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西宁8月20日电 题:竭诚为民守一方安全——追忆青海基层应急管理干部邓官杰
新华社记者李宁、周圆
他心系群众安危,顶风冒雨帮助群众转移帐房;他多次拒绝调动,选择扎根海拔3600多米的涉藏牧区;他强忍胸口疼痛,去世前仍关心安全生产检查……
他叫邓官杰,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应急管理局原局长,因劳累过度突发心梗,不幸去世时年仅47岁,用生命在三江之源践行了爱党为民的共产党员本色。
3月9日,邓官杰像往常一样,在办公室值守一宿后醒来,下楼参加安全生产的视频会议。刚走到会议室门口,邓官杰突感呼吸困难,犹如大石压在胸口,同事提出送他进医院。他只是揉揉胸口,“下楼下得急了,我去坐一会,不用管我,会上的内容要记好,会后我们讨论。”
几分钟后,同事再去看他时,这位壮如牦牛的藏族汉子已脸色苍白,嘴唇泛紫,“我喘不上气了,送我去医院。”遗憾的是,在送往西宁就医的路上,邓官杰不幸去世。“他才47岁,还有那么多想法没实现。”同德县常务副县长张学勤惋惜地说。
同德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周岩和邓官杰一起共事700多天,“我见他的时间比他家里人都多。”他回忆,去世前几天,邓官杰几乎连轴转,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没吃一口热乎饭。
2022年的1月23日,邓官杰在组织生活会上发言。(同德县应急管理局供图)
3月6日到7日,邓官杰带队走访全县企业排查安全生产隐患;3月8日,凌晨带队赶往牧场处置厨房火灾,下午又驱车往返200多公里检查宗教场所防火情况。“我们多次劝他按时吃饭,注意休息,他总是摆摆手,抓一把糌粑、饼干塞进嘴里,就一口凉水,‘没事儿,我路上眯会儿就行,安全检查一刻不能耽误。’”周岩说。
黄河滔滔,巴曲淼淼。同德县地处三江之源,万里黄河从此经过,生态地位重要。2021年6月10日,在河北乡赛青哇村,一辆满载柴油的油罐车发生侧翻。邓官杰赶到现场时,空气中弥漫着刺鼻气味,部分泄漏的柴油已渗到黄河一级支流赛欠曲河内。
“绝不能让黄河和三江源遭到进一步污染。”邓官杰立即联系正在建设的玛尔挡水电站的现场人员,调配挖掘机,挖掘防洪坝,阻拦柴油持续入河;为防止发生爆炸和减少土壤污染,他指挥消防队员铺洒防爆泡沫,用吸油毡清理沿岸油污,用抽油管将罐内剩余柴油转移到水箱中,最大限度减少柴油泄漏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1997年大学毕业后,邓官杰先后在同德县委统战部、县农牧局、唐谷镇等基层工作,2021年调入应急管理局,每年下乡时间超过150天。周岩和邓官杰共事两年来,下乡从不带地图,不开导航,“因为邓局能精准知道每家牧户住在哪条沟,他是草原上的‘活地图’”。
2022年8月17日,邓官杰(左三)为同德县唐谷镇受灾群众搬运应急物资。(同德县应急管理局供图)
2022年夏天,同德县突降暴雨,邓官杰连夜带队驱车赶往百公里外的河北乡格什格村转移群众。道路泥泞,视线受阻,邓官杰凭借经验领路,在凌晨时分,抵达一处河滩。看到发出微微光亮的帐房在雨中摇曳,邓官杰刚安下的心又打起了鼓——群众暂时未受灾,但雨势仍在加大,时刻有暴发山洪的风险。
邓官杰发现,两户牧民分布在“V”字形河谷的两侧,“山洪一旦暴发,跑都来不及,必须马上转移。”了解到牧民家中仅有老人和儿媳在,邓官杰向群众叮嘱好注意事项,便一把抱住帐房的中间支撑柱,指挥同事拔起楔子。“一二三,起!”一声声洪亮的号子间,重达数百斤的帐房被整体转移到距离河谷200多米的安全地带。
这是邓官杰摘抄记录学习心得笔记的笔记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0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