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对话 | 出门问问李志飞:希望劝大家不要冲动做大模型,复制OpenAI没有意义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4-21 20:00:00 来源:搜狐科技
对话 | 出门问问李志飞:希望劝大家不要冲动做大模型,复制OpenAI没有意义

出品|搜狐科技

作者|潘琭玙

4月20日,出门问问带着“序列猴子”大模型加入激战正酣的战场,CEO李志飞也表达了做大模型的决心,“可能是我最后一次All in去干一件事情”。

自百度“文心一言”拉开序幕后,4月份以来,阿里、华为、腾讯、商汤纷纷进场,短时间内超30个大模型呈百花齐放态势。

但李志飞却成为站在风口之上的“劝退派”,他在与媒体对话中解释了自己希望“劝一些人别做大模型”的初衷,是希望大家不要那么冲动。他认为,“入局第一天就想清楚,如果你是做大模型本身,做完后的下一步是什么。”但他也明确,出门问问All in大模型是他冷静思考后的决定。

他的朋友圈简介写着“Build AGI and Make AGI Accessible”,在对话中,他数次提及自己大量的时间在于理解这个模型本身,并把它变成可用的产品。

对他而言,近期对大模型的认知变化在于沉淀了长期主义的心态。此前他认为大模型壁垒高,但眼下门槛被踏破,玩家涌入竞争激烈,他希望基于出门问问的底子去做大模型,真正落地到应用场景。

他透露,在2月份的饭局上王慧文对大模型十分上头,并将其评价为“伟大的事情”。但李志飞则更多考虑效率与可用性,如何在同质化竞争中走出差异性。他表示,“我的价值就是我能用1/10的钱,干出比别人10倍好的事情。”

他也直面差距。在发布会的演讲中,他直言若GPT-4目前评分是100分的话,“序列猴子”目前只有50分,但他对50分很满意,他认为做大模型要循序渐进,“不要一上来就搞应试教育。”

而对于大模型领域的中美差距,他认为国内目前落后GPT-4约16个月。他的依据是,Google于 2022年1月发布的指令学习大模型Google FLAN约为目前大部分国内企业所处的模型阶段。此前李彦宏表示文心一言与GPT-4的差距为2个月,而周鸿祎则认为,中美的AI技术差距是24个月。

前些时日,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声称我们已处在大模型时代的尾声,李志飞对此持完全相反的观点,他认为大模型只是刚开始,模型的规模也会有很大的变化。同时,他也不认为应该做“中国的OpenAI”,他认为复制没有意义,“我更在乎能不能发挥我的才智,跟别人做的不一样。”

他对出门问问做大模型有商业化的实际考量,但他也是“AGI”的技术信徒。他将大模型比作人类发明的“上帝”,“我们对它很不了解,但我们可以对它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它对人类的大脑本身会有更多新的认知。”他直言,近期觉得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每天体验与分析自己大模型,去发现与理解。

以下为对话精编:

媒体:之前跟王慧文一起吃饭聊了什么?

李志飞:那天晚上老王也是比较上头的,但他自己对AI肯定是不了解的。所以我们当时聊了很多,比如说大模型是怎么回事,在中国会怎么做、竞争会怎么样。我说到竞争的时候,他说,“李志飞,这么伟大的事情,你还关心竞争。”他是非常上头,我有点上头,但肯定没有他那么上头。我们也聊过怎么互相合作,但我还是要在出门问问做大模型,而他是要独立做大模型,所以我们没办法有比较紧密的合作。

媒体:关于大模型近两个月有没有什么认知上的变化?

李志飞:从技术层面,我觉得大模型就是人类发明的一个上帝,我们对它很不了解,但我们可以对“上帝”去做很多分析研究。其实我大量时间也都是在understand,我想去理解这个模型本身,把它变成可用的产品,我觉得这个事情需要花时间去做的。

从商业层面,我以前说All in做大模型,但现在我不单独搞公司,而是利用我们已有的去做大模型。当时的判断觉得大模型壁垒很高,玩家少、投入大,但是现在到处都是大模型,竞争也很激烈。所以我调整了方式,我就是要长期主义,如果很急躁就会很痛苦。

媒体:近期大家一直讨论中美的差距,有的人说几个月、有的人说几年,这个话题您怎么看?

李志飞:我认为是16个月。在2020年6月份GPT3发布,到了2022年3月份GPT3.5发布,这中间其实发生了一件事,2022年1月谷歌发布指令学习大模型FLAN,中国企业目前发布的一批大模型与FLAN水平相近,如此推算,中美大模型的差距为16个月。

媒体:您感觉国内大模型会陷入同质化竞争吗?

李志飞:短期内我觉得同质化是必然的,因为它太容易达成共识了。很多人进来做大模型,先要求一个确定性,做完全不一样的东西不确定性太高。刚开始肯定是比较同质化的,但到后面,无论是巨头,还是新加入的创业公司,都得找到自己独特的定位。

媒体:上周OpenAI CEO奥特曼发表了一个观点,说巨型模型的时代结束了,OpenAI也估计扩大模型规模会出现收益递减,您认为大模型这条路还能走下去吗?大小模型协同应用会是更好的方法吗?

李志飞:我觉得这些观点大家听听就好了,不要觉得奥特曼说的就一定对。在我看来大模型只是刚刚开始,肯定没有接近所谓的“尾声”,模型的规模也肯定会有很大的变化。

大小模型协同是有可能的,因为用大模型要考虑价格高、回应速度各方面。每一个问题进来,可能会有某种办法在之间达成一些协作。像我们并不是所有的答案都是从大模型出来的,有一些的答案就是我们以前传统的系统出来的答案,比如天气、附近的川菜馆等

媒体:眼下大量入局者涌入大模型赛道,也纷纷在做自己的大模型。但是您的观点其实是站在风口上反而变得冷静了,您之前提到说“希望劝一些人不要去做大模型”,为什么这么说?

李志飞:我是想劝大家不要那么冲动,入局第一天就想清楚,如果你是做大模型本身,做完大模型以后,下一步是什么。比如你的商业定位、独特的竞争优势、在哪一些场景去落地。我感觉过去这一个月太疯狂了,无论是巨头每一个人都很急。所以希望大家可以更加理性,但是对出门问问而言,我们All in做这个事情是确定的。

媒体:之前您说有“中国的open AI”,然后但是前两天您说中国有50个大模型,但是不会出现OpenAI,原因是什么?

李志飞:其实我从来没说过会有中国的OpenAI。第一复制OpenAI没有意义,第二也不一定能够跟得上。就算是今天要我重新来一遍,我能够做到今天出门问问的样子吗,我觉得不一定。所以也不太可能去重复做出OpenAI,他们找了很不一样的一条路,而且国内外的创投环境不一样,所以也要因地制宜。中国的OpenAI也不会是出门问问的目标,我的初心是去造大模型、理解大模型、把大模型用起来。我觉得我的价值就是我能用1/10的钱,干出比别人10倍好的事情,我更在乎能不能发挥我的才智,跟别人做的不一样。

媒体:您觉得未来有机会的话,是创业公司能更好地走出来还是头部企业?

李志飞:之前有人说过,头部企业没有办法实现自我的革命。但我还是觉得以今天中国巨头的努力程度,他们已有的业务很难被颠覆。他们确实有可能把它已有的业务去升级。

然后对创业者而言,找到to B我觉得还是会有机会,最后还是取得供需的平衡。可能会有新的应用形态或者智能硬件载体,这个可能是创业公司的机会。

媒体:出门问问如何去思考成本问题?有没有思考,引进什么样的投资者或者选择怎么样的投资者?

李志飞:我们其实不融资。2012年至今,出门问问到了这个阶段,我不需要进入融资再烧钱,之后开始亏损再进入裁员优化的循环。我们公司的商业化做得是挺不错的,目前要烧钱的也就是大模型部分,我们过去还是融了不少钱,所以我们账上还有不少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1 21: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对话李志飞:AI大模型创业,CEO千万别忽悠自己
...职于美国硅谷研究院、在谷歌专攻NLP(自然语言处理)的李志飞惊叹。一个月内,他两次动身前往人工智能的前沿阵地,逢人必谈大模型。行走在硅谷学院路上,他不止一次地被人喊住,问他为
2023-05-18 14:00:00
对话李志飞:大模型的关键在于如何把大模型用起来 | 年度AI对话
...的技术能力与应用潜力。 本期我们邀请到了出门问问CEO李志飞。 李志飞是懂行的。作为出门问问的创始人,也是前Google总部科学家,自然语言处理及人工智能专家,他既懂语音交互
2023-05-08 14:11:00
出门问问发布大模型“序列猴子”,李志飞:做人类的CoPilot是大模型最好的工作
...宣布内测探索大模型“序列猴子”。出门问问创始人兼CEO李志飞介绍,该名字灵感来源于数学家埃米尔·波雷尔在20世纪初提出的“无限猴子”定理。根据该定理,如果一群猴子随机地敲打一
2023-04-20 20:00:00
出门问问内测大模型“序列猴子”,CEO李志飞:我们不融资也能支撑研发
前Google科学家、出门问问创始人兼CEO李志飞(来源:出门问问)随着人工智能(AI)竞赛加剧,最近两年极少公开露面的李志飞
2023-04-21 14:00:00
出门问问CEO李志飞:算力本身并不构成大模型竞争壁垒 【出门问问CEO李志飞:算力本身并不构成大模型竞争壁垒】《科创板日报》8日讯,在今日举办的2023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成
2023-09-08 12:27:00
科学家提出情景学习新范式,让学霸大模型向学弱大模型输送能力
近日,上海算法创新研究院大模型团队的研究员李志宇和同事提出一种情景学习新范式:SLEICL(基于强模型增强的情景学习,Strong LLM Enhanced ICL)
2024-03-01 09:36:00
3大关键词,解读全球首个万字创作大模型“中文逍遥”
...整的故事。”这是一个普通的文学爱好者,向一个创作大模型提出的问题。根据这个想法,大模型快速生成了故事框架概要和章节结构。3分钟后,这部大模型写的小说字数已经超过1.2万,行文
2023-10-16 14:49:00
超30个国产大模型混战:华为百度阿里腾讯,谁能成为“中国的OpenAI”?
...30个大模型。此前宣布大模型创业的出门问问创始人、CEO李志飞则预计,中国未来1-2年会看到50家以上公司做大模型。国内目前布局AI大模型的企业和机构 资料来源:民生证券这场
2023-04-18 13:00:00
chatgpt爆火背后,生成式ai是否只是昙花一现
...”,这样的进步令行业感到震惊。但出门问问创始人兼CEO李志飞虽然也肯定了ChatGPT的变革,但表示“它所知道的答案是缺乏逻辑起点和推理规则
2023-02-01 14:50: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百度发债,释放何种信号?
9月8日,百度宣布计划于美国境外以离岸交易方式,发行以人民币计值的优先无担保票据;票据发行所得款项净额将用作一般公司用途
2025-09-13 09:38:00
不挤牙膏、全面堆料,iPhone 17能赢回中国用户吗?
“透视图”是36氪新推出的轻量化数据图文栏目——以数据透视趋势,以图片呈现要点。"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data
2025-09-13 14:55:00
全网高呼“小米太子你糊涂啊”,他被辞退揭开大厂的头号隐患
数日前人们讨论得有多热闹,如今的沉默就多震耳欲聋。小米辞退被外界称为“雷军接班人”的王腾一事,似乎再无下文。就连王腾以前几乎天天发的微博
2025-09-13 23:24:00
鲁网9月12日讯近日,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专家朱大培携蘑菇车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优锘科技有限公司、泰安协同软件有限公司一行来高新区调研数据要素相关工作
2025-09-13 08:51:00
德百家电澳德乐店开业盛典暨卡萨帝美食争霸赛报名火热开启
鲁网9月12日讯(记者 逯广宇 实习记者 李安琦)当智能科技邂逅舌尖美味,一场兼具创意与惊喜的盛宴即将登场!9月10日
2025-09-13 09:26:00
江苏南京:机器人“交警” “上岗”倒计时
机器人“交警” “上岗”倒计时能指挥交通,会查酒驾和巡逻,正由宁企携手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头羊”联手开发众擎机器人未来将走上大街
2025-09-13 09:57:00
济南能投集团斩获CMMI5级国际认证,软件研发实力跻身国际领先水平!
近日,济南能投集团山东和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同信息”)成功通过全球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最高等级——CMMI5级认证
2025-09-13 12:04:00
济南能源投资控股集团2025年高校毕业生业务轮训圆满收官
9月12日,济南能源投资控股集团2025年高校毕业生业务轮训工作正式落下帷幕。本次轮训为期两周,聚焦新入职大学生成长需求与能投集团人才储备目标
2025-09-13 12:11:00
数智化会员经济峰会暨数韵商城产业集群品牌盛典圆满落幕!
数智化会员经济峰会暨数韵商城产业集群品牌盛典2025年9月9日,湖南长沙星光熠熠、热潮涌动!绿之韵·数韵国际重磅打造的数智化会员经济峰会暨数韵商城产业集群品牌盛典盛大启幕
2025-09-13 15:20:00
叫叫亮相2025年服贸会 儿童数字内容领域创新成果集中亮相
2025 年 9 月 10 日至 14 日,以 “数智领航,服贸焕新” 为年度主题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 “服贸会”)在北京盛大举办
2025-09-13 15:20:00
贵州酒业封坛策划公司亿加管理助力酱酒产业峰会、封坛文化节落地
项目总策划总负责人:龙亿加(龙娟)项目总督导执行人:甘霖项目服务体系督导:甘霖项目营销体系建设:胡建强项目销讲营销成交:胡建强项目营销辅导:刘进路项目品牌视觉管理:张怀宇项目仪式指导司仪:一洋从 “基础筑基” 到 “细节落地”
2025-09-13 15:21:00
当前,人工智能以颠覆性力量重塑教育生态,为人们带来高效、个性化的学习体验。聚焦国内,教育数字化已成为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
2025-09-13 15:22:00
亲邻科技双展联动首发骑手友好通行服务 智慧社区方案硕果累累
近日,深耕行业十年的亲邻科技,以“智慧社区整体解决方案”先后亮相“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和“2025外滩大会”。通过此次双展联动
2025-09-13 15:24:00
“苏超”元素闪耀2025中国体育“两个博览会”
如今的苏州,什么最能牵动人心?是曲径通幽的古典园林,还是夜半钟声的千年古刹?是,却也不全是。一种全新的城市脉搏正在这里强劲跳动——那便是“苏超”
2025-09-13 17:53:00
为什么年轻人拒绝精致累?今年秋天,舒服才是最大的时髦
时尚不再只为被看见,更为被感知。TikTok Shop最新趋势报告指出,舒适、功能与多场景适配成为消费者决策的关键。一
2025-09-13 21: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