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煜兵败被俘后过着怎样的日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05 15:1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李煜,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末代君主,唐元宗李璟的第六子。李煜是个失败的皇帝,是个被皇位耽误的艺术家,他精通诗书音画,其中以词的成就最高,他的词继承了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对后世词坛影响很深。

又是一年花开,只是颜色改,远处琴声再起,已似懂非懂,想填一首词,探寻人生真谛,奈何斯人不在,再也找不回那丢失了的情怀,情又何以堪?

李煜兵败被俘后过着怎样的日子

合上眼或许才能美梦成真,可此时却孤枕难眠。曾经的锦绣山河,如今只换来栖身牢笼;曾经的无上尊贵,如今只换来苟延残喘;曾经的才情万丈,如今只换来博君一笑;曾经的海誓山盟,如今只换来自苦自怜。

斟酒自酌,告别今朝,许愿将来,愿不再生于帝王家,愿不再是个多情郎,只愿丹青妙笔,伴卿一世;只愿小康安家,无灾无难,只愿能彼此依靠,那样就很好。

可人生不能重来,很多时候只能被动选择,毕竟人生不能只在文字里徜徉,任意驰骋。在物质的世界里,凡是通往幸福的大道,都有人在守候。

三年的囚禁,足以让这位亡国之君万念俱灰,唯有在回忆里,还残存些许,仅够维持喘息的可怜缘由。

蓦然回首,想起祖父李昪当年是那样的英武果敢,那样的杀伐明智,从一无所有的流浪少年,借贵人相助,凭己之力,创下了不朽功业,建立“南唐”。

时至今日,也依然令人心潮澎湃,敬畏叹服,而自己呢?别说开疆拓土,就连寸土江山,也难以维守,只能拱手让人,是如此怯懦,如此苟且,如此惭愧。

祖父立国的那年七夕(937年),正好他出生了,命运是如此巧合,冥冥中似乎注定了什么,那突如其来的帝位,和那与生俱来的才情,是否就叫宿命?情又归何处?

更令人意外的是,他天生有重瞳,所以取字重光,在那个医学不发达的时代,人们认为这是天生异相,必有不凡,因为曾经的英雄帝王虞舜、项羽也是这样。

经过祖父6年的励精图治,南唐一派繁荣,然而不幸的是,一代雄主没能再继续前行,因为长期服用丹药过量,中毒而亡,父亲李璟继位。

父亲登基后,用祖父累积的国本,对邻国闽国和南楚接连发动战争,虽然开拓了疆域,却也耗损了元气,在更为强大的后周国的侵扰下,只能步步退让。

公元960年,后周因“陈桥驿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而江山易主,是为“北宋”,有气吞山河之势的宋王朝正环伺天下。

为保朝夕,父亲李璟甘愿向北宋称臣,割土进贡,自削国号,屈尊降贵,连帝号也不能再用了,甚至为避其锋,迁都到南昌,让自己在南京监国。

李煜本是李璟的第六子,原名李从嘉,从法礼上来说,皇位是怎么样也轮不到自己,皇位应属于太子李弘冀或三叔李景遂,他也无心于此。

为向太子表明心志,终日纵情于声色笔墨之中,这也是他自己喜欢做的事。他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又遗传了父亲李璟的文学天赋,文采出众。

可是造化弄人,半点也不由己,他们相继殒命,李煜就这样成了实至名归的皇长子,是皇位顺位继承的第一人选。

然而帝位对他来说,却有另外的模样,在他眼里,万丈权势地位,也不如矮墙一米,坐上可以观花赏鱼,把酒言欢,看柳垂腰,静思佳人;

千金绫罗裘衣,也不如蓑衣一件,穿上可以徒步垂钓,任凭风雨吹打,也能泰然自若,晴在心中,如此自由畅快,便是人生最好: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除了这些,唯一让他牵挂,让他不得不关心欢喜的,就是自己最钟爱的妻子周娥皇,记得初次相遇时,那时还只是吴王。

公元955年,18岁的李煜,在父皇李璟的亲证下,娶了比他大一岁的司徒周宗的长女周娥皇为妻,郎才女貌,天作之后,惊羡了整个金陵城。

娥皇肤白如雪,貌若天仙,一曲霓裳羽衣舞,凝滞了时光,璀璨了山河,舞到极致时,衣袂飘飘,仿如飞燕在世。

娥皇不仅能歌善舞,还精通音律,琵琶更是一绝,中主李璟对她赞叹不已,因此还将心爱的“四大名琴”之一“烧槽琵琶”赏赐给了她。

6年后,公元961年,中主李璟病逝,李煜顺利地成为南唐第三代国君,他遵循父皇的政策,不称帝,向宋朝称“国主”,娥皇为皇后,史称“大周后”。

两人情深意笃,恩爱无比,共度了10年美满的幸福生活,为此,他写了多首情词来纪念这份天赐的佳缘,化作人间富贵鸳鸯的最美剪辑: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世事无常,红颜薄命,年仅29岁的大周后,突遭大恙,加上自己那个聪颖慈孝,可爱无比的幼子李仲宣,为给母后祈福,不慎从高处摔落,不治早丧。

从此一病不起,更让她心痛和意想不到的是,在自己病重期间,一向重情的夫君竟然移情别恋,与自己的亲妹妹缠绵悱恻。

就算这样,她也不恨他,只是有些伤感罢了,伤感曾说好的一起白头,曾许下的共同夙愿,就要像这秋天的叶,冰冰凉凉,但待春来时,她相信一切又会和好如初。

命中有他,今生已知足,还能蒙受如此恩宠,夫复何求:“婢子多幸,托质君门,冒宠承华,凡十载矣。女子之容,莫过于此”。

她面壁而卧,不想憔悴视人,也不知如何面对那令她又爱又厌的妹妹,就这样日复一日,病久蹉跎,于公元965年,悻悻离世。

就在周娥皇病重之时,常常进宫探望姐姐的小周后,与李煜相遇了,小周后比姐姐小14岁,正好是妙龄韶华。

一个是风流倜傥、细腻多情的君王,也是才华世无双的翩翩公子;一个是闭月羞花、情窦初开的少女,也是一颦一笑都像极了康健时的大周后,撩人心弦。

李煜对妹妹的用情,比姐姐,有过之而无不及,也许是他对大周后留情的投射,也或许是多情的滥觞,一首《菩萨蛮》成为了世间那一出最美的爱情影画戏: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这时的南唐正被大宋窥视着,对内,身为帝王,满腹经纶才华,在乱世当道,却无心无力治国理政,安排万民,还有心享受荣华与安乐,儿女私情胜过家国愁恨。

对外,国难当头,一味舍己求存,盛与衰,荣与辱,似乎只是心照不宣的负担,公元975年,宋太祖赵匡胤终于发动了灭亡南唐的战争。

南唐国弱,又无外援,加上自己用人不当,临阵时,还斩杀忠臣良将,南唐军节节败退,眼见长江天堑变通途,宋朝大军压境,没收了最后一丝抵抗的勇气。

死亡,也许并没有那么可怕,但此刻为何如此不舍,是舍不得那“一响贪欢”,还是舍不得那“天上人间”?

关键时刻,劝主降宋的远比拼死一搏的要多,活着也许比什么都重要,哪怕只能仰人鼻息。

毕竟遗老旧臣,南唐子民都是这样希望的,也能免得生灵涂炭,连累无辜。奉表出降,是他们最后的商量,别无他选。

公元978年的正月某天,春节过后,曾繁华无双的金陵城,异常的冷清,东风无力,林红落尽,满目萧索,举国悲痛。

因为过完这一天,南唐日月将变换,社稷将崩塌,太祖给他的时间不多,他匆匆来到祖庙拜别,话语万千,却不敢倾诉;想就此长埋青山,却不忍血染江河。

他唯有静默忏悔,忏悔自己的生性仁懦,忏悔自己的书生意气,忏悔自己的贪慕浮华,忏悔自己的多情不止,愧对列祖列宗。

历经四十余年的家国,绵延几千里的山河,却抵挡不住一场干戈,西风消瘦了年华,斩断了归去的路,带来了不由自主。

乐坊里响起了别离的歌声,声声断人心肠,昨日还是帝王,今日却成流寇,催逼启程,此刻不再是国主,只是一个无家可归的孤儿。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他被囚禁于京城开封,太祖封他为“违命侯”,尚会给他一丝尊严。10个月后在“烛影斧声”的传奇中继位的宋太宗,似乎对他更刻薄些。

他的一举一动都时时有人监视,旧臣没有诏令不能前来探视,过惯了富贵奢华,每月的用度都入不敷出,还需要自己乞求太宗的赏赐。

小周后随制进宫叩安,太宗却时常留宿,让她彻夜不归,回来后将所有屈辱发泄在李煜身上,她也不是没有想过一死了之。

而他总是哀婉苦求,唇边未干的几行泪痕,鬓角闪现的几缕银霜,都让她好心疼,心疼他无国无家,无依无靠,彼此就是今生唯一的伴,饮泣相拥。

忍辱偷生,抑郁愤懑,满腔怨尤,流淌在数不清的纸笺之上,将伤痛缠绕成线,勾勒成圈,似永恒桎梏,无法逃离。

多疑的太宗派南唐旧臣徐铉去试探,李煜见到这位昔日主降派的近臣,态度冷淡,表露出当时杀害忠臣良将的悔惜。

徐铉回去复命,将这些告诉了太宗,太宗听后甚为不悦。公元978年七夕,时值李煜42岁的生日。

后主在府邸举办了庆生宴会,没有觥筹交错,没有喧嚣吵闹,没有雕梁画栋,只有自己和小周后,以及几名歌姬,五味杂陈,悲从中来,提笔写下了千古绝唱: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多年的压抑,还是无法放下对家国的眷恋,终于鼓起勇气,诉说衷肠,哪怕深知这一阙情词衷曲,换来的可能是阴阳两隔。

他也不想再听那些谩骂谴责,不想再这样卑躬屈膝,不想再任人摆布,他只想就此潦草收场,结束这样的一生。

盼上苍能许一个漂流瓶,装下这万般情,在将来里,以我为始,以她为终,打一个死结,从此永不分离,一起找寻海浪的秘密,珍惜幸福的定义,就此生无憾。

当晚,太宗命人送来一杯药酒,喝完后,全身抽搐,剧痛而死,一代帝王,一代词宗,就这样折煞于历史之中,小周后失声痛哭,久久无法平静。

李煜走后,不到3个月,小周后也了无牵挂地去了,在她“手提金缕鞋”的香阶上重新又遇见了他。

他们告别今朝,许愿将来,愿能矗立祖庙前,双肩紧靠,拉住彼此的衣角,永不放掉,愿能守住自己的家国,愿能秉持自己的初心,从此到老,才最重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5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早逝,28岁时就香消玉殒了。关于周娥皇的妹妹周女英和李煜的这段感情,并不给予好评。李煜和周娥皇本是神仙眷侣,只是周娥皇身体不好,不久便病倒了,周娥皇生病,李煜就将她的妹妹召进
2023-08-26 16:10:00
...50年-约978年),年仅28岁就逝去,是五代十国后期南唐国主李煜的皇后,大司徒周宗之次女,是大周后的妹妹。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她的名字,(有一说,名周嘉敏或周薇,字女英),是闻
2023-07-12 22:08:00
历史上著名的娥皇、女英二人聪明机敏,每次都能帮助舜化险为夷
...上面的娥皇,历史上还有一位有名的娥皇,就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皇后——大周后,大周后名叫娥皇,比李煜还大一岁,十九岁就嫁给李煜为妻,大周后多才多艺,精通书史、善解音律,特别是弹的一
2023-02-13 20:10:00
赵光义毒死李煜:喜欢他的女人,讨厌他的词
...幸了小周后,并让画师将临幸过程画下来,送给她的丈夫李煜。南唐后主李煜不怒反笑,对小周后说:“如此更好。”小周后泪流满面:“都是你无能,害我受此大辱!”李煜抬手擦去小周后的眼泪
2023-03-11 07:38:00
南唐遗梦中的姊妹花:姐姐红颜早逝,妹妹28岁遭宋太宗霸占后殉情
...宗,不管如何他建立起的南唐历经数十年,经李璟传其孙李煜。李煜是非常有文采的皇帝,凭借着《虞美人》中的千古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成了当时的流量明星,自然在谈
2025-01-12 19:01:00
周娥皇的故事周娥皇的故事大半都与李煜有关,她十九岁便嫁于李煜,29岁时香消玉殒,中间十年发生的种种便是周娥皇的故事。周娥皇生于公元936年,比李煜大一岁,她的本名已经无从考证,“
2023-08-26 13:33:00
李煜宠幸的皇后,为何成为宋太宗的绯闻女友
南唐后主李煜是中国历史上很有才气的一位帝王,他所抒写词意境优美、独具风格,成为诗词史上的一段佳话。但他同时又是一个失败的君王,治国手段不足,又无力与强力的北宋对抗,最终成为亡国之
2024-05-07 21:07:00
李煜:从帝王到囚徒的陨落之路,投降后得到一个耻辱称号
李煜(937-978)出生于帝王之家,南唐的君主,世称李后主。他自幼聪明好学,熟读历代经典,精于诗词歌赋,洞晓音律乐曲,深谙书法绘画,是一个才子皇帝。李煜有过一段富贵豪华的青春岁
2024-03-31 13:41:00
南唐姐妹花:大周后与小周后的传奇人生
...姐才得到的,这是怎么回事?多才多艺的大周后南唐后主李煜在历史上留下了众多诗篇,其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词造诣极佳,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引起无数人的
2023-09-30 20: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
淮军公所看大戏,听戏的时候别忘抬头看看戏台这里!
2025-10-01 13:26:00
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开幕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上午,由淮南市文联主办的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在该市1952美术馆开幕
2025-10-01 14:04:00
有声书|郎官巷里的“中国西学第一人”
迈过东街口前气派的南后街大门,往前步行十余米,举身向左,可见郎官巷静静等候的身影。在中华民族最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短短百余米的小径旁
2025-10-01 16:03: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
视频提供|唐山投控(文旅)集团
2025-09-30 21:41:00
周总理临终都在牵挂的福州人,又上央视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国庆将至一位福州人的事迹在央视播出他的身上有什么故事?余则成是虚构的但吴石是真实的今年9月30日这是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当天
2025-09-30 22:45:00
中华文明的根系深植于农耕文明的沃土,而粮食作为文明存续的物质基础,早已超越物态范畴成为政治伦理、社会秩序与文化认同的根基
2025-09-30 1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