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成都日报
绿道安全骑行,记者一线探访——
设6000多处安全提示 14个文明驿站已投用
环城绿道上文明、安全提示随处可见
志愿者服务驿站提供多种暖心服务
环城绿道上文明、安全提示随处可见
冬日里,不少市民走出家门,在户外感受不一样的运动氛围。其中,环城生态区100公里绿道骑行成了许多市民的选择。
近日,市公园城市局和市公安局交管局联合编制了《成都市环城生态区绿道骑行管理办法(暂行)》,并已完成第二轮公开征求意见。环城生态区绿道上骑行体验究竟如何?绿道骑行安全保障措施是否到位?带着市民关心的问题,记者近日进行了实地探访。
安全标识标语随处可见
安装雨箅子提升路面排水能力
上午10时许,记者骑上自行车,从位于悦动彩林公园内的紫鸢桥一侧上道。骑行过程中,记者注意到,护栏上印有“靠右骑行 请戴头盔”的标识牌,地面用喷漆绘制的“慢行”标语也是随处可见。
当天上午,该路段人流量较大,跑步、骑行的市民不在少数。“从绿道建成到现在,变化十分明显。”家住双流区东升街道的周女士说,不仅骑友们的素质提高了,绿道上的各类安全标识也在不断增加。
天府绿道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前,环城生态区内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一直在动态进行中:已新增“请减速行驶”等安全警示标识标牌480处,增设挡车石等物防设施203个,环城绿道重要路段、节点设置辨识度高、警示效果明显的安全标识标牌6200处、各类导视指引牌3200处、挡车石及隔离桩等物防设施926处。
此外,在市民的留言中,多次提及下雨后涵洞的积水问题,记者在探访中骑行到双楠涵洞一探究竟——在涵洞下坡前,新铺设的一排雨箅子提升了路面的排水能力,同时在涵洞口顶部也已安置玻璃雨棚,极大降低了涵洞积水发生的几率。
骑行者自觉佩戴护具
安全巡逻员“网格化”巡查
骑行过程中,记者发现,不少骑行者都自觉佩戴了专业的头盔、护肘等防护用具,速度也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
骑行前,市民蒲女士会习惯性地检查车辆的制动灵敏度,并按规范佩戴头盔。“尽管安全标识随处都有,但还需要市民具备安全意识,尽量降低风险。”蒲女士说。
市公安局交管局第十二分局一中队民警涂鑫表示,骑行速度过快,常常是意外发生的直接因素。在车况良好的情况下,以15公里的时速行驶时,刹车距离较短,可以较高概率避免发生碰撞事故。
除了市民自身提高安全意识以外,记者也发现,在绿道上有不少安全巡逻员在随时提醒骑行者注意速度,注意车距。据了解,当前天府绿道集团已在全环配备安保巡逻员、安全文明劝导员1600余人,按照工作日每小时1次、节假日20分钟1次的频率开展“网格化”巡查,对环城绿道超速骑行、未佩戴头盔等不文明骑行行为实施劝导。
能喝茶 可急救
志愿者服务驿站将上新更多服务
夏季配备解暑药、冰水,冬季准备姜汤、热茶……在悦动彩林段志愿者服务驿站,记者看到,药品急救箱、骑行工具包、水源补给等物资齐备。志愿服务驿站不仅为市民游客提供休息区域和物资补充,也常态化开展文明宣传、咨询引导。
“有卫生间和休息区域,如果自行车出现问题,这里也能提供维修服务,在摔伤磕碰后,也有应急药品可以处理一下。”在驿站休息时,市民向大爷告诉记者。
“设立志愿者文明驿站,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为市民游客服务。”双流区文明办公民思想与志愿服务科科长黄曦表示,未来,还将通过举办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宣传文明知识,提高城市美誉度。
记者了解到,今年9月30日,成都环城绿道沿线设立的首批14个有统一标识、有规范设施、有标准项目、有常态机制的文明驿站已投入使用。接下来,还将依托“文明兴蓉”“天府绿道”小程序搭建绿道志愿服务地图,常态开展岗位招募、服务记录、积分兑换等活动,打造绿道文明风景线。“巴适,很想体验哈!”和记者聊及绿道将打造的更多便民志愿服务,向大爷很期待。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菲菲 魏捷仪 摄影 魏捷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1 05: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