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秦汉时期的步兵兵种划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03 15:30:00 来源:戏说三国

秦汉时期的步兵兵种划分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黎子堂

字数:5332,阅读时间:约14分钟编者按:汉代地方军包括了轻车、骑士、材官、楼船以及地方的一般兵卒。其中材官为步兵,源于先秦时期的材士。关于材士材官的历史发展,张仲立先生已经做过详细考证。张氏认为秦代始有材官之设,后流行于汉代,是具有常备军性质的步兵。[1]但关于材官包含的具体兵种,张氏没有进一步讨论。此后有关材官的研究,也多从兵制、赋役制度、社会等级等方面入手,如李昭毅、杨振红、王彦辉等学者主要从赋役角度出发探讨材官与正卒、郡县卒的关系[2],日本学者如高村幸武等则侧重材官的身份地位的研究[3],鲜少探讨材官的兵种性质,殊为可惜。本文希望,在前辈学者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史料文献记录与考古发现的结合,探讨西汉材官兵种问题,以期为西汉材官问题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兵种体系的建构

西汉之材官为步兵,已为学界共识。汉代步兵强调多种步兵相互配合作战,晁错在《言兵事疏》中即提到“劲弩长戟”“坚甲利刃,长短相杂”为汉军长技。材官作为汉代地方军中的常备步兵,其步兵兵种自然是多样的。但关于步兵兵种的划分,则说法颇多,黄今言先生将西汉步兵划分为甲士步兵、强弩步兵、轻装步兵三种。[4]白建钢先生则将步兵划为轻装步兵、重装步兵、弓弩兵、基干步兵。[5]

另外,西方学者阿彻琼斯也提出过一套冷兵器时代的兵种划分体系,其中将步兵划分为重装步兵与轻装步兵。[6]需要说明的是,这三种划分都有明显的缺陷,黄氏、白氏的划分缺乏严格的划分标准,而阿彻琼斯的划分虽然有严格的划分标准,即通过是否采用冲击方式作战,是否使用投射武器,是否穿戴重型盔甲来区分轻重装步兵,但这一标准是构建于古希腊古罗马军队的基础上,无法适用于秦汉时期的中国军队。

例如,兵马俑一号坑中出土的扁鬓甲俑,其中一式甲俑披赭色盔甲,持弓弩[7],该类甲俑盔甲被归类于中型盔甲,秦俑坑中的重装步兵基本穿戴此类盔甲[8],这种重装弩兵该如何归类就成为一个问题,另外,还有杨家湾汉墓兵马俑中有大量賨人兵俑,该类兵俑无甲,但从俑上的姿势判断,是属于采用冲击方式作战的步兵[9],被白建钢先生划分为轻装步兵[10]。

所以,秦汉时期中国军队存在的这些披戴甲胄采用投射武器作战的和采用冲击方式作战却无甲的步兵,该如何划分其兵种,就成为了一个问题。

所以,为了方便下文的讨论,笔者尝试在黄今言、白建钢、阿彻琼斯三位的兵种划分基础上重新建立了一套符合秦汉军队实情的步兵兵种划分标准:重装射手:穿戴盔甲,主要使用投射武器作战的步兵轻装射手:无甲,主要使用投射武器作战的步兵重装步兵:穿戴盔甲,主要使用近战武器作战的步兵轻装步兵:无甲,主要使用近战武器作战的步兵

这里要注意,步兵和射手的区划在于主武器的划分,射手同样携带有刀剑短兵来自卫,但其主武器仍是投射武器,故不属于步兵。

同时,少部分步兵可能会携带弓弩或标枪等投射武器,在作战中采取先投射削弱对手,再发起冲锋来决定胜负的战法。这类步兵决定胜负的主武器仍是近战武器,故还是算作步兵,而非射手。

综上,初步确定了材官下包含的四大类兵种:重装射手、轻装射手、重装步兵、轻装步兵。

材官中的轻重装射手

弓弩是秦汉军队的重要装备。可以确定的是,材官中有相当比重的重装/轻装射手,秦末材官初设后到楚汉期间,材官中已经出现专门的射手编制,如周勃曾为“材官引强”[11],申屠嘉曾为“材官蹶张”[12]。

按孙闻博先生解释,引强为使用臂张弩的臂张士(也有可能是使用弓箭的射手),赾张为使用脚张弩的蹶张士[13]。前者应该属于轻装射手,后者,则可能轻重装皆有。西汉的材官当沿袭了秦材官中蹶张和引强的编制。

但一些学者在对材官的研究中,往往只认识到材官中的射手属性。如杨振红、王彦辉等几位先生。杨氏认同重近启树等学者“秦汉简牍材料中的发弩、黄弩等为材官”的观点,引申出“材官主要由擅长发射弓弩的射手构成”一说。[14]王氏也认为“发弩即是普通材士(官)”,并认为“(材官)都要掌握引强弓弩,脚踏强弩等技巧”[15]

材官与发弩/县弩的关系,这里暂且不谈,先说材官=弩手的观点,论据主要是前引周勃、申屠嘉的事例、以及秦二世“尽征其材士五万人为屯卫咸阳,令教射狗马禽兽。”[16]中“教射”一词,还有《汉官仪》中“命天下郡国选能引关蹶张,材力武猛者、以为轻车、骑士、材官、楼船。”的选拔标准。这几条论据其实并不能用来说明材官=弩手,下面依次分析:

第一点:周勃为材官引强,申屠嘉为材官蹶张,二者均为射手无疑。但需要指出的是,他们的完整身份是材官+引强,和材官+蹶张。即他们是材官中的引强和材官中的蹶张。睡虎地秦简《秦律杂抄》所记:“轻车、赾张、引强、中卒所载傅到军,县勿夺。”,其中赾张即蹶张,中卒,孙闻博先生解释为中军持长矛的步兵。[17]据此来看,蹶张和引强只是诸多兵种之一,还有中卒这种持长矛的步兵存在。

第二点:秦二世征材士五万人一事,其“教射狗马禽兽”只是表面的目的,真正目的更可能是稳定关中的局势,不能据此认为五万材士尽皆射手。从军事角度来说,也不可能存在五万纯射手的部队。

第三点:《汉宫仪》中“选能引关蹶张,材力武猛者”的选拔标准,笔者以为,“能引关蹶张”当只是一种检测手段,要能做到“引关蹶张”者,才算得上“材力武猛者”未必是说选出来的材官就都是射手,况且,此条要选拔的除了材官,还有“轻车、骑士、楼船”。而骑士在马上是不可能使用需要脚踏的蹶张弩的。

综上,三条论据均无法用于论证材官=弩手之说。只能说明,在材官中包含有蹶张、引强这类射手。当然,考虑到《汉书-王尊传》中曾提到傅刚作为校尉将千余迹射士执行剿匪任务,迹射士应属材官一种,则材官中也存在以射手为主体的部队。

回到材官与县弩的关系问题上。材官不等于县弩。那么县弩有可能是材官中的一种吗?这点,李昭毅先生已经从县弩“春秋射”和材官“都试”的不同点出发,论证了县弩与材官具有本质区别。[18]而通过前引《秦律杂抄》也可以发现,材官中的射手,即引强、蹶张(赾张)是单独分开称呼,而不是统称县弩的。不过考虑到,在边境,有骑士出任或代理燧长的案例,考虑到骑士材官均有半官版半民的身份,[19]统领发弩/县弩的发弩啬夫,有可能是由地方材官充任。

最后总结一下,材官中包含于轻装或重装射手,即文献和简牍中所谓赾张、蹶张、引强。这部分在材官中占有相当比重,部分地区或者部分特殊编制部队中的材官可能以轻重装射手为主体。同时,材官中的轻重装射手可能在地方上充任发弩啬夫一类军事官员。

材官中的轻重装步兵

上一节已经说明了,射手只是材官中的一部分,作为常备军,材官中应还包含有其他兵种,即主要使用近战武器的轻重装步兵。

秦-西汉间已有按照兵器独立编组的部队存在,兵马俑坑中,即有将长铍兵单独编列成方阵的情况。[20]。

另外从汉初功臣的履历中也可窥见一二,如韩信曾在项羽麾下执戟[21],中邑侯朱进“以执矛从入汉”[22]、安丘侯张说“以执铍从入汉”[23]。另外功臣表中还有大批曾为执盾的功臣,如孔聚,缯贺等,关于执盾,笔者推测为使用剑盾的重装步兵,因为纵观古今战史,未见有仅使用盾牌的士兵存在,而结合樊哙在鸿门宴上执剑盾突入的情况来看,当时剑盾兵应也是较常见的兵种。

在功臣年表中,还有各种“以卒从/起”的功臣,“执X”的地位应该高于卒,大致可对应材官这类职业士兵。据此来看,则材官中当有矛兵、铍兵、戟兵、剑盾等诸多兵种。除了戟兵、矛兵、铍兵、剑盾兵。前引马王堆三号墓遣策中有提及轪侯家卫队的从者中,还有“执短铩”者,材官中应也有类似的铩兵存在。

这种使用单一兵器的纯队编制,最高级别应是一个都尉部,如周灶曾为“长铍都尉”,从“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24]“(吴王)使一都尉五百人围守盎军中”[25]来看,汉初一都尉大概在五百人上下,则周灶作为长铍都尉所统领的长铍兵当有五百人左右。其他单一兵器的纯队最高级别编制应与此接近。

前文提到,材官中的射手可能充任发弩啬夫、而从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秩律》看,除发弩以外,基层的军事官员还有矛长一职,应是负责指挥训练使用长兵的步卒的军官。那么,这类军官应有可能由材官中使用长兵的士兵,如前面提到的执戟、执矛、执铍等充任。

再就是是否披甲的问题,这是划分轻重装步兵的重要指标。笔者以为,关中关东地区的材官或许以重装步兵为主,因这些地区经济发达,有财力购置大量的甲胄以武装材官这类精锐,这点从东海郡武库中庞大的甲胄库存也可窥见一二。

而像巴蜀地区的材官,可能受限于财力,或者作战习惯,地形限制,会以轻装步兵为主。这点在杨家湾汉墓兵俑中尤为突出。杨家湾汉俑中那批露鬓,不佩戴武弁,着虎纹单衣,持长矛的兵俑被考定为賨人,即来自巴蜀地区的材官。[26]他们“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陷阵,锐气喜舞”,出于高速机动冲锋的需要,故而不披甲,但持长矛类兵器,属于轻装步兵。

总结一下,材官之中有相当数量的轻重装步兵,包含了铍兵、矛兵、戟兵、铩兵、剑盾兵等,其中经济发达的关中关东地区材官,以重装步兵为主,而像巴蜀地区材官,则以轻装步兵为主。

余论

材官作为西汉时期的常备步兵,职业军代表,其构成了汉朝军事力量的中坚。其兵种体系完善,有轻重装射手,轻重装步兵,在战时可独立编组为一支精锐力量,也可以少量材官为核心或基层军官,编入大量卒以迅速形成堪战的部队。在和平时期,部分材官充任地方上的基层武官,负责卒的军事训练,维护社会治安。

可以说,秦-西汉间的材官制度,从军事角度来说,是一种优越的制度,不仅保障了国家常年拥有高素质的专业军人,其多兵种的体系还使得其随时可以独立编组成完整的机动力量来使用。

参考资料:

阿彻-琼斯著/刘克俭,刘卫国译:《西方战争艺术》.海南出版社.2017.10.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始皇陵秦俑坑考古发掘队编著.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一号坑发掘报告1974-1984上.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10

孙闻博著.秦汉军制演变史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04

黄今言著.秦汉军制史论.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07.

杨振红著.出土简牍与秦汉社会续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2.

王学理著.秦俑专题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06.

白建钢.论秦俑军队的铠甲[J].考古与文物,1989,(第3期).

白建钢.西汉步、骑兵兵种初探[J].先秦、秦汉史,1986,(第5期).

王彦辉.论秦汉时期的正卒与材官骑士[J].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2016,(第1期).

李昭毅.从兵役分流看汉代地方军的组成.东吴历史学报.2015(第33期)

高村武幸著.杨振红译.关于汉代材官、骑士的身份[J].简帛研究.2004,(第1期

王学理.长铍春秋[J].考古与文物,1985,(第2期).

1.张仲立.材士材官考论[J].秦文化论丛,1999,(第0期).↑

2.李昭毅.从兵役分流看汉代地方军的组成.东吴历史学报.2015(第33期)

杨振红著.出土简牍与秦汉社会续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2.

王彦辉.论秦汉时期的正卒与材官骑士[J].历史研究,2015,(第4期).↑

3.高村武幸著.杨振红译.关于汉代材官、骑士的身份[J].简帛研究.2004,(第1期)↑

4.黄今言著.秦汉军制史论.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07.↑

5.白建钢.西汉步、骑兵兵种初探[J].先秦、秦汉史,1986,(第5期).↑

6.阿彻-琼斯著/刘克俭,刘卫国译:《西方战争艺术》.海南出版社.2017.10.↑

7.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始皇陵秦俑坑考古发掘队编著.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一号坑发掘报告1974-1984上.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10.↑

8.白建钢.论秦俑军队的铠甲[J].考古与文物,1989,(第3期).↑

9.刘晓东.咸阳杨家湾兵马俑及相关问题初探[J].文博,2009,(第2期).↑

10.白建钢.西汉步、骑兵兵种初探[J].先秦、秦汉史,1986,(第5期).↑

11.《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12.《史记-张丞相列传》↑

13.孙闻博著.秦汉军制演变史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04↑

14.杨振红著.出土简牍与秦汉社会续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2.↑

15.王彦辉.论秦汉时期的正卒与材官骑士[J].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2016,(第1期).↑

16.《史记-秦始皇本纪》↑

17.孙闻博著.秦汉军制演变史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04.↑

18.李昭毅.从兵役分流看汉代地方军的组成.东吴历史学报.2015(第33期)↑

19.高村武幸著.楊振紅译.關於漢代材官、騎士的身份[J].简帛研究,2004,(第1期).↑

20.王学理.长铍春秋[J].考古与文物,1985,(第2期).↑

21.《史记-淮阴侯列传》↑

22.《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

23.《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24.《史记-萧相国世家》↑

25.《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26.刘晓东.咸阳杨家湾兵马俑及相关问题初探[J].文博,2009,(第2期).↑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黎子堂,任何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3 21: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骑兵在冷兵器时代被称为“战争之王”,是为什么?
骑兵为什么被称为战争之王?我发现古代战场上最牛的兵种就是骑兵。几乎无人能挡,那么骑兵为啥这么厉害,甚至被称为战争之王呢?俗话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骑兵的主要优点就是‘‘快’’,我国
2022-12-25 11:43:00
骑兵和步兵都是用于军事作战的军种,这两个兵种在战争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在古代的时候,步兵是一支军队中的主要作战力量。而骑兵因为比步兵作战更灵活,所以骑兵主要担任正面突击,还有迂
2024-06-04 20:29:00
三国志7:兵种最全情报整理,你最喜欢哪个兵种?
...编比较喜欢的一作,不仅因为是RPG成长,还有非常丰富的兵种和装备,并且这些兵种与三国演义非常吻合,因此玩的时候脑海就会同时回顾经典《三国演义》的画面,当然还有各位著名演员如陆
2023-01-12 22:17:00
三国志6:各兵种小研究,谁是性价比之王?
三国志6开拓了单挑可让玩家参与、不同武将理想、不同兵种等,可以说刚接触时完全耳目一新。但同时由于当时没有教学关,很多玩家解除后有点不知如何下手,特别是多兵种的导入,往往遇到一座城
2023-01-12 22:15:00
《纸上谈兵模拟器》经营模拟游戏,类似古代军事地图来游玩
...单调,甚至有种网上随意下载的感觉。游戏的一大亮点是兵种克制,也是游戏中最大的策略性,如何合理运用已有的士兵种类来攻略别的国家是一场游戏中玩家最多的策略考虑,不过让人不太舒服的
2022-12-28 22:37:00
为何宋朝会亡在骑兵手里呢
我们知道现在的兵种,大致分为了步军、空军、海军,其中步兵是历史最长的一个兵种。但是却不是最厉害的兵种,在没有飞机坦克、航母战舰的古代,最强的兵种无疑是骑兵,凭借着马的冲击力,让士
2023-05-14 06:28:00
三国志系列的技术研发,每一部作品的你都搞懂了吗?
...马、弓、强弓或打造舰船;三国志6就是特定城池出特定兵种,例如益州城池可征山岳兵、扬州城池可征水军、幽州/雍州/并州可征骑兵、异民族又有特定的铁骑兵等。 结论:都不用研发。2
2023-01-12 22:33:00
不进则退,看战国首霸魏国是如何一步步衰弱的
...国之间的作战模式还是以车战为主,也就是以车兵为主力兵种。虽说步兵也有,但一般只作为辅助。所谓的“车乘之国”中的车乘,指的就是车兵。然而到了战国时期,随着用兵的越来越诡,车兵机
2023-06-16 11:38:00
谁才是称霸战国的精锐军 队
...败。这时齐国轻步兵的一次经典战役。魏武卒之前的两个兵种都突出一个机动性和精锐性,战国初期的魏国走的路线较为传统,他们突出一个专业,强调的是培养战斗意志坚定,专业技术过硬的重型
2023-11-20 20: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