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南京“最大粮仓”智慧护粮方法多
稻谷怕热吹空调,小麦防虫充氮气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刘安琪周容璇
怕热的稻谷“住”进了变频空调房、怕虫的小麦堆里充入氮气、平整的粮堆下分布着密密麻麻的测温“哨兵”……
夏收已开始,记者日前来到位于六合区雄州街道的新农集团所属南京粮食集团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储备粮公司),发现市属最大“粮仓”储好粮、管好粮,尽显浓浓“科技范儿”。
打造储粮“舒适区”
低温让粮食“休眠”,氮气气调“憋”害虫
夏粮是粮食生产的第一季。“今年的夏粮收购工作预计还有一周正式开始,目前,公司已腾出仓容15700吨。”储备粮公司副总经理刘玲玲介绍,为确保2024年度夏粮收购工作顺利开展,集团从人员、资金到设施设备都做了充分准备。
上周南京官宣“入夏”,气温节节攀升。那么,粮食入仓后该如何储存才能安全度夏?记者跟随工作人员进入粮仓寻找答案。一路登上陡峭的阶梯,打开一扇重重的小门,扑面而来的凉爽混合着粮食天然的香气……记者踩在平铺约7米高的粮堆上,感觉又稳又踏实。粮仓中央的温湿度计显示:仓内温度17.5°C,相对湿度60%RH,两项指标都处在“舒适区”。
“这个仓库储存的是稻谷,采用低温储粮技术。”刘玲玲解释道,低温环境可以让粮食长期处于“休眠”状态,较好保持粮食新鲜度,实现常储常新。粮食想在夏天睡个安稳觉,不仅要对仓房屋顶、墙面、门窗进行保温隔热处理,仓内还得实现精准通风。根据季节的不同,非冬季吹冷风,夏季强劲环流风,冬天自然风,“一机三用”模式助力实现免熏蒸绿色储粮的效果。
稻谷“住”进了变频空调房,那收上来的麦子也是这个“待遇”吗?“小麦相对耐热,不过怕虫!”刘玲玲对记者说,针对小麦的特点,使用的是氮气气调储粮技术。通过向粮堆充入氮气,营造低氧密闭环境,在有效保持储粮新鲜度基础上,还可以“憋”害虫,抑制霉菌繁衍。
筑起“智慧粮库”
测温“哨兵”全天在线,助力节粮减损
目前,储备粮公司有9个低温仓、15个氮气气调仓,已经实现了库区高大平房仓绿色储粮全覆盖。粮食入仓后,妥善储藏大有学问。不仅要防止粮食虫害、霉变,还要最大程度“锁住”原有的营养成分。稻谷、小麦的存储温度要常年保持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如何全面又精准地控制温度呢?答案就藏在粮堆里面。
刘玲玲向记者介绍,平整的粮堆下分布着密密麻麻的测温点,多达210处,它们就像一个个“哨兵”,精准采集实时温度,并通过物联网技术自动回传“智慧粮库”系统。过去,单次人工测温每个仓得配备三个人,耗时半小时;如今,自动巡检系统全天“在线”,一旦检测到粮温超过警戒值,便立即触发系统警报。
“仓储保管员收到提醒便能及时处理,用手机和平板远程开启空调、通风系统等。”刘玲玲说,低温储藏可减少储存过程中的水分减量,“与常规保管方式相比,水分减量可降低0.3%—0.4%,助力节粮减损。”
建设高标准粮仓
推动粮仓升级改造,提升仓储能力
为端稳端牢中国饭碗,去年底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将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南京市粮食安全保障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日前已经市政府第3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也将于同日起施行。
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市属最大“粮仓”准备怎么干?2021年,南粮集团启动了绿色储粮标准化试点工作,并于2022年被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列为“绿色储粮标准化试点单位”,到今年年底,试点工作将告一段落。“目前,我们正在起草关于低温储粮、氮气储粮操作流程的企业标准,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特有的中温高湿气候,提供储粮经验。”刘玲玲说。
今年1月,储备粮公司还启动了高标准粮仓建设项目。与现有的高大平房仓相比,将采用更加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重点提升仓房保温隔热、气密等关键性能,建成后将新增高标准粮仓仓容4.75万吨,有效提升仓储保障能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7 08:45:2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