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上接第一版)
前些日子,在福泉市陆坪镇罗坳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地,一排排玉米碧绿健壮,一垄垄大豆郁郁葱葱,原本有着“争地”关系的大豆和玉米和谐共生、长势喜人,它们在希望的田野上,传递着丰收的希望。
“从选种、种植到管护,农技专家们全程给我们把关,不出意外的话,今年是个丰收年!”倪永江激动地说。
2023年,国家下达贵州省大豆种植任务355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120万亩。为确保实现“玉米不减产、增收一季豆”的目标,各级农技人员纷纷下沉一线“把脉护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我们在罗坳村揭下了10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全程机械化种植的榜单,在各个生产环节提供技术指导,开展技术服务。”贵州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袁旭告诉记者:“因为全程机械化,每亩的种植密度,玉米可以达到3500株以上,大豆1.2万到1.3万株左右,每亩地的种植成本还能降低200元以上。”
沾泥土,接地气。一支支奔波在田间地头的农业技术团队,成为帮助农户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护航队,他们以助力乡村振兴、添彩丰收中国的实际行动,为广大农民递上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能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增产增收,对我来说就是最有意义、最快乐的事情!”施秉县农推站站长金忠诚说。
破百家农技疑惑,解千家增产难题。把学问做在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大山深处,我省农技人员将先进适用技术送到田间地头、生产一线和农民群众手上,打通为农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粮食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5 08:45:2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