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海口日报
北青报记者在社交平台上搜索“代跑”关键字,可以查询到不少“代跑”信息,价位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按公里数收费。近日,多所高校通报学生“代跑”作弊情况,呼吁学生诚信跑步。5月17日,南开大学发布信息称网络上有人发布特色马拉松课程的“代跑”信息。5月15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通报了27名学生的作弊情况。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一些高校为遏制“代跑”现象会开展诚信教育。(5月22日《北京青年报》)
大学生体育锻炼欠缺是一个公众关注已久的话题。2021年,教育部一份针对115余万在校学生体质健康的抽测复核数据显示,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不及格率”达到了约30%。《中国学生体质监测发展历程》显示,我国大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肥胖率持续上升,每5年提高2%到3%。因此近年来,不少高校为了督促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纷纷提出相应要求,比如规定学生每学期要累计跑步多少公里,陆续开始实施跑步打卡制度并计入期末成绩,将学生体质测试与毕业证直接挂钩等。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代跑”业务也就应运而生。
毋庸讳言,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普遍下降,请人“代跑”之风盛行,无疑是跑偏了方向。须知,跑步锻炼不是为了他人而跑,而是加强自身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有效方式,诚信跑步理应成为大学生的共识与行动。“代跑”作弊糊弄人不仅是诚信问题,更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态度。
体育锻炼关乎自己的身体健康,花钱“代跑”虽然可以临时解决问题,但却不能不计长远。有教育专家称:“‘代跑’现象背后透露出的,远远不只是大学生体质的下滑。”花钱雇人“代跑”,如同在考试中找人替考一样,都是作弊行为,是诚信品质缺失的表现。跑步可以通过“代跑”糊弄,但健康才是自己最重要的。
□王恩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3 1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