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3月14日电 (记者张佳欣)品尝过新鲜蟹腿的人都知道,蟹壳到底有多么坚硬。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和日本九州工业大学研究人员不是简单地把它们扔掉,而是将这些壳“升级”成具有广泛用途的多孔、碳填充材料。他们在最新一期《ACS Omega》杂志上发表报告称,利用这种“蟹碳”制造了钠离子电池的阳极材料,这将是锂电子化学的一个极具竞争力的对手。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在大多数日常移动设备中无处不在,为手机、汽车甚至牙刷提供动力。但由于世界上锂金属的数量有限,一些研究人员将注意力转向了它的“化学表亲”。
此前,研究人员利用蟹壳中的甲壳素制造了一种可生物降解的锌离子电池。但这些被废弃的壳也可转化为“硬碳”,这种材料已被探索用作钠离子电池的可能的阳极。当硬碳与过渡金属二硫化物(TMD)等金属半导体材料结合时,该材料可用作电池阳极。
虽然钠离子在化学上类似于锂,但钠离子更大,与锂离子电池的阳极不兼容。研究人员探索了如何将两种不同的TMD——硫化锡和硫化铁与蟹壳制成的硬碳结合起来,制成可行的钠离子电池阳极。
为了制造“蟹碳”,研究人员将蟹壳加热到540℃以上,将碳加入硫化锡或硫化铁的溶液中,然后将它们干燥以形成阳极。“蟹碳”的多孔纤维结构提供了较大的表面积,增强了材料的导电性和高效传输离子的能力。
当在模型电池中进行测试时,研究小组发现这两种复合材料都具有良好的容量,可持续至少200次循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5 05: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