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随着欧美政府相继对中国纯电汽车产品大打“关税战”,汽车产业的全球化纯电转型再度成为行业聚焦的热点。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欧美政府的保护性政策,将减缓欧美车企的电动化压力,也将进一步放缓其电动化转型步伐,进而更加落后于市场新能源潮流趋势。
那么,欧美车企的纯电产品表现究竟如何,面对针对中国品牌的“关税大棒”,来自欧美的汽车品牌又有着哪些回应,无疑更加值得关注。
聊品牌:欧洲品牌抵制加关税 美国车企态度很暧昧
在中国汽车产业产销量纷纷突破3000万辆的背景之下,全球车市正在经历纯电转型的阵痛期。据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465.3万辆,同比增长35.4%,其中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949.5万辆,占全球销量的64.8%。美国和欧洲2023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294.8万辆和146.8万辆,同比增速分别为18.3%和48.0%。
由此可见,纵然欧美市场中,新能源产品的销量同步呈现上扬之势,但总体增幅更加趋于平缓,尤其是美国市场中纯电产品的投放和增速更是毫无亮点可言。对此,美国政府已经在今年五月官宣,将大幅提高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钢铁和铝、起重机等产品的关税。其中,针对电动汽车的关税由目前的25%提升至100%。
此外,欧盟同样发布声明称,拟从7月4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具体而言,欧盟委员会对三家抽样中国汽车生产商征收的关税分别为:比亚迪17.4%、吉利20%、上汽集团38.1%。中国其他参与调查但尚未抽样的电池电动汽车生产商将被征收21%的加权平均税。
针对这一话题,《一品汽车》同步致电总部位于欧洲的部分车企,其中,宝马集团表示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错误的决策,将坚定不移地拥护自由贸易。类似增加进口关税这样的保护主义措施,无法帮助企业提升全球竞争力。宝马集团坚定不移地拥护自由贸易。大众汽车则表示,对欧洲、尤其是德国汽车行业来说,这一决定弊大于利,我们对自己的产品和创新能力充满信心。
针对这一话题,梅赛德斯-奔驰发布公告表示,始终支持基于世贸组织规则的自由贸易,包括所有市场参与者应享有同等待遇的原则,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将给各方带来繁荣、增长和创新。如果任由保护主义趋势抬头,将对各利益相关方造成消极的后果。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欧洲车企相继表态反对增加关税之际,总部位于美国的通用、雪佛兰以及凯迪拉克等品牌却并未对此发布声明,其态度更是被诸多业内人士质疑。无独有偶,近期,美银证券分析师John Murphy在一份报告中表示,福特汽车和通用汽车等传统美国汽车制造商应该尽快退出中国市场,以便在成本高昂的电气化转型过程中保留资本。对此,《一品汽车》联系通用在华公关负责人,对方表示,通用并未有撤出中国市场计划,后续,我们也将持续关注相关事宜。
在《一品汽车》看来,关税政策一旦成型,虽对中欧经济往来形成极大干扰,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车企新能源崛起速度之快,已然令欧美政府忌惮。如能深挖技术潜力,以硬实力为底色,扛过这段艰难时刻,那么迎接中国车企便将是一片光明景象。
看产品:欧美纯电车续航不虚标 但成本把控不佳
在市场层面采取“关税政策”,限制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同时,相信也有很多朋友对欧美车企的新能源产品报以极大兴趣。近日,英媒CarWow便集齐了6台热门的纯电车型,包括:保时捷Taycan、奔驰EQE、特斯拉Model 3、极星2、宝马i5和比亚迪海豹。
据《一品汽车》了解,此次测试尽量模拟真实的使用情况,所有车型设置为标准驾驶模式,并随心所欲的使用空调、车机系统,而且加速超车等等也是没有特别的限制,直到出现续航低/电量低警告,再切换到节能模式,并尽量尝试续航最大化。此外,测试的途中,还经历了暴雨和低温等环境。
就结果而言,搭载更大电池组的Taycan赢得续航里程的胜利,但其88%的续航达成率,仅仅处于中流水准。而能耗表现最好的是奔驰EQE,续航达成率高达94%,特斯拉Model 3的续航达成率为90%,而比亚迪海豹的能耗表现则位列第三,87.5%的续航达成率,同样比较亮眼。另外两款新车,极星2和宝马i5的表现偏于平淡,续航达成率均为82%。
对此,《一品汽车》认为,在相同环境下,欧美品牌的新能源产品续航表现并不逊于比亚迪等中国车企。但就成本控制和产品售价而言,动辄数十万的欧美新能源车,相较比亚迪的亲民战略则毫无优势可言。
相信当欧美关税大棒正式挥下的时刻,中国车企将经历前所未有的纯电出海阵痛期。但正如前面提到的,我们相信有技术、有实力、有智能化优势以及有体系能力的中国车企,能够打赢这次出海战役,因为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深耕已久的中国品牌们,真的既强大又顽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6 12: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