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陶春燕
东昌府区地处鲁西平原,位于主城区近郊。近年来,东昌府区积极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工作,东昌府区“邑路繁花”已成为聊城的精品片区。6月17日,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作风深化改革创新”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东昌府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邓晓珍介绍,在乡村全面振兴工作中,东昌府区坚持以片区化为引领,制定了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扩点成面的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是近年来先后建成了刘庄村、教场李村等38个省级美丽乡村,实现了点的突破。其中堂邑镇刘庄村打造生态宜居样板,通过举办赏花节吸引游客实现生态价值转化,逐步完善秸秆气化、统一供暖、街道硬化亮化等设施,打造出“花开似火、绿树成荫”的省级生态村。堂邑镇路庄村全面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及基础设施升级,集中整治杂乱葫芦摊位,并增设展示架,实现村年接待客商及游客近3万人次,经济收入超2000万元,发展成效辐射周边多个乡镇。侯营镇徐楼村发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优势,将村内闲置民居改造成民宿、儿童小院、民俗小院,发展乡村文旅产业,打造“徐楼之上向阳生长”特色文旅品牌,通过乡村文化旅游节、葡萄节、亲子研学等活动,创新文旅服务和产品,带动村民增收、赋能乡村振兴。

第二步是打造了5个省、市级乡村振兴片区,实现示范引领。堂邑镇“邑路繁花”省级齐鲁样板示范区,依托古运河、湿地等生态资源与近郊优势,深挖葫芦文化、发展葫芦特色产业,年综合效益达到16亿元,销售额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5%。道口铺街道市级衔接推进区依据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资源,推动非遗文化赋能、挖掘特色优势,绘就生态美丽、产业繁荣、乡村善治新画卷。侯营镇市级衔接推进区创新探索“龙头企业+卫星工厂”共富模式,发展棉服加工特色产业,年产值超11亿元,占全国秋冬轻质棉服产量70%以上。侯营镇市级乡村振兴片区依托中华葫芦园,打造了镇党史学习教育基地、葡萄采摘园、油葵花海、“徐楼印象”等特色旅游项目。广平镇市级乡村振兴片区突出文化赋能,围绕红色文化、文明乡风打造文化体验中心、红色教育主阵地和网红“打卡点”,激发坚强有力的文化引擎。

第三步是把现有示范片区“扩点成面”,统筹推进乡村“五大振兴”,坚定不移走好平原特色乡村振兴之路。2025年,重点整合提升堂邑镇创建的齐鲁样板示范区及侯营镇、道口铺街道、闫寺街道正在创建的衔接推进区,在主城区西部打造覆盖57个网格村、面积达63.5平方公里的全市最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同时,全域推进涉农乡镇(街道)乡村振兴片区建设,力争2025年实现全覆盖目标。
邓晓珍表示,在落实上述战略过程中,东昌府区紧抓三个重点:一是路径选择方面立足平原特色。坚决扛牢粮食安全重任,2024年成功创建“吨粮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流通体系、经营体系,全面提升农业全产业链价值。例如,“邑路繁花”片区内刘庄村已培育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3家,实现年工业总产值1.6亿元,出口创汇487万美元。二是在乡村发展方面突出特色产业。重点培育东昌葫芦、黄花菜、黑头羊、棉服加工等支柱产业,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其中,堂邑镇葫芦产业与侯营镇棉服加工业年产值均达十几亿元,占据全国市场份额70%以上。三是在乡村建设方面注重保留乡村风貌。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从群众生产生活最需要的路、水、电、气、网着手,同步提升村容村貌、补齐产业短板。在村庄绿化上大量选用本地果树品种,即以较低的成本提升村容村貌,又为群众带来经济收益,实现“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18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