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和而不同 共绘大美丨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探索国际文化交流新模式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2-05 11:47:00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乔晓莹 孟振兴

2013年,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演讲,提出愿同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携手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得到东盟各国积极响应,开启了双方友好合作的新篇章。

正是从这一年起,南宁市倾力打造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着力构建文化互鉴、民心沟通的交流平台:过去举办的九届戏剧周共吸引了国内外272个文化机构、艺术院团参与,逾三分之一来自东盟十国;南宁市亦组织“文化走亲东盟行”演出团走进东盟国家,共开展文化活动近100场,成为助推“一带一路”文化先行,探索“和而不同、共绘大美”国际文化交流新模式的生动实践和成功范例。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也迎来具有重要意义的第十届。南宁市进一步整合资源,将活动升级为中国—东盟(南宁)文化月,持续深化中国和东盟的人文情感交融,为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续写新的篇章。

心手相牵 文化相融

“越南海防改良剧院向中国南宁市举办的第九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致以最珍重的问候和最美好的祝福!”“杭州富阳粤剧艺术传习院祝观众朋友新春快乐!”……2022年1月6日,第九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大联欢晚会通过线上展播,海内外戏剧界同仁向各国观众送去新春的祝福,当晚共有27万人次在线上观看演出。

每一次精彩演出,都是中国与东盟友谊的见证。多年来,南宁市以戏剧等文化艺术为纽带,让山水相连、心手相牵、文化相通的各国人民在戏剧周的台上台下深度交流、相互学习、共叙友情——

世界级非遗同台共演:越南表演艺术家阮氏丽玉,中国滇剧表演艺术家陈亚萍、晋剧表演艺术家武凌云等14位戏剧名家登台献艺,中国昆曲、藏戏、粤剧与泰国孔剧、柬埔寨皇家舞剧、马来西亚的玛雍戏等世界级非遗同台共演。

传统与现代“隔空”相会:戏剧周将传统艺术与现代文化交流范式有机结合,创新构建“演(演出)、研(研讨)、展(展览)、赛(竞赛)+大联欢”的“4+1”模块,形成表演实践与理论研讨相结合、竞赛与友谊并进的运作新格局。其中,作为戏剧周闭幕式的中国—东盟(南宁)大联欢晚会由中国和东盟十国合作演出,融入优秀剧目、粤剧大赛、优秀艺术家、艺术展览、东盟电影展映的颁奖仪式,已成为戏剧周最能体现合作共赢的亮点环节。

线上与线下同步联欢:已举办的9届戏剧周累计演出263场,开展戏剧工作坊96场、专题研讨18场、粤剧大赛31场、艺术展览28场,吸引了线下约50万人次、线上约890万人次参与,为各国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戏剧盛宴。

越走越亲 越走越近

壮族服饰、传统壮医、剪纸、横县大粽以及米粉制作技艺等具有广西特色的非遗文化走出国门,呈现在缅甸、老挝民众面前,引发东盟友人的追捧,成为当地媒体关注的焦点。

这是在2019年6月6日至13日“文化走亲东盟行”走进缅甸、老挝活动的场景。这次活动由南宁市政府主办、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组织实施,突出民心相通,强化交流互鉴。6场精彩的交流演出、3场斑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多场次融洽的交流座谈,展现了多姿多彩的广西民族文化,深化了南宁乃至广西与东盟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了“以走促亲”的民间外交和文化外交力量。

中国和东盟国家山水相连、人缘相亲,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厚的情谊。2014年始,南宁市依托戏剧周平台,实施“文化走亲东盟行”工程,让“亲戚越走越亲,朋友越走越近”:2017年,邕剧、粤剧、川剧、祁剧、越剧等来自中国五省(区)的戏曲艺术院团携手走进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与东盟艺术家联合演出,成为中国传统戏曲对外传播的一段佳话;2018年6月,受中国驻登巴萨总领馆委托,“文化走亲东盟行”演出团在印尼巴厘岛代表中国承担《庆祝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中印尼艺术联合表演》专场演出,出色完成任务;演出团还参加了巴厘岛第40届艺术节等一系列重要人文交流活动,向各国观众展示新时代中国戏曲工作者的良好风貌。

“走出去”+“引进来”,“文化走亲”拉近了时空、融化了距离,“1+1>2”效应凸显:广西粤剧、壮族刺绣、壮族织锦、壮族服饰、绣球制作、南宁红陶、点米成画、渡河公、壮医经筋疗法、壮医药物竹罐疗法等非遗项目在东盟国家的孔子学院、学校社区等地惊艳亮相,相近相通的传统文化受到当地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广西粤剧图片文献展”“红豆再现——粤剧《搜书院》主题展”等戏剧舞台艺术展览,“‘劳动人民的红线女’——文献图片展”“‘为了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名人与文化自信:8+名人故居纪念馆2018年度主题巡展”等艺术家专题展,以及“中国—东盟艺术联展”“美美与共——中国—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展览”“中国—东盟舞台美术设计展”等优秀传统文化展,多层面、多角度传播中国和东盟国家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

共建“桥梁” “邕”抱未来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戏剧周活动的广度与深度持续深化、内涵与外延不断拓展,常态化合作机制应运而生。

据了解,戏剧周发起建立了“中国—东盟戏剧合作交流机制”和“中国—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交流机制”,分别有国内外成员单位92家和40家,为中国与东盟在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常态化交流与合作构建起新的桥梁。

通过合作交流机制,广东省陆丰正字戏赴泰国曼谷和黎逸两地参加中国—东盟戏剧合作交流演出及第23届亚太民族学会2019年年会开幕演出,山西省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携晋剧《关公》赴马来西亚新山、马六甲、森美兰、吉隆坡等城市巡演;与此同时,越南国家剧院2018年赴深圳参加深圳小剧场戏剧展演活动,泰国组织青少年来南宁参加“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活动等。

同步开展的学术研究成果颇丰,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与东盟各国开展文化艺术研究,出版《东南亚戏剧概观》,这是亚洲及我国国内研究东南亚戏剧的开山之作,获第十六届广西社会科学成果奖;该院与泰国艺术发展大学、缅甸戏剧组织、越南国家嘥剧院等单位合作编写《中国—东盟戏剧剧本互译丛书》等,进一步加深了对彼此文化的理解。

曾参加戏剧周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毛小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国—东盟戏剧周就像美丽的南宁市花——朱槿花那样越开越美丽。未来需要大家携起手来、团结一致,向世界展示东方多元文化,传递亚洲戏剧的力量。”

“‘戏剧周’升级为‘文化月’,活动持续拓展,友谊地久天长。”南宁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市将继续依托“南宁渠道”,携手中国与东盟艺术家,秉持文化尊重、多边交流的理念,以戏为媒、汇集民心、凝聚共识,不断深化中国—东盟友好关系,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作出南宁贡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5 14: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十周年交流座谈会举行
...签署《人才培养交流合作意向书》。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各国艺术家们都在齐心协力,努力实现对中国、东盟各国优质文化艺术资源的集成和共享,积极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文
2023-12-07 09:43:00
“才子佳人”传神表演收获掌声阵阵
...记者李洋 摄本报讯(记者赵金玲)昨晚,第十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优秀展演剧目晋剧《富贵图》亮相邕州剧场,山西艺术职业学院演出团的精彩表演赢得了南宁观众的认可。随着剧情的深
2023-12-07 06:57:00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南宁持续深化面向东盟的对外文化交流——双向奔赴 越走越亲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孟振兴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孟振兴“很开心来到南宁!这是一座很漂亮的城市,美食很多
2024-06-26 07:36:00
...说。“诗歌是不分国界的,我希望能用诗歌架起越中两国文化交流的桥梁。”越南诗人阮氏梅娟是第二次参加南宁国际诗歌周活动。她说,诗歌有利于促进人文交流、民心相通、文明互鉴。她计划通
2024-11-09 19:14:00
...网-广西日报南宁讯(记者 孙鹏远)12月20日,2023中国—东盟电影文化周在南宁开幕。文化周以“光影筑梦,和合共生”为主题,将举办中国—东盟电影展映、电影共创发展沙龙、电影
2023-12-21 10:53:00
《南唐李后主》赢得戏迷喝彩
...记者 苏昭宇 摄本报讯(记者苏昭宇)昨日,首届中国—东盟(南宁)文化月暨第十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优秀剧目展演持续开展,由广东江门粤剧传习所表演的粤剧《南唐李后主》在南宁
2023-12-08 05:47:00
...017年,经过多年发展,现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电影文化交流与互鉴的一个重要平台,为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国际文化交流、民心融通进行了有益的先行探索和实践。据统计,201
2023-12-29 06:45:00
中国—东盟艺术高校联盟成员大会在南宁召开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中国—东盟艺术高校联盟成员大会在南宁召开共同发布《文化遗产与高等艺术教育创新南宁宣言》11月6日上午,中国—东盟艺术高校联盟第四次成员大会暨2024中国
2024-11-07 18:23:00
...资峰会在广西南宁成功举办,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交流合作,深化民心相通,增进政治互信,为双方共同繁荣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作为中国-东盟重要人文交流合作平台,中国-东
2023-09-24 06:5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佘峥)第三届“AI(人工智能)+公共治理”学术研讨会10月31日在厦门大学举行,探讨主题之一是大学怎么培养能适应智能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复合型人才
2025-11-02 08:11:00
92岁老人将厨房打理的像咖啡屋 孙女:爷爷一直爱整洁
大皖新闻讯 近日,江西南昌高女士拍摄了爷爷家的厨房并上传网络,干净整洁的厨房引起广泛共鸣,数百万网友观看、十多万网友点赞
2025-11-02 10:32:00
东南网11月2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在日前召开的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 2025)上,由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福建医科大学吴孟超纪念医院)曾永毅教授团队主导完
2025-11-02 11:08:00
二十公里暖心守护!大学生热心助人获市民表扬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李向湘)10月31日,武汉城市学院收到一封来自热心市民潘萍女士的表扬信,信中讲述了该校2024级工商管理1班张奥文同学在勤工俭学途中主动救助事故受伤女生
2025-11-02 12:37:00
展民企风采 绘时代华章 “青岛企业家日”主题摄影书画展盛大启幕
鲁网11月2日讯金风送爽,山海礼赞。在青岛市第五个“企业家日”到来之际,“展民企风采·绘时代华章——企业家风采主题摄影书画展”于11月1日在青岛隆重开幕
2025-11-02 12:39:00
驿站内,调解员一番耐心开导,两位因楼道堆物产生矛盾的居民终于解开心结,原本紧锁的眉头也渐渐舒展。今年以来,南寒街道玉园南社区在邻里驿站内设立调解室
2025-11-02 12:57:00
一位八旬老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11月1日在楼下晒太阳时不慎离开小区后迷路。幸好在街头被原先所住小区的邻居认出,及时联系了网格员
2025-11-02 12:57:00
家长接孩子途中,在街头遇到“扫码送文具”的地推活动。虽然当场领到了文具,但随后几天却频繁接到培训机构推销课程的电话。11月1日
2025-11-02 12:57:00
东南网11月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剑波 见习记者 陈阳阳)怀着以文会友、增进友谊的诚意,来自中国、俄罗斯、肯尼亚、法国
2025-11-02 13:21:00
西北大学校友辛周平获2025年ICCM数学贡献奖
近日,第十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ICCM2025)正式公布了各类奖项的获奖名单。西北大学1978级校友辛周平被授予2025年ICCM数学贡献奖
2025-11-02 14:11:00
第二届中国具身智能与系统大会(CEAIS 2025)在西安隆重召开
2025年11月1日,第二届中国具身智能与系统大会(CEAIS 2025)在陕西省西安市隆重召开,大会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
2025-11-02 14:11:00
西工大这门课火了!“惊动”7位博物馆馆长!
本学期,学校开设了《馆长带你看文物》的通识课程,邀请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西安博物院、汉景帝阳陵博物院
2025-11-02 14:12:00
粤陕人才精准对接!3.3万多个岗位即将在陕西7所重点高校启动招聘
“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秋季陕西地区重点高校招聘活动即将于11月4日启动,腾讯、格力、中创新航、联通、中国人寿等名企集结
2025-11-02 14:12:00
线上“达人”线下聚!在遵义乌江寨,看见数字流量遇上三农烟火
多彩贵州网讯10月30日,由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指导,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作为特邀媒体支持的2025年快手三农生态大会在遵义乌江寨举办
2025-11-02 14:21:00
近日周五下午,建行南京江宁支行临近营业结束,外汇业务柜台柏经理刚处理完一天的工作,就接到了一通咨询电话。电话那头,客户语气迟疑的提问着
2025-11-02 14: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