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黔西南州集山水风光之秀,城乡风貌之美,民族风情之彩,人文风韵之厚为一体。”2024年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第二场集中采访上,全国人大代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委副书记、州长黄兴文道出了黔西南州“四美”。

“不冷不热、不干不湿、不强不弱,是‘大氧吧’‘大空调’。”黄兴文这样介绍黔东南的气候特点。

马岭河峡谷风光。
黔西南地处北纬25度黄金气候生态带上,平均海拔1200米,夏季平均气温25℃,冬季平均气温15℃,不冷不热;空气指数优良天数100%,不干不湿;年日照1700小时,紫外线不强不弱;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年均浓度均大于30000个,是天然“大氧吧”“大空调”,被中国气象协会授予“黔西南·中国四季康养之都”。
“我们推出上纳灰、楼纳村、鲤鱼村等125个精品旅游村寨,成了近郊旅游、城市周边旅游的首选之地,有效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黄兴文说,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造就了黔西南州四季皆宜的生态气候,也为乡村发展康养度假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

谈到黔西南州的美,黄兴文一一道来:黔西南有布依、苗、彝、回等46个民族,“三月三”、“六月六”、“八月八”等民族节日丰富多彩;有被誉为声音活化石的“八音坐唱”,彝族东方踢踏舞“阿妹戚托”,有创下9970人展演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布依族转场舞。古老的“贵州龙”、远古鱼、海百合等古生物就在黔西南生活。2万年前,古人类广泛生活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现存有大量的文物和遗址文化。2千年前,秦汉和夜郎文化在这里兴盛。全域属于左右江革命老区,是中央红军长征时战斗过的地方,共有红色革命遗址224个。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多彩的民族文化、丰富的红色文化,黔西南着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成功打造了《布依八音》《阿妹戚托》等一批民族文化旅游剧目,推出了“美丽金州·欢乐乡村”等文化名片。

2月16日,游客在峰林布依景区欣赏布依八音坐唱。
值得一提的是,黔西南州是“加油文化”的发源地——道光年间,兴义知府张锳(张之洞父亲)爱才好士,从自己的俸禄中购买桐油,安排差役每天午夜巡城,为挑灯夜读的学子加油点灯,这就有了今天的“加油”一词和“加油文化”。
“全州上下以‘加油文化’蕴含的‘守正笃行、久久为功’的精神作风,以文化旅游项目为载体,全力铸就‘加油’文化内涵。”

11月8日,村民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义龙新区万屯镇盘兴村收获生姜。
黄兴文介绍,全州有4A级旅游景区15个,3A级旅游景区34个、省级旅游度假区4个;万峰林通过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州府兴义“城在景中、景在城中、人在画中”独特的“一城七景”;“一年1季举办全程马拉松,3季举办半程马拉松,适时举办N个主题路跑”的热闹场面……
“独特的天文、地文和人文优势,非常有利于全州围绕‘康养胜地、人文兴义’城市定位,全力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全面振兴。”黄兴文介绍,未来将持续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整合山地旅游资源,不断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让文化旅游产业惠及更多人民群众,助力乡村振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周雅萌 周梓颜 陈祖嘉 周睿
图/林民 班浪
编辑 龙飘
二审 徐然
三审 田旻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8 06: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