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李煜(937-978)出生于帝王之家,南唐的君主,世称李后主。他自幼聪明好学,熟读历代经典,精于诗词歌赋,洞晓音律乐曲,深谙书法绘画,是一个才子皇帝。
李煜有过一段富贵豪华的青春岁月,18岁时先娶三朝元老、大臣周宗长女娥皇(人称大周后)为妻,后又续娶娥皇之妹女皇(人称小周后)。但是到了中年后,厄运也到来了,先是丧偶,幼子夭折,随后便遇到北宋的军事压力。
李煜虽为国君,但其父李璟留给他的是一个国事羸弱的半壁江山,开宝八年,也就是975年,南唐被北宋灭亡,李煜投降,被押往开封。
从此之后,一个堂堂国君,变成了阶下囚,虽然名义上被封侯,但却是一个“违命候”,实际上过着比囚徒还难堪的生活。宋太祖本来就非常傲慢,有时对他激言相讽,弄得他哭笑不得。他在寄给金陵旧宫之人的信中这样描绘自己的处境:“此中旦夕只以眼泪洗面。”
有一次太祖设宴,席间让李煜吟诗助兴,李煜推辞不过,就念出自己的旧作“揖让丹在手,动摇满风怀”。太祖不懂诗,也没有说什么。但是后来遇到李煜便说:“好一个翰林学士”。实际上是取笑李煜只会吟诗作画,但不配做君主。
宋太祖死后,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对李煜同样尖刻。虽然摘掉了他头上“违命候”的帽子,进封陇西郡公,但是李煜仍然过着十分压抑的生活。
有一次太宗到崇文院,召来李煜及南汉后主孟旭一同来观书。宋太宗指着一柜子书对李煜说:“听说你在江南的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这些书都是从你的宫殿里拿来的,不知你读了多少?”李煜听后满脸羞愧,什么话也没说。
宋太宗比他的哥哥更猜忌,李煜被俘后衣食还算无忧,但是精神上十分压抑,因而不免表现出不满和对故旧的怀念,这就触犯了太宗。
公元978年七月七日,在开封过了两年多以泪洗面生活的李煜,终于迎来了自己四十二岁生日。李煜在家中作乐庆贺,声音传出,有人禀报给了太宗,宋太宗听后十分恼怒,特别是听到李煜作出“小楼昨夜又东风”和“一江春水向东流”词句后,认为李煜贼心未灭,眷念故国,私存报复之心。
于是,宋太宗命弟弟廷美给他送了一壶酒。廷美把酒送上后,说是皇上赐的,敬贺生日,但是从廷美刻板严肃的表情就能够看出事情并非如此。李煜又看到酒杯是特制的,与一般酒杯不同,便知自己死期已至,于是面对朗朗星空,一边望着渐渐靠拢的牛郎织女星,一边在泪光里吞下了全部的毒酒。
不多时,李煜毒发身亡,一个可怜的亡国之君,终于没能在宋太宗的卧榻之旁,求得一个苟延残喘的机会。
有人认为,李煜之所以不得善终,主要是他原本就没有什么治国之才,又适逢南唐已呈江河日下之势,国势颓败无可挽回,而他偏偏不识时务,不主动求降,待到国都被攻破后,才勉勉强强向宋朝称臣,一副委曲求全的养子,让宋太宗看了很不舒心。
而且,国破家亡之后,李煜又不学当年的刘阿斗,还念念不忘自己当皇帝时的奢华生活,经常写一些怀念故土的诗词,这让疑心很重的宋太宗更是恼火,以为李煜还想谋求复辟机会,于是下了杀机,赐上一杯毒酒,将他杀了了事,从而彻底解除心头之患。
其实,以李煜的性情,他连自己的国家都保不住,谈何复辟之举?李煜的悲剧,看起来好像是缺乏审时度势、灵活多变的能力,而在本质上却是浪漫天性的性格悲剧,是角色错位的命运悲剧,是一种文人治国的悲剧。
李煜是一个出色的文人,但是要他对上不负先辈创下的基业,对下不负黎明百姓,经世治国,这是不可能的。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今天,当我们读者这些诗句,多少还能感受那颗失散的亡国悲苦之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31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