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赵光义继位的时候,为什么没人反对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27 14:5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我们都知道,赵匡胤是北宋的皇帝,至高无上,而赵光义是亲王兼任京兆府尹;为什么赵匡胤不采取措施防范宋太宗?因为他已经没有什么能力限制了;基于前两个原因,所以宋太宗继位不会得到反对意见

赵匡胤去世前的政治形势

赵光义继位的时候,为什么没人反对呢

赵匡胤是从后周手里夺取的天下,跟五代十国是紧挨着的,五代十国有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那就是皇帝都很难熬到晚年,要么被儿子或者权臣所杀,比如朱温、李存勖,要么在出征的过程中病逝,比如柴荣。

陈桥兵变时,赵匡胤年仅三十三岁,他的儿子年龄更小,在当时的大环境下,赵匡胤需要不断地外出征讨,如果将开封留给年幼的儿子镇守显然是不行的,那就会造成另一个黄袍加身的故事发生,而更让他担心的是,如果在出征时病逝于路上,赵家天下就不复存在了。

因此,赵匡胤不得不寻找一个有资格、能够稳得住开封的信任的人作为他的后继者,赵光义自然而然就出现在他的脑海中,陈桥兵变,赵光义是立有大功劳的,在群臣中也是威名赫赫,显然赵光义要比他的儿子更适合留镇京师。

既然留镇开封,必须要有相应的官职,赵光义的官职便是京兆府尹,同时被封为亲王。

五代十国时期还有另一个传统,为了防止太子形成另一个有号召力的权力中心,以至于弑父夺权,因此在选择接班人的时候,都是设立的隐皇储,隐皇储身份的象征就是凌驾于众王之上的亲王外加掌控京师的京兆府尹。

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保证皇帝遭遇意外后,天下能够顺利地延续到下一代,又可以压制另一个权力中心的出现,毕竟没有太子的身份,不用担心他对皇帝做一些刺杀的事情。

宋太祖去世前,北宋的政治形势基本上是皇帝赵匡胤,隐皇储赵光义。

赵匡胤为什么不采取措施防范宋太宗

赵匡胤之所以设立隐皇储的目的就是为了赵家天下的延续,在赵光义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的时候,他自然不会对他有所猜忌。

而赵匡胤面对的是四分五裂的十国时代,按照赵普的策略,先易后难,先南后北,因此赵匡胤的主要事情都放在了平定周边势力上,无暇顾及朝廷内部的事情,这个重任落在了赵光义身上。

在处理朝廷内部事务的过程中,赵光义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才能,因此拉拢了不少朝臣为己所用,本身就是没有公开的下一任皇帝继承人,众臣也是乐于跟他走的很近。

赵匡胤十六年的天子生涯,已经足够赵光义在朝堂内部培养自身的势力了,等赵匡胤年老的时候,他的儿子也已经长大成人,但是北宋的权力核心已经完全被一分为二,甚至赵光义的势力已经遍及天下了。

后世中还有一个非常鲜明的例子,明朝时期明成祖朱棣与明高宗朱高炽之间就是类似的关系,朱棣常年对外作战虽然战功赫赫,但朝廷内部的事情完全是朱高炽一人说了算了,几十年的时间,朱高炽已经培养了各种亲信,安插在所有重要的部门,无论朱棣对朱高炽有多不满意,他都不能,也不敢废掉这个太子。

赵匡胤同样不能,也不敢擅自动这个亲弟弟,他只能徐徐图之,毕竟此时的天下已经初定,再也不用劳心费力的四处征伐,有的是时间削弱赵光义。

只是命是不由人的,赵匡胤没想到,死亡会来得这么快。

赵匡胤

宋太宗继位为什么没人反对

赵匡胤与弟弟赵光义喝完酒以后,宋皇后扶着赵匡胤回床休息,赵光义也回到了晋王府,等宋皇后后半夜探视的时候,才发现赵匡胤已经没有了呼吸,这应该是酒后引发的心肺功能衰竭,导致的猝死。

宋皇后立即找来太监王继恩,命他前往赵德芳府上,毕竟皇帝殡天,作为皇子的赵德芳如果第一时间出现在宫中,封锁消息,把控禁军,掌握北宋的朝权是有很大可能的。

但是王继恩没有去赵德芳府上,而是去了晋王府,得知消息后,赵光义立刻赶往宫中,并通知他的亲信做好防范准备。

宋皇后在赵匡胤的尸体前等到的不是赵德芳而是赵光义后,一切都输了,宋皇后唯一能做的是,跪在地上,哀求赵光义放过他们母子。

而朝臣对于天子的更换虽然有些惊讶,但赵光义是隐皇储,比赵德芳兄弟的身份、地位更高,且把控北宋朝廷多年,势力遍及每一个角落,谁也不好反对了

总而言之,赵光义能够顺利的上位是离不开赵匡胤的帮助的。出于对赵家天下的考虑,赵匡胤将皇位的隐形继承人留给了他的亲弟弟,而不是年幼的儿子;多年的对外征战,赵光义已经培养了众多的势力,即使赵匡胤想动,也不敢动了;连赵匡胤都无法撼动赵光义的地位和权力,更何况他的皇后及儿子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7 21: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金匮之盟是真是假?赵匡胤为何不传位给他的儿子
...的,即“烛影斧声”。但是这种观点难以解释一个事实,赵匡胤在位十六年,为何一直不册封自己的儿子为皇太子?注:宋太宗原名赵匡义,赵匡胤登基后为避讳改名赵光义,自己登基后又改名为赵
2025-04-01 11:20:00
宋太宗兵败高粱河,最后赶着驴车逃跑
一、烛影斧声,宋太宗弯道超车当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取得后周政权的时候,按照礼法,他应该迅速的立下太子。但是,脱胎于唐末五代十国的血腥故事,立了太子,对于皇帝是十分不友好的,毕
2023-01-20 15:34:00
五代时有这么多国家,为何都不约而同的不愿立太子呢
...家大乱。找个人来比喻吧!赵光义,也就是宋太宗。当初赵匡胤当皇帝的时候,就是让他做殿前都虞候、领睦州防御使、泰宁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开封府尹、兼中书令、再加封晋王,位列宰相之上
2022-12-21 11:19:00
聊聊宋初的政治格局
...政大权;而作为在对外战争中获胜并最终统一天下的太祖赵匡胤则是一个例外,他的胜利完全是建立在自己政治军事集团力量的强大基础之上。正是这种强大的政治军事实力为赵匡胤取得成功奠定了
2023-04-19 21:27:00
北宋王朝皇储赵廷美为何会谋反呢
...太祖的父亲名叫赵弘殷,他有五个儿子,分别是赵光济、赵匡胤、赵光义、赵廷美、赵光赞。其中赵光济、赵光赞年幼夭折,所以实际上只有赵匡胤、赵光义、赵廷美长大成人。宋太祖死后,他的儿
2023-05-08 15:42:00
赵光义登基之后,赵匡胤健在的二个儿子是什么结局
根据史书记载,赵匡胤一共有四个儿子:长子滕王赵德秀,早夭,史书没有记载具体死亡时间;次子燕懿王赵德昭,生于951年;三子舒王赵德林,早夭;四子秦康惠王赵德芳,生于959年。公元前
2024-05-27 15:09:00
一直以来,宋太宗赵光义的名声都不太好,那么赵匡胤死后,登上皇位的赵光义又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嫂嫂宋皇后的呢?按理来说,赵匡胤去世之后,赵光义皇位到手,宋皇后已经无法对其产生威胁,然而
2024-06-08 08:41:00
五代十国的北汉立国28年,竟然是存续时间最长的政权
...谨。南唐灭亡后,他应召带着妻、子入朝。大臣们都建议赵匡胤扣留他,然后灭了他的吴越国,但宋太祖对他相当礼遇,还把他放回去了,这让他一直很惶恐。宋太宗上台后,他再一次应召入朝,赵
2023-01-22 16:44:00
女人听说儿子赵匡胤当皇帝,不慌不忙说:日后要传位给弟弟
...动兵变当上皇帝的消息,仍不慌不忙地睡觉。不久,儿子赵匡胤派出亲信向母亲报告,她这才起床夸儿子有出息。1年后,母亲杜太后临终前,交代宋太祖赵匡胤:“兄终弟及”。赵匡胤在陈桥镇上
2024-12-02 09:1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