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女人听说儿子赵匡胤当皇帝,不慌不忙说:日后要传位给弟弟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02 09:18:00 来源:戏说三国

女人听说儿子赵匡胤当皇帝,不慌不忙说:日后要传位给弟弟

公元960年,母亲听说儿子发动兵变当上皇帝的消息,仍不慌不忙地睡觉。不久,儿子赵匡胤派出亲信向母亲报告,她这才起床夸儿子有出息。1年后,母亲杜太后临终前,交代宋太祖赵匡胤:“兄终弟及”。

赵匡胤在陈桥镇上发动兵变,最后夺取了后周6岁小皇帝的政权,改国号为“宋”。

当消息传到母亲杜氏的耳边时,她正躺在床上闭目养神,随后,赵匡胤特意派亲信来告知杜母,她轻轻地说了一句:“我儿有出息”。

赵匡胤当了皇帝,母亲杜氏被封为杜太后。有传言称,杜太后在“传皇位”这个事情上,一直在干涉大儿子赵匡胤的决定。

女人听说儿子赵匡胤当皇帝,不慌不忙说:日后要传位给弟弟

赵匡胤有两个儿子,在他驾崩那年,长子赵德昭26岁,次子赵德芳18岁。但是,最终继承皇位的却是亲弟弟赵匡义。

自古以来,皇位一般都是传给自己的子嗣,早早地立下太子人选,却很少听闻会传给弟弟的。

难道,赵匡胤在做皇帝十六年里,从没有想过要立皇太子,及时地确定儿子的皇储之位吗?

在《续资治通鉴长篇》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汝与光义皆我所生,汝后当传位汝弟。后,写于纸上,藏于金匮中,命谨密宫人掌之。

从杜太后的角度来看,赵匡胤和赵光义都是她所生,本就是要一碗水端平,包括做皇帝这件事也一样。

其实,司马光的《涑水记闻》里也曾有过相关记载,大意是杜太后要求赵匡胤把皇位传给二弟赵光义,还要求赵光义再传位给三弟赵廷美。

女人听说儿子赵匡胤当皇帝,不慌不忙说:日后要传位给弟弟

之后,南宋史学家李焘在宋太祖赵匡胤去世后,奉命重新整编《太祖实录》,然而,此时的皇帝已经是弟弟宋太宗赵光义。

宋太宗直接否定了司马光的《涑水记闻》,认为三弟赵廷美和赵匡胤的儿子年纪相当,不可能存在将来自己要传位三弟的说法。

李焘经过大量资料分析来看,他认为宋太祖赵匡胤,之所以迟迟没有下决定立太子为储君,这件事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杜太后的影响。

后来,赵匡胤要把弟弟赵匡义封做都城开封府尹,却被宰相赵普拦了下来。

赵普认为两位皇子都还没有出閤(既出宫开府第)。若是先封了赵匡义,那么,日后恐怕会影响皇子的地位。

之后,赵普三番两次劝阻赵匡胤给赵匡义封王,因此,也算彻底得罪了赵匡义。

女人听说儿子赵匡胤当皇帝,不慌不忙说:日后要传位给弟弟

公元964年,赵匡胤要为满14岁的长子赵德昭举办出閤仪式,同时,也要给弟弟赵匡义封王。

宰相赵普再次跳出来劝说赵匡胤:“除非先将赵德昭封为太子,否则,赵匡义不能封王。”

赵匡胤只好作罢。然而,赵匡义私底下开始偷偷积攒势力,大量收罗一些文人谋士为自己出谋划策。

赵普不断地将这些信息告诉给赵匡胤,没想到,却遭到了赵匡胤的反感。无奈之下,赵普只好利用自己的宰相权力利,跟赵匡义暗自较量。

女人听说儿子赵匡胤当皇帝,不慌不忙说:日后要传位给弟弟

哪知,赵匡胤却一味地偏袒弟弟赵匡义,导致赵普的处境越来越低下。

973年,赵匡胤以明升暗降的方式罢免了赵普的宰相之位,调离都城开封。赵普深知自己这一去,赵匡义再也没人阻拦他当皇帝了。

于是,赵普给自己留了一条活路,他表示:杜太后的临终遗言“兄终弟及”是真的,他当时就在现场,可以为赵光义佐证。

女人听说儿子赵匡胤当皇帝,不慌不忙说:日后要传位给弟弟

赵普走后,赵匡义成功封了王,地位就跟赵匡胤当年在后周先帝柴荣身边的职位一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

需要强调的是,用现在的眼光看“黄袍加身”这件事,绝对是一场提前预设好的计谋。而在历史上最混乱的那个五代十国,谁最有权势和本事,谁就能当皇帝。

或许,在赵匡胤心中,他顺应了母亲杜太后的意愿,本就打算把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

因此,赵匡胤才会在位16年,都没有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储君的吧。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02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宋太祖赵匡胤,死后,竟然连一个老婆也没有
...月十九日夜(公元976年),开封城中大雪弥漫,太祖皇帝赵匡胤召弟弟赵光义入宫,左右屏退之后,两人一番密谈。事后宫女与太监们回忆“当时他们远远地看到窗户映出人影晃动,不久便听到
2023-01-06 16:41:00
开国皇帝赵匡胤真的是被亲弟弟赵光义害死的吗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是一位武术家出身的,后来南征北伐战功显赫,又被广泛承认为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他兄弟一共有五人,他排行老二,老大和老五没有成人便死去了,只剩下他和三弟赵光义(
2023-01-10 16:49:00
汉惠帝有六个儿子,为何皇位会到他弟弟手中?
...。这就让人感到奇怪了,说到此事,人们就会想起宋太祖赵匡胤与他的弟弟赵光义的事情。宋太祖的这件事让后人们感到奇怪,毕竟赵匡胤是有儿子的,无论怎么传,皇位都不会到赵光义手中。话说
2023-06-06 13:07:00
揭秘赵匡胤为何传位给弟弟不给儿子
宋太祖建隆二年,杜太后病倒,太祖赵匡胤服侍母亲,不离左右。杜太后自知在世不长,便叫宰相赵普与赵匡胤一起听受遗嘱。杜太后问太祖:“是什么原因使你做了皇帝?”太祖回答说:“这全是靠了
2023-06-29 13:55:00
赵匡胤为何传位给弟弟?赵光义登基后,赵匡胤的儿子们结局如何?
赵匡胤的儿子早已成年他为何要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登基后,又会如何对待他的侄子?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老赵家这哥俩的事儿。烛影斧声赵匡胤原是后周名将,随柴荣征讨北汉、南唐,柴荣病重之
2024-12-13 09:29:00
\
...赵普编了一个漏洞百出的故事——金匮之盟,大意如下:赵匡胤兄弟的母亲杜太后临死前,将赵匡胤叫到床头,问:“你为什么能够做皇帝啊?”赵匡胤答曰:“因为祖坟埋得好,祖宗有德,母亲您
2024-05-27 10:21:00
宋朝的建立与赵光义:兵变、篡位与皇位之争
...一切都与一个叫赵光义的人有关。赵光义,宋朝的建立者赵匡胤的弟弟,也是宋朝的第二个皇帝。公元939年生于开封,是赵宏殷的第三个儿子。从小聪颖,同其他小孩子玩游戏,别的小孩子都很
2023-09-04 13:35:00
杜太后实在太偏心,真的让赵匡胤传位给弟弟
杜太后实在太偏心,真的让赵匡胤传位给弟弟?赵光义早已控制大局有些历史事件我们无法亲眼目睹,因此难以做出确切结论。历史的面纱下隐藏着神秘之处,使得真相无法被人完全洞悉。在过去的事实
2024-07-07 21:47:00
揭秘赵光义是如何破坏“金匮之盟”的
...没有遵循这个惯例,宋朝的第二任皇帝赵光义是宋太祖的赵匡胤的弟弟,而非其儿子。据传这是由于二人的母亲杜太后在即将离世时留下了“金匮之盟”,所以才有了赵匡胤有儿子的情况下还是其弟
2024-04-04 15:1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