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鲁网3月11日讯近年来,邹城市始终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作为医疗改革方向,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积极探索医防融合、医养结合、医育结合新模式,全面加强服务供给,优化公共卫生服务,获评全省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示范市、山东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市,医养结合等经验做法获省卫生健康委发文推广。
一、围绕保障人民健康,深化医防结合、实现病有所医。
以医院本部为依托,以社区服务为前沿,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服务和信息融合,构建“防、治、管”一体的医防融合服务新体系,精准对接人民群众健康服务需求。一是完善医防融合工作体系。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医疗工作关口前移、资源下沉、医防互补,组织人民医院、中医院、疾控中心及20家镇街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三位一体”医防融合工作体系,组建388个一级家庭医生服务团队、20个二级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指导签约居民开展自我管理与个人防护,全市家庭医生全人群签约率72.41%,重点人群实现应签尽签。二是探索全周期服务模式。持续推动慢特病服务延伸探索,推行疾控中心、两家市直医疗机构、多家镇街医疗机构的“1+2+N”工作机制,探索“1+1+N”慢特病“全流程”服务新模式,为慢病患者提供申请鉴定、就医问诊、续方配药、健康管理、诊后随访等“全周期”服务。累计开展门诊慢特病病种认定申请1.18万人,对5300余名患者实施远程健康监测和管理,患者复诊率从14%提高到56%,不按时遵医嘱服药率由15.8%下降至2.1%。三是加大健康知识宣讲力度。开展健康公益服务行动,线下,举办健康大讲堂100余次,发放健康宣传材料50余万份,开展义诊服务30余万人次;线上,制作防治胸痛知识小视频20余条,《医保政策我来讲》20期、《医保知识小课堂》8期,在微信公众号开设“医保知识会”等专栏,常态化展播医疗卫生服务的新政策、新举措,把医疗卫生服务延伸到街头巷尾,切实将党的关怀、健康文化送到群众身边。
二、围绕优化养老服务,深化医养结合、实现老有所养。
在全省率先开展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业务协作机制,形成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功能优化的老年人健康服务网络。一是聚焦养老就医需求,强化医养协同。为解决老人病后护理难、生活照料难等问题,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和16家镇卫生院与辖区内养老机构签订服务协议,开通预约就诊、急诊急救绿色通道,提升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和药事管理能力。指导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现有空置楼房、病房等资源,改扩建成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为失能、半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集中或居家医养结合服务。14个镇街被命名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单位,31家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创建为济宁市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二是聚焦养老健康需求,强化监测服务。为解决97%的老年人社区、居家健康养老问题,提高居家养老群体健康水平,搭建医养智慧、远程医学、“县域心电一张网”、智慧随访4个智慧网络平台,创建“系统+服务+老人+终端”的智慧医养服务模式,涵盖医疗服务、机构居家养老、社区日间照料等多种服务。在全市为60周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提供血压测量、康复指导、护理技能指导、营养改善指导等6个方面的服务,老年医养健康服务能力持续增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率达到88.57%。三是聚焦养老长护需求,强化政策衔接。为进一步缓解失能、半失能老人照护的医疗资源压力、家庭照料压力,创新“四四三三”长期护理保险服务机制,实现长护险与养老服务、护理员护理床位补贴等制度有效衔接,推动以失能照护为主,向医疗诊治、医疗护理、康复诊疗、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25项生活照料服务和22项医疗护理服务延伸,有效减轻了失能人员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和照护负担。
三、围绕托举健康未来,深化医育结合、实现幼有所育。
在养育风险、婴幼儿生长发育等方面提供科学养育指导及干预,全力打造“邹儒润育”服务品牌。一是做好健康筛查基本服务。将“儿童与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针对唐氏综合征、苯丙酮尿症、先天性心脏病、听力障碍等常见的出生缺陷疾病,开展产前筛查、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有效预防和减轻了残疾的发生,促进优生优育。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妇幼三大核心指标稳中趋优。二是做实育儿指导等等服务。将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监督协管服务等项目充分融合,依托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成立托育服务指导中心,镇街医疗机构成立托育服务指导站、建立婴幼儿健康服务专区,为婴幼儿家庭提供膳食营养、生长发育、预防接种、安全防护、疾病防控等服务,婴幼儿早期发展知识普及率和婴幼儿家长接受科学育儿指导率均达90%以上,新生儿访视率、婴幼儿早期发展知识普及率达98%以上。三是做优医育结合特色服务。探索打造“校、医、社、企”一体化托育服务模式,采取“康复托育”“托幼一体”“社区嵌入”等形式,开发托位数5771个、每千人拥有托位数达到4.9个。医疗机构在根据托育机构需求开展“点单式”服务基础上,发挥中医药优势,深化“儒医护幼”中医药保健服务,积极开展0-36个月儿童中医健康指导项目,推动中医药保健供给、中医药知识入托家庭全覆盖,中医调养服务儿童2.5万余人,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82.32%。(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徐景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2 1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