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夏侯寅
近日,在吉水县黄桥镇太坪村,金灿灿的再生稻穗铺满了稻田,稻谷颗粒饱满,稻浪飘香,收割机来回穿梭,收割完的稻谷送往就近的收储中心烘干储存。
眼下,吉水县10万亩再生稻进入成熟期,当地组织人员和机械抓紧收割,积极对接粮食烘干收储,确保颗粒归仓。
“我今年种了800亩再生稻,亩产比种一季稻多了300斤。现在都是和农业主体部门合作,签订订单,机械化收割四天就可以收割完成,省时又省力。”吉水县黄桥镇太坪村种植户郭亮说。
近年来,吉水县因地制宜探索“稻再油”耕作模式,早稻种植优质再生稻,一稻两收,秋收后再种植冬油菜,实现“一田三收”。“再生稻的主要优势在于它第一季产量在1200斤,第二季可以达到400斤,经济效益比种一季稻每亩要高到200多元。”黄桥镇农技人员刘小明介绍。
今年,吉水县建立14个粮食综合服务中心,让粮食落地后就近就快进行烘干收储,进一步避免了种粮户在粮食运输、烘干、存储等方面造成的损耗,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我们的烘干中心每天收湿谷子200吨左右,就近建设烘干中心为当地种粮大户解决晒粮难、卖粮难的问题,每亩节约了运输成本80元。”吉水县中波粮食有限公司郭文博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6 0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