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全市新建养老机构17家 医保药品目录新增126个 三部门“数”说年终成绩单 扫码阅读手机版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12-23 10:25:00 来源:北方网

近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了“牢记嘱托 善作善成·办好民生实事”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以及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民政、卫生健康和医保部门关于2024年保障和改善民生,办好民生实事的相关情况。

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

市民政局二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付卫兵表示,市民政局推动救助工作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将全市22万名低收入人口纳入动态监测平台预警体系,通过“大数据+铁脚板”将13.69万人纳入保障范围。今年累计救助各类临时遇困人员3211人次,帮助321名人员成功寻亲。组织“情满津门”受灾群众和困难群众走访慰问等活动,总共发放慰问金1.55亿元,受益群众16.5万人。

今年,全市新建养老机构17家,新增床位1806张。建成10个老年人认知障碍照护专区、10个智慧化养老服务综合体,培训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者2200人。推动残疾人两项补贴全程网办,惠及全市残疾人20万人次。

在“家门口”就能看得好病

今年以来,本市织密“一老一小”健康保障网,构建“老”有所“医”“小”有优育服务新格局。

为了让老百姓在“家门口”能看得上好医生、看得好病,今年本市构建以5个医学中心为龙头、9个区域医疗中心、9个专科诊疗中心和区属医院为主体、268家基层医疗机构为基础的“15分钟健康服务圈”。持续深化分级诊疗制度,加快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共组建15个城市医疗集团、10个区域医共体、25个西医类专科联盟、24个中医类专科联盟。持续推进基层特色专科建设,搭建“胸痛中心-胸痛救治单元-胸痛救治点”三级胸痛救治网络体系,建设基层糖尿病规范化门诊110家、呼吸慢病门诊79家、社区疼痛门诊102家。

实施“方便看中医 放心用中药 看上好中医 业(夜)诊行动”,累计开展中医义诊活动2662场,受益16.9万余人次,提供中药个性化服务193.1万人次,提供业(夜)诊服务66.3万人次。

职工医保个账共济范围扩大

市医保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杨明远介绍,在职工医保方面,完成“统模式”改革,重视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人员。在居民医保方面,创新实现新生儿“出生即参保”,优化困难群众参保资助机制,扩大职工医保个账共济范围至近亲属,今年1至11月份,个账共济1162万人次,共济金额10亿元。截至11月底全市基本医保参保人数1189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约5万人。

通过新增126个药品纳入医保报销,今年目录内药品达到3088种,通过国家谈判和竞价的121个药品平均降幅61.7%。2025年本市还将新增91个药品实现医保报销。制度化、常态化开展药品、耗材集采,今年又有400多个药品、5类耗材价格实现大幅下降。

“12月19日,由本市牵头开展的国家组织第五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产生中选结果,人工耳蜗类耗材单套(含植入体、言语处理器)价格从20余万元降至5万元左右,外周血管支架整体价格从每个2万元左右降至3000左右。”杨明远表示,相关患者将于明年5月份之前使用上降价后的集采产品,进一步享受改革红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23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扭转药价虚高,医保改革如何破题?
...时买到药才是关键。接下来,国家医保局将持续抓好新版药品目录落地工作,强化监测调度,优化“双通道”管理机制,提高医保目录药品的供应保障水平,切实减轻群众用药费用负担。 更多便
2023-11-16 09:37:00
小药片连着大民生(在现场)
...民日报小药片连着大民生(在现场)——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现场谈判见闻本报记者 孙秀艳《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03日 第 04 版)10月27日下午
2024-11-03 05:58:00
上海发布两条重要消息!周日起核酸检测不再免费,单管收费16元/次;这些新冠治疗药品都能进医保→
...核酸检测服务。全部是单人单管吗?核酸费用多少?能进医保吗?官方进行了回应↓各区具体采样点位(滑动查看更多↓) 浦东新区 黄浦区静安区 长宁区普陀区 虹口区杨浦区宝山区
2023-01-06 23:29:00
...工市场123个,实现103个旗县区全覆盖。翻开2023年的民生成绩单,一串串数字真实有力: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供养平均标准达到每人每月1380元
2023-12-25 10:33:00
...药资源落实医药“政策服务包”。落实北京市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全面统一,新增药品共111种,指导医疗机构规范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累计达9000余项。2023年起,北京市34家定
2023-12-23 11:06:00
...金支付范围。职工医保门诊统筹执行全省统一的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和医疗服务设施标准。医疗机构在使用医保范围外项目时,应告知患者或其亲属。超出目录范围的费用,医保基金不
2023-01-02 09:57:00
...成效,多项工作在全省率先推动。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2022年1—11月,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7万户,同比增长11
2023-01-15 09:56:00
让百姓不出国门就能用上全球新药
...入北京、上海等全国43个省级、市级和地区的普惠健康保药品目录,加速创新药械惠及更多国内患者。近年来,乐城先行区持续探索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通过医保、商保、公益救助基金等多
2024-04-03 07:21:00
市人社局亮出工作成绩单2023年多方筹岗逾45万个次南报网讯(记者余梦娇)近日,2024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召开,提前透露去年人社工作诸多亮点,包括面向高校毕业生多方
2024-02-09 10:0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2017年至今张家口累计增绿1662万亩京津冀北部筑起一道坚实绿色屏障河北日报讯(李巍、王铁军)眼下,穿行在张北草原天路
2025-10-11 08:04:00
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通讯员宁巡宣)10月10日下午,十五届市委第十一轮巡察动员部署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
2025-10-11 08:05:00
【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刘志诚,1919年生,1939年12月参加新四军,历任新四军政治部巡视团巡视员、新四军军直政治部组织股长
2025-10-11 08:05:00
城市“疤点”变“亮点”,燕子矶和燕路旁新添“口袋公园”从“被遗忘的角落”到“家门口的风景”南报网讯(记者朱旖旎)昔日杂草丛生
2025-10-11 08:05:00
指挥!配送!表演秀!市级低空平台数据告诉你南京硬实力1.9万架次!增198.3%!“双节”低空经济“翼”飞冲天南报网讯(通讯员徐海懿记者吴春霞)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
2025-10-11 08:05:00
南报网讯(记者何钢通讯员宁建轩)新生圩长江大桥南接线地面段正式通车、南京北站站房主体建设加速推进;南湖记忆三期、蓁巷活力开街……刚刚过去的三季度
2025-10-11 08:05:00
南报网讯(孔晓芳)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南京珍珠泉风景区一场为期8天的“电竞+中秋”游园活动,以王者荣耀全国大赛南京珍珠泉站为纽带
2025-10-11 08:06:00
南京公交首批移动充电机器人上岗
南京公交首批移动充电机器人上岗随叫随到 移动“充电宝”“蓝鲸”电小二为破解部分场站充电设施建设难题,近日,南京公交集团正式投运首批“小蓝鲸·润满电”移动充电机器人
2025-10-11 08:06:00
南报网讯(记者刘全民)10月10日,“境外机构、跨国公司江苏行”暨南京市高淳区“一区三园”推介会举行,40余家境外投资贸易促进机构
2025-10-11 08:06:00
南报网讯(记者刘安琪通讯员宁发轩)多渠道筹措就业岗位17.95万个,新辟7条就医公交专线,完成12个银发助餐点改造提升……10月10日
2025-10-11 08:06:00
我市130余万亩水稻陆续“开镰”
秋风卷起千重浪,“铁牛”奔腾收割忙 我市130余万亩水稻陆续“开镰”10月10日,高淳区新墙村的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收割机正在田间收获水稻
2025-10-11 08:06:00
规划27条过江通道形成7个机场航空总体布局2035年,南京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空港链全球、海港向亚太、铁路联广域□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何钢近日
2025-10-11 08:06:00
南报网讯(记者孙敬清通讯员方芳)日前,六合1873条工业管道完成身份信息登记,获得专属“身份证”,率先在全市实现工业管道使用单位编码全域覆盖
2025-10-11 08:07:00
央媒看河北|吴桥杂技精彩绽放 佳节坚守诠释担当
近日,中央主要媒体持续聚焦河北在文化盛事、民生保障、历史传承与文旅融合等领域新成效:《人民日报》报道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盛况
2025-10-11 07:51:00
国庆中秋假期街头巷尾好戏连台全省举办“遇见艺术”惠民演出900余场“文武兼备,扮相英武,身姿挺拔,动作干净,唱得还好,我们河北梆子的大武生太帅了
2025-10-11 07:53:00