园、百年“老”园集美幼儿园拥有大量的名师资源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作为片区龙头园,该园针对各结对园在课程开展中遇到的困难,邀请专家入园指导,现场诊断、点拨;每学期开展片区开放活动,展示优秀教学成果,并组织优秀骨干教师开展入园指导、同课异构、送教入园、资料捐赠等,在开放学习、互动交流中,赋能片区教师专业成长与幼儿园质量提升。
在优质公办园的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下,集美区已形成“大片区+小片区”“示范园+普通园”“公办园+民办园”梯度结对格局,充分发挥城乡一体化全覆盖小片区管理模式,推动民办幼儿园规范办园水平与保教质量提升。
目前,全区共有9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10所市级示范性幼儿园、44所区级示范性幼儿园,示范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9.19%。
练兵研训多管齐下
锻造高质量教师队伍
近年来,集美区涌现出不少优秀青年教师,杏林中心幼儿园老师树剑国就是其中之一。她于2020年底入职,2021年12月就获得了厦门市第五届幼儿园“观察解读幼儿”岗位练兵三等奖,2022年又连续揽下两项大奖——厦门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岗位练兵市级竞赛综合奖二等奖及教研活动项目单项第一名。这样坐火箭般的成长速度,是如何做到的?
“在集美,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力量。”树剑国说,从入园第一天起,园长就给予她极大的实践自由,在时间、空间上大力支持她开展教学实践,这为后来的屡次获奖奠定了基础,“就在市赛的前一天,区进修校教研员、各位导师和园长还在逐页逐句指导我打磨课件,直到深夜。”
集美区结合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等竞赛,采用名师指导、专题培训实操演练等方式,为成长期的青年教师创造专业成长平台。除了以赛促练,集美区为强化学前教育师资力量推出的“硬招”还有很多。
近年来,集美区以专项活动为支撑点,每年举办幼儿园教学教改经验交流暨课堂教学观摩研讨、幼小科学衔接研讨及农村、民办幼儿教师素质能力提升等专项研训活动,促进园所间交流学习,进一步提升教师保教水平。近三年共组织开展专项研训活动40余场,线上线下共3.8万余人次参加。
2022年,集美区成立首届幼儿园管理研修室,特邀福建省首批名园长、厦门市拔尖人才、厦门市第一幼儿园姚莉娜园长作为研修室导师,吸纳新任园长等管理干部为成员,开展系列专题培训、跟岗学习、观摩研讨等活动,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教育管理理论水平和学校管理实践能力的管理干部。
此外,集美区立足“分层推进、分类实训”,精准化、专项化定制培训内容,多渠道分层次创设平台开展培训,有力提升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先后开展首届非公办普惠性幼儿园教师岗前培训、幼儿园园长管理能力提升培训及教师保教能力提升培训、“保育提质”培训等活动,整体提升民办教师队伍素质;启动教育系统“青蓝工程”青年干部培训班、“幼教师资提质工程”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班,持续开展教学名师五级结对“双带教”等活动,系统推进青年干部及教师队伍建设。
集美区现有省学科带头人2名、市学科带头人(含在培)20名、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含在培)427名。近三年,集美教师在各类赛事中获省级奖项16人次、市级奖项305人次。该区依托课题研究,以研促教、以研促学,近三年立项省级课题17项、市级课题9项、区级课题70项,在CN期刊发表论文124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9 08: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