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聊城日报
让科技之光洒满田野
——记东昌府区科技特派员乡村振兴服务队
■ 本报记者 林金彦
今年8月中央宣传部公布的2022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优秀团队、服务标兵名单中,东昌府区科技特派员乡村振兴服务队荣获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优秀团队称号。
成立于2021年10月的这支科技特派员乡村振兴服务队,由种植、养殖、植保等方面的科技特派员组成。他们活跃在基层一线,胸中满怀真情地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让科技之光洒满希望的田野。
一名科技特派员带动一方产业
10月25日上午,在堂邑镇马庄村,亿康养殖场羊舍内,100多只膘肥体壮的鲁西黑头羊,正悠闲地吃着草料。“可以把产后的黑头羊和其他羊分开管理,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产后营养支持。”服务队队员、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技术专家孟宪锋来到养殖场,给养殖场负责人韩玉案讲解黑头羊产后管理。
我市培育的鲁西黑头羊,是我国北方农区第一个国审肉羊新品种。鲁西黑头羊养殖效益显著,出栏一只可比小尾寒羊多收入300—500元。作为科技特派员,孟宪锋和团队成员张东福等人,依托聊城市兴堂牧业有限公司,发挥专业优势,深入农户、养殖场和畜牧公司,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目前,已带动周边发展鲁西黑头羊规模化养殖场10余家,养殖户500余户,年出栏鲁西黑头羊15万只。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产业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如何发挥科技在农业增产增收、扩大产业规模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我们坚持产业需求与服务供给有机结合,整合科技特派员力量,让农业科技服务更精准。”东昌府区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三级主任科员申相平表示。
沙镇是东昌府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超10万亩,菜农技术需求量大。服务队队员彭杰、宋书军常年活跃在菜农的蔬菜大棚里,为群众提供蔬菜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和土壤修复等技术指导。他们的名声越来越大,冠县、阳谷、莘县等地甚至省外的菜农也打来电话咨询,或邀请他们前去讲课。“能发挥所长,帮助群众解决蔬菜种植中的难题,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彭杰表示。
培育一批带不走的“新农人”
10月25日上午,在东昌府区闫寺街道顺丰家庭农场,王伟正在使用自己改装的耕种一体机播种小麦。“现在土地墒情不错。选用良种、深耕细作、合理密植是苗齐、苗壮的基础条件。”服务队科技特派员、东昌府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王学娜告诉王伟。
王伟是一名“90后”青年农民,2015年从城市辞职,返乡创业,承包1000余亩土地种植小麦和玉米。在东昌府区科技特派员乡村振兴服务队的指导下,王伟探索出一整套适合当地气候和地质条件的耕作种植技术,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比周围农田增产10%—15%。他承接的东昌府区85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项目,实现大丰收。今年,他托管了周边3000亩土地,带动更多人增收致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积极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培养更多的‘土专家’‘田秀才’,壮大乡村科技人才队伍。”王学娜说。东昌府区科技特派员乡村振兴服务队根据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要求,制定了下乡开展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的农技服务工作方案,确定专人对接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近两年来,服务队共开展培训20余场次,培训近1000人次,支持和帮助新建乡村振兴科技示范基地2个,深入田间和村庄开展现场指导、技术咨询200余次,指导面积20万亩以上,让农业科技泽润千家万户,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如今,一大批像王伟一样爱学新知识、敢用新技术、有规划有门路的“新农人”,正在水城广袤土地上大显身手。
把农业科技论文写在大地上
实践是创新之源。东昌府区科技特派员乡村振兴服务队在“三下乡”过程中,不仅对农户急难愁盼问题“对症下药”,还积极开展农业科技研究,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拓宽农民致富新路径,把农业科技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
聊城市聊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东昌府区韩集镇,黄花菜种植面积560余亩,是省内最大的鲜黄花菜生产基地。目前是黄花菜第二茬的收获末期,10月25日下午,服务队队员姜新、王振龙等人来到基地,和公司负责人牛森探讨秋冬季黄花菜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决定联合开展黄花菜复合种植试验,通过套种礼品西瓜、哈密瓜、豆角、猕猴桃等作物,提高种植综合效益。
东昌府区兴堂牧业有限责任公司鲁西黑头羊存栏2000余只,年出栏优质种羊5000余只,繁育肉羊1.5万—2万只。孟宪锋不仅为该公司提供生产、管理技术咨询,近期还带领团队进行鲁西黑头羊多胎基因的监测研究。“目前,鲁西黑头羊的产羔率是平均每胎2.2只羊羔,我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持续选育,达到每胎平均2.5个以上。”孟宪锋介绍。近年来,他还参与制定了鲁西黑头羊品种标准和一系列的饲养管理规程。
秋风徐来,硕果飘香。水城广袤的土地上到处活跃着东昌府区科技特派员乡村振兴服务队队员忙碌的身影,他们扎根基层、辛勤耕耘,把科技创新的“金种子”播撒到田间,盛开了绚烂的致富之花,为乡村振兴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7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