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煜兵败被俘后过着怎样的日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05 15:1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李煜,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末代君主,唐元宗李璟的第六子。李煜是个失败的皇帝,是个被皇位耽误的艺术家,他精通诗书音画,其中以词的成就最高,他的词继承了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对后世词坛影响很深。

又是一年花开,只是颜色改,远处琴声再起,已似懂非懂,想填一首词,探寻人生真谛,奈何斯人不在,再也找不回那丢失了的情怀,情又何以堪?

李煜兵败被俘后过着怎样的日子

合上眼或许才能美梦成真,可此时却孤枕难眠。曾经的锦绣山河,如今只换来栖身牢笼;曾经的无上尊贵,如今只换来苟延残喘;曾经的才情万丈,如今只换来博君一笑;曾经的海誓山盟,如今只换来自苦自怜。

斟酒自酌,告别今朝,许愿将来,愿不再生于帝王家,愿不再是个多情郎,只愿丹青妙笔,伴卿一世;只愿小康安家,无灾无难,只愿能彼此依靠,那样就很好。

可人生不能重来,很多时候只能被动选择,毕竟人生不能只在文字里徜徉,任意驰骋。在物质的世界里,凡是通往幸福的大道,都有人在守候。

三年的囚禁,足以让这位亡国之君万念俱灰,唯有在回忆里,还残存些许,仅够维持喘息的可怜缘由。

蓦然回首,想起祖父李昪当年是那样的英武果敢,那样的杀伐明智,从一无所有的流浪少年,借贵人相助,凭己之力,创下了不朽功业,建立“南唐”。

时至今日,也依然令人心潮澎湃,敬畏叹服,而自己呢?别说开疆拓土,就连寸土江山,也难以维守,只能拱手让人,是如此怯懦,如此苟且,如此惭愧。

祖父立国的那年七夕(937年),正好他出生了,命运是如此巧合,冥冥中似乎注定了什么,那突如其来的帝位,和那与生俱来的才情,是否就叫宿命?情又归何处?

更令人意外的是,他天生有重瞳,所以取字重光,在那个医学不发达的时代,人们认为这是天生异相,必有不凡,因为曾经的英雄帝王虞舜、项羽也是这样。

经过祖父6年的励精图治,南唐一派繁荣,然而不幸的是,一代雄主没能再继续前行,因为长期服用丹药过量,中毒而亡,父亲李璟继位。

父亲登基后,用祖父累积的国本,对邻国闽国和南楚接连发动战争,虽然开拓了疆域,却也耗损了元气,在更为强大的后周国的侵扰下,只能步步退让。

公元960年,后周因“陈桥驿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而江山易主,是为“北宋”,有气吞山河之势的宋王朝正环伺天下。

为保朝夕,父亲李璟甘愿向北宋称臣,割土进贡,自削国号,屈尊降贵,连帝号也不能再用了,甚至为避其锋,迁都到南昌,让自己在南京监国。

李煜本是李璟的第六子,原名李从嘉,从法礼上来说,皇位是怎么样也轮不到自己,皇位应属于太子李弘冀或三叔李景遂,他也无心于此。

为向太子表明心志,终日纵情于声色笔墨之中,这也是他自己喜欢做的事。他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又遗传了父亲李璟的文学天赋,文采出众。

可是造化弄人,半点也不由己,他们相继殒命,李煜就这样成了实至名归的皇长子,是皇位顺位继承的第一人选。

然而帝位对他来说,却有另外的模样,在他眼里,万丈权势地位,也不如矮墙一米,坐上可以观花赏鱼,把酒言欢,看柳垂腰,静思佳人;

千金绫罗裘衣,也不如蓑衣一件,穿上可以徒步垂钓,任凭风雨吹打,也能泰然自若,晴在心中,如此自由畅快,便是人生最好: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除了这些,唯一让他牵挂,让他不得不关心欢喜的,就是自己最钟爱的妻子周娥皇,记得初次相遇时,那时还只是吴王。

公元955年,18岁的李煜,在父皇李璟的亲证下,娶了比他大一岁的司徒周宗的长女周娥皇为妻,郎才女貌,天作之后,惊羡了整个金陵城。

娥皇肤白如雪,貌若天仙,一曲霓裳羽衣舞,凝滞了时光,璀璨了山河,舞到极致时,衣袂飘飘,仿如飞燕在世。

娥皇不仅能歌善舞,还精通音律,琵琶更是一绝,中主李璟对她赞叹不已,因此还将心爱的“四大名琴”之一“烧槽琵琶”赏赐给了她。

6年后,公元961年,中主李璟病逝,李煜顺利地成为南唐第三代国君,他遵循父皇的政策,不称帝,向宋朝称“国主”,娥皇为皇后,史称“大周后”。

两人情深意笃,恩爱无比,共度了10年美满的幸福生活,为此,他写了多首情词来纪念这份天赐的佳缘,化作人间富贵鸳鸯的最美剪辑: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世事无常,红颜薄命,年仅29岁的大周后,突遭大恙,加上自己那个聪颖慈孝,可爱无比的幼子李仲宣,为给母后祈福,不慎从高处摔落,不治早丧。

从此一病不起,更让她心痛和意想不到的是,在自己病重期间,一向重情的夫君竟然移情别恋,与自己的亲妹妹缠绵悱恻。

就算这样,她也不恨他,只是有些伤感罢了,伤感曾说好的一起白头,曾许下的共同夙愿,就要像这秋天的叶,冰冰凉凉,但待春来时,她相信一切又会和好如初。

命中有他,今生已知足,还能蒙受如此恩宠,夫复何求:“婢子多幸,托质君门,冒宠承华,凡十载矣。女子之容,莫过于此”。

她面壁而卧,不想憔悴视人,也不知如何面对那令她又爱又厌的妹妹,就这样日复一日,病久蹉跎,于公元965年,悻悻离世。

就在周娥皇病重之时,常常进宫探望姐姐的小周后,与李煜相遇了,小周后比姐姐小14岁,正好是妙龄韶华。

一个是风流倜傥、细腻多情的君王,也是才华世无双的翩翩公子;一个是闭月羞花、情窦初开的少女,也是一颦一笑都像极了康健时的大周后,撩人心弦。

李煜对妹妹的用情,比姐姐,有过之而无不及,也许是他对大周后留情的投射,也或许是多情的滥觞,一首《菩萨蛮》成为了世间那一出最美的爱情影画戏: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这时的南唐正被大宋窥视着,对内,身为帝王,满腹经纶才华,在乱世当道,却无心无力治国理政,安排万民,还有心享受荣华与安乐,儿女私情胜过家国愁恨。

对外,国难当头,一味舍己求存,盛与衰,荣与辱,似乎只是心照不宣的负担,公元975年,宋太祖赵匡胤终于发动了灭亡南唐的战争。

南唐国弱,又无外援,加上自己用人不当,临阵时,还斩杀忠臣良将,南唐军节节败退,眼见长江天堑变通途,宋朝大军压境,没收了最后一丝抵抗的勇气。

死亡,也许并没有那么可怕,但此刻为何如此不舍,是舍不得那“一响贪欢”,还是舍不得那“天上人间”?

关键时刻,劝主降宋的远比拼死一搏的要多,活着也许比什么都重要,哪怕只能仰人鼻息。

毕竟遗老旧臣,南唐子民都是这样希望的,也能免得生灵涂炭,连累无辜。奉表出降,是他们最后的商量,别无他选。

公元978年的正月某天,春节过后,曾繁华无双的金陵城,异常的冷清,东风无力,林红落尽,满目萧索,举国悲痛。

因为过完这一天,南唐日月将变换,社稷将崩塌,太祖给他的时间不多,他匆匆来到祖庙拜别,话语万千,却不敢倾诉;想就此长埋青山,却不忍血染江河。

他唯有静默忏悔,忏悔自己的生性仁懦,忏悔自己的书生意气,忏悔自己的贪慕浮华,忏悔自己的多情不止,愧对列祖列宗。

历经四十余年的家国,绵延几千里的山河,却抵挡不住一场干戈,西风消瘦了年华,斩断了归去的路,带来了不由自主。

乐坊里响起了别离的歌声,声声断人心肠,昨日还是帝王,今日却成流寇,催逼启程,此刻不再是国主,只是一个无家可归的孤儿。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他被囚禁于京城开封,太祖封他为“违命侯”,尚会给他一丝尊严。10个月后在“烛影斧声”的传奇中继位的宋太宗,似乎对他更刻薄些。

他的一举一动都时时有人监视,旧臣没有诏令不能前来探视,过惯了富贵奢华,每月的用度都入不敷出,还需要自己乞求太宗的赏赐。

小周后随制进宫叩安,太宗却时常留宿,让她彻夜不归,回来后将所有屈辱发泄在李煜身上,她也不是没有想过一死了之。

而他总是哀婉苦求,唇边未干的几行泪痕,鬓角闪现的几缕银霜,都让她好心疼,心疼他无国无家,无依无靠,彼此就是今生唯一的伴,饮泣相拥。

忍辱偷生,抑郁愤懑,满腔怨尤,流淌在数不清的纸笺之上,将伤痛缠绕成线,勾勒成圈,似永恒桎梏,无法逃离。

多疑的太宗派南唐旧臣徐铉去试探,李煜见到这位昔日主降派的近臣,态度冷淡,表露出当时杀害忠臣良将的悔惜。

徐铉回去复命,将这些告诉了太宗,太宗听后甚为不悦。公元978年七夕,时值李煜42岁的生日。

后主在府邸举办了庆生宴会,没有觥筹交错,没有喧嚣吵闹,没有雕梁画栋,只有自己和小周后,以及几名歌姬,五味杂陈,悲从中来,提笔写下了千古绝唱: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多年的压抑,还是无法放下对家国的眷恋,终于鼓起勇气,诉说衷肠,哪怕深知这一阙情词衷曲,换来的可能是阴阳两隔。

他也不想再听那些谩骂谴责,不想再这样卑躬屈膝,不想再任人摆布,他只想就此潦草收场,结束这样的一生。

盼上苍能许一个漂流瓶,装下这万般情,在将来里,以我为始,以她为终,打一个死结,从此永不分离,一起找寻海浪的秘密,珍惜幸福的定义,就此生无憾。

当晚,太宗命人送来一杯药酒,喝完后,全身抽搐,剧痛而死,一代帝王,一代词宗,就这样折煞于历史之中,小周后失声痛哭,久久无法平静。

李煜走后,不到3个月,小周后也了无牵挂地去了,在她“手提金缕鞋”的香阶上重新又遇见了他。

他们告别今朝,许愿将来,愿能矗立祖庙前,双肩紧靠,拉住彼此的衣角,永不放掉,愿能守住自己的家国,愿能秉持自己的初心,从此到老,才最重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5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早逝,28岁时就香消玉殒了。关于周娥皇的妹妹周女英和李煜的这段感情,并不给予好评。李煜和周娥皇本是神仙眷侣,只是周娥皇身体不好,不久便病倒了,周娥皇生病,李煜就将她的妹妹召进
2023-08-26 16:10:00
...50年-约978年),年仅28岁就逝去,是五代十国后期南唐国主李煜的皇后,大司徒周宗之次女,是大周后的妹妹。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她的名字,(有一说,名周嘉敏或周薇,字女英),是闻
2023-07-12 22:08:00
...上面的娥皇,历史上还有一位有名的娥皇,就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皇后——大周后,大周后名叫娥皇,比李煜还大一岁,十九岁就嫁给李煜为妻,大周后多才多艺,精通书史、善解音律,特别是弹的一
2023-02-13 20:10:00
...幸了小周后,并让画师将临幸过程画下来,送给她的丈夫李煜。南唐后主李煜不怒反笑,对小周后说:“如此更好。”小周后泪流满面:“都是你无能,害我受此大辱!”李煜抬手擦去小周后的眼泪
2023-03-11 07:38:00
南唐遗梦中的姊妹花:姐姐红颜早逝,妹妹28岁遭宋太宗霸占后殉情
...宗,不管如何他建立起的南唐历经数十年,经李璟传其孙李煜。李煜是非常有文采的皇帝,凭借着《虞美人》中的千古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成了当时的流量明星,自然在谈
2025-01-12 19:01:00
周娥皇的故事周娥皇的故事大半都与李煜有关,她十九岁便嫁于李煜,29岁时香消玉殒,中间十年发生的种种便是周娥皇的故事。周娥皇生于公元936年,比李煜大一岁,她的本名已经无从考证,“
2023-08-26 13:33:00
李煜宠幸的皇后,为何成为宋太宗的绯闻女友
南唐后主李煜是中国历史上很有才气的一位帝王,他所抒写词意境优美、独具风格,成为诗词史上的一段佳话。但他同时又是一个失败的君王,治国手段不足,又无力与强力的北宋对抗,最终成为亡国之
2024-05-07 21:07:00
李煜:从帝王到囚徒的陨落之路,投降后得到一个耻辱称号
李煜(937-978)出生于帝王之家,南唐的君主,世称李后主。他自幼聪明好学,熟读历代经典,精于诗词歌赋,洞晓音律乐曲,深谙书法绘画,是一个才子皇帝。李煜有过一段富贵豪华的青春岁
2024-03-31 13:41:00
南唐姐妹花:大周后与小周后的传奇人生
...姐才得到的,这是怎么回事?多才多艺的大周后南唐后主李煜在历史上留下了众多诗篇,其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词造诣极佳,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引起无数人的
2023-09-30 20: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历史上的今天 |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诞辰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又译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德森等
2025-04-02 11:32:00
季布一诺:楚汉风云中的诚信丰碑
他是项羽麾下骁勇善战的猛将,令刘邦闻风丧胆;他也是汉高祖悬赏千金也要生擒的“死敌”。可当生死攸关之际,竟有人甘冒灭族之险
2025-04-02 09:34:00
“孔融让梨”世人皆知,可有多少人知道他哥后来为他而死呢?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历史上出过很多有高尚美德的名人,也有很多关于美德的故事。比如说“曾参教子”
2025-04-02 00:05:00
万贵妃比明宪宗大17岁却为何极度受宠?她最终的结局如何?
铁打的万贵妃,流水的皇后”,说的就是明朝皇帝朱见深对万贵妃的专宠。自古老夫少妻的组合很常见,但老妻少夫却相对“另类”。这不
2025-04-02 00:09:00
迁西县塔子山村:八十余载坚持守护无名烈士墓
图为村民为烈士扫墓。王喜增摄3月27日清晨,燕山深处的迁西县上营镇塔子山村,薄雾轻笼。清明节即将到来,塔子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宗宾和几名村民带着铁锨和笤帚
2025-04-02 06:46:00
大皖新闻讯 为纪念赵朴初先生逝世25周年,传承和弘扬赵朴初先生爱国主义与无私奉献精神,安庆市赵朴初故居陈列馆近日同时举办三组主题展
2025-04-01 22:06:00
清明节吉林省各博物馆用35个展览带观众“邂逅历史”
清明节小长假已经进入倒计时,吉林省内各博物馆将推出35个展览,邀您共赴春日之约。此外,有多家博物馆延时闭馆,让观众可以在博物馆中尽情度假
2025-04-01 23:03:00
西班牙曾计划用两万人征服明朝,为什么最后没有实施?
1574年1月11日,殖民者雷克尔给西班牙国王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诉国王,只要他愿意,可以率领60名士兵攻占中国明朝
2025-04-01 17:26:00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何如此出名?专家:放大十倍后就明白了
无论哪个时代,无论是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甚至普通读书人,对达芬奇的传世名画《最后的晚餐》都有所了解。毫无疑问,《最后的晚餐》已经是永恒的精神符号
2025-04-01 17:58:00
白登之围与一片石大战,相同困境,刘邦与李自成的选择,孰对孰错
中国历史上有两场战争很相似,但时间上却跨越了两千年,那就是汉初的白登之围和明末清初的一片石之战。这两场战争在发生的背景上很相似
2025-04-01 18:50:00
又至清明,追思情深。在襄阳市保康县城关镇堰塘村的一座红军墓前,邓家四代人接力守墓94年。墓中长眠的是一位至今无人知晓“叶司号员”
2025-04-01 20:14:00
10个可以和人吹嘘的历史冷知识,一般人真不知道
一:百家姓为何以“赵钱孙李”开始?百家姓流传至今,四姓一句朗朗上口,为何从赵钱孙李开始呢?据相关历史记载,百家姓最初的编纂者是宋朝时期南方吴越国的一位老儒生
2025-04-01 16:44:00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四至”西界首次被准确定位
武当山"蟠蜛八百余里"的区域概念,肇于宋元史志,至明代被确立为法定山界。随着东、南、北三块界碑陆续被发现,其边界走向与古籍记载基本吻合
2025-04-01 16:50:00
2019年,女子坐月子吃12个南瓜被婆婆大骂,公公让她用脚踩钉子
2014年10月19日,长沙市望城区的何庆林接到了村里妇女主任的一个电话,妇女主任对何庆林说:“你的妻子方宝琴在原阳市的一家医院中生了一个孩子
2025-04-01 16: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